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璞勋专利>正文

全自动万向排油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74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自动万向排油烟装置,由柱子(8)和顶盘(9)固定连接构成的支撑架(5)上套有外套筒4,顶盘(9)上有轴承(10);连接轴(2)穿过并固定在外套筒(4)的顶板(11)上,连接轴(2)的上端接有风向标(1),下端连接轴承(10);外套筒(4)开有出烟口(6),出烟口(6)与风向标(1)的尾部在外套筒中心线的同一侧。这种排烟装置在排烟过程中不受外界风力、风向的影响,且结构简单,并能保证现行抽油烟机的油烟排放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烟机的附加装置,特别是一种全自动万向排油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家庭或工厂使用的抽油烟机的排油烟口或各种炉、灶的烟囱通常是固定安装在一个位置上,而在排油烟时容易受外界风力和风向的影响,特别是逆风时排烟,很难将油烟排放出去,如果逆风风力大于排出的风力,还有可能使油烟滞留在厨房,并使油烟进入厅房,给使用者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油烟的排放不受外界风向、风力的影响,能很好地协助抽油烟机将烟气排放出去。本技术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由柱子8和顶盘9固定连接构成的支撑架5上套有外套筒4,顶盘9上有轴承10;连接轴2穿过并固定在外套筒4的顶板11上,连接轴2的上端接有风向标1,下端连接轴承10;外套筒4开有出烟口6,出烟口6与风向标1的尾部在外套筒中心线的同一侧。本技术在排烟过程中不受外界风力、风向的影响,且结构简单,并能保证现行抽油烟机的油烟排放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全自动万向排油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点划线部分表示“L”形烟囱。具体实施方式支撑架5由柱子8和顶盘9固定连接构成,柱子8与连接抽油烟机排风口的“L”形烟囱7固定连接,顶盘9上有轴承10,支撑架5上套有外套筒4,连接轴2穿过并固定在外套筒4的顶板11上,连接轴2的上端接有风向标1,下端连接轴承10;外套筒4开有出烟口6,出烟口6与风向标1的尾部在外套筒中心线的同一侧,外套筒的上方设有挡雨罩3。使用时,不论外界风向如何改变,风向标1的尖头始终转向迎风面,同时与风向标1固定连接的外套桶也随之转动,而与风向标1的标尾在同一侧的出烟口6便转向背风面,保证了油烟的排放畅通无阻。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万向排油烟装置,有烟道和出烟口等,其特征在于由柱子(8)和顶盘(9)固定连接构成的支撑架(5)上套有外套筒4,顶盘(9)上有轴承(10);连接轴(2)穿过并固定在外套筒(4)的顶板(11)上,连接轴(2)的上端接有风向标(1),下端连接轴承(10);外套筒(4)开有出烟口(6),出烟口(6)与风向标(1)的尾部在外套筒中心线的同一侧。专利摘要一种全自动万向排油烟装置,由柱子(8)和顶盘(9)固定连接构成的支撑架(5)上套有外套筒4,顶盘(9)上有轴承(10);连接轴(2)穿过并固定在外套筒(4)的顶板(11)上,连接轴(2)的上端接有风向标(1),下端连接轴承(10);外套筒(4)开有出烟口(6),出烟口(6)与风向标(1)的尾部在外套筒中心线的同一侧。这种排烟装置在排烟过程中不受外界风力、风向的影响,且结构简单,并能保证现行抽油烟机的油烟排放效果。文档编号F23J13/06GK2679514SQ200420017379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黄璞勋 申请人:黄璞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万向排油烟装置,有烟道和出烟口等,其特征在于:由柱子(8)和顶盘(9)固定连接构成的支撑架(5)上套有外套筒4,顶盘(9)上有轴承(10);连接轴(2)穿过并固定在外套筒(4)的顶板(11)上,连接轴(2)的上端接有风向标(1),下端连接轴承(10);外套筒(4)开有出烟口(6),出烟口(6)与风向标(1)的尾部在外套筒中心线的同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璞勋
申请(专利权)人:黄璞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