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888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包括基础组件、缓冲组件和支撑组件三个部分,其中,基础组件,包括底座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上的坐垫本体,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端部的第一螺旋缓冲元件,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接触面两侧的海绵体,设置在所述海绵体内侧的外盖板,收容于所述外盖板内侧的气腔外壳,设置在所述气腔外壳一端的气腔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气腔外壳另一端的多组抗压弹簧,活动设置在所述气腔体和所述抗压弹簧之间的缓冲活塞。此方案不仅丰富了多重缓冲功能,还优化了缓冲效果,在满足乘客的舒适度的基础上,当发生震动与碰撞时,可以根据乘客的不同重量形成的惯性力来调控形变保护力。

A multiple buffer device for automobile safety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
本技术属于安全座椅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容易引起汽车的晃动,且在汽车碰撞时,或者突然减速的状态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安全座椅的多重缓冲装置可以减少对乘客的冲压力以及限制乘客的身体移动,从而减轻对乘客的伤害,提高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但是现在的缓冲装置大多设置在坐垫和靠背内,不能根据乘客的不同重量形成的惯性力来调控形变保护力,且安全等级不够,无法进行多次缓冲,从而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也会导致维修成本的增加,同时乘客的舒适度也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包括:基础组件,缓冲组件,支撑组件三个部分。其中,基础组件,包括底座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上的坐垫本体,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端部的第一螺旋缓冲元件,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底端的第二螺旋缓冲元件,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一侧的靠背本体;缓冲组件,组件设置在所述靠背本体和所述坐垫本体内,包括设置在接触面两侧的海绵体,设置在所述海绵体内侧的外盖板,收容于所述外盖板内侧的气腔外壳,设置在所述气腔外壳一端的气腔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气腔外壳另一端的多组抗压弹簧,活动设置在所述气腔体和所述抗压弹簧之间的缓冲活塞,设置在所述抗压弹簧一端的缓冲垫片,以及设置在所述抗压弹簧一侧的挡止块;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组件一侧的弹性支撑组件,连接所述坐垫本体和所述坐垫本体的连接杆。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下方还设置有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上端形状为凹字形滑轨,不仅能起支撑和调整作用,还能吸收来自横向的冲击力,加大了安全性能。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底座本体一端设置有底座连接板,所述底座本体中部底端设置有底座连接体,所述底座连接板和所述底座连接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本体上,在加工层面上不做成一体,增加了整体的强度,维修成本也大大降低。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坐垫本体上一端固定设置有坐垫连接体,所述坐垫本体拐角处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坐垫本体离前端以设定好距离设置有圆柱连接体,所述靠背本体底端设置有靠背连接体;所述坐垫连接体与所述底座本体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坐垫连接体形状呈“工”字形、且与所述第一螺旋缓冲元件能够紧密配合,提高了安全性能;所述固定孔成型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上,为后续零件连接打好基础;所述圆柱连接体中间呈凹字形状,能与所述第二螺旋缓冲件有效滑动配合;所述靠背连接体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本体上,其底部形状呈设置好的扇形角度,与所述靠背本体底部的半切圆同心设置,能有效分布力的作用,提供较高的缓冲吸能。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连接板和所述固定孔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靠背连接体与所述坐垫连接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螺旋缓冲元件,所述圆柱连接体与所述底座连接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螺旋缓冲元件;所述缓冲弹簧用于外部坐垫本体的倾翻,当车辆遭遇撞击时,所述缓冲弹簧能为所述坐垫本体与所述底座本体之间提供一定的吸能缓冲;所述第一螺旋缓冲元件与所述第二螺旋缓冲元件形状以及功能一致,为所述靠背本体、坐垫本体以及底座本体之间提供一定的缓冲吸能,大大提高了安全等级。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气腔体内设置有惰性气体,当压力过大时,即使发生漏气,也不会对事故产生加重的影响,反而能提高安全性能,能有效阻燃。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缓冲元件和所述第二螺旋缓冲元件的原理以及形状相同,包括本体的螺旋本体,设置在所述螺旋本体外端的第一螺旋连接勾,设置在所述螺旋本体里端的第二螺旋连接勾;所述第一螺旋连接勾形状为u形,所述第二螺旋连接勾形状为呈一定角度的锐角,能够牢固嵌套在连接件上,强度大,吸能效果好。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海绵体能够很好地对于正面来的冲击力很好的基础吸能,同时也能增加舒适性;所述外盖板材质为塑料,在满足一定强度上,能够有效吸能;所述缓冲垫片能够对于所述抗压弹簧起到缓冲作用;所述抗压弹簧连接所述缓冲垫片和所述外盖板,能够起到缓冲回位的作用,对于人体惯性撞击起到很大保护;所述挡止快为塑胶件,本身能起到一定缓冲作用的同时还能对于所述活塞起到保护作用。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活塞压缩所述气腔体形成的缓冲功能,具有优良的非线性硬特性,能够有效限制振幅,避开共振,防止冲击,可以根据乘客的不同重量形成的惯性力来调控形变保护力。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当汽车发生晃动时,发生一级缓冲,所述海绵体发生弹性形变,所述抗压弹簧在挤压下,推动所述缓冲活塞压紧气腔体,产生二级缓冲,当发生碰撞时,缓冲弹簧起作用,产生三级缓冲,第一螺旋缓冲元件、第二螺旋缓冲元件随之发生形变起到缓冲,产生四级缓冲,当发生到极限,外盖板发生破裂吸能,产生五级缓冲,多次缓冲极大增大了安全性能,惰性气体压缩导致整个外盖板产生形变,具有优良的非线性硬特性,能够有效限制振幅,避开共振,防止冲击,可以根据乘客的不同重量形成的惯性力来调控形变保护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的缓冲组件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的支撑组件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的第一螺旋缓冲元件或第二螺旋缓冲元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为:靠背本体101、靠背连接体102、坐垫连接体103、第一螺旋缓冲元件105、坐垫本体106、底座本体107、基座本体108、底座连接体109、圆柱连接体110、第二螺旋缓冲元件111、气腔体201、惰性气体202、气腔外壳203、缓冲活塞204、缓冲垫片205、抗压弹簧206、挡止块207、外盖板208、海绵体209、底座连接板301、缓冲弹簧302、固定孔303、第一螺旋连接勾401、第二螺旋连勾402、螺旋本体403、弹性支撑组件501、连接杆502。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是本技术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包括基础组件,进缓冲组件,支撑组件三个部分。基础组件包括靠背本体101、靠背连接体102、坐垫连接体103、第一螺旋缓冲元件105、坐垫本体106、底座本体107、基座本体108、底座连接体109、圆柱连接体110、第二螺旋缓冲元件111、底座连接板301、缓冲弹簧302、固定孔303、第一螺旋连接勾401、第二螺旋连接勾402、螺旋本体4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基础组件,包括底座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上的坐垫本体,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端部的第一螺旋缓冲元件,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底端的第二螺旋缓冲元件,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一侧的靠背本体;/n缓冲组件,组件设置在所述靠背本体和所述坐垫本体内,包括设置在接触面两侧的海绵体,设置在所述海绵体内侧的外盖板,收容于所述外盖板内侧的气腔外壳,设置在所述气腔外壳一端的气腔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气腔外壳另一端的多组抗压弹簧,活动设置在所述气腔体和所述抗压弹簧之间的缓冲活塞,设置在所述抗压弹簧一端的缓冲垫片,以及设置在所述抗压弹簧一侧的挡止块;/n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组件一侧的弹性支撑组件,以及连接所述坐垫本体和所述坐垫本体的连接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基础组件,包括底座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上的坐垫本体,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端部的第一螺旋缓冲元件,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底端的第二螺旋缓冲元件,以及竖直设置在所述坐垫本体一侧的靠背本体;
缓冲组件,组件设置在所述靠背本体和所述坐垫本体内,包括设置在接触面两侧的海绵体,设置在所述海绵体内侧的外盖板,收容于所述外盖板内侧的气腔外壳,设置在所述气腔外壳一端的气腔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气腔外壳另一端的多组抗压弹簧,活动设置在所述气腔体和所述抗压弹簧之间的缓冲活塞,设置在所述抗压弹簧一端的缓冲垫片,以及设置在所述抗压弹簧一侧的挡止块;
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缓冲组件一侧的弹性支撑组件,以及连接所述坐垫本体和所述坐垫本体的连接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下方还设置有基座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座椅用多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一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五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兴汽车车辆改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