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自动去除残胶的叠层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72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自动去除残胶的叠层模具,包括定模、中间模和动模,所述中间模两侧均设置有模腔,所述定模和动模靠近中间模一侧分别设置有模芯,相邻的模腔与模芯在合模时形成型腔;所述定模上靠近中间模一侧或中间模上靠近定模一侧设置有去残胶机构,所述去残胶机构设置在定模或中间模的流道外围,所述去残胶机构包括凹槽和动块,所述凹槽设置在定模或中间模的流道口外围,所述动块活动设置在凹槽内且套设在流道外围,所述动块活动以推出流道口外围的残胶;所述去残胶机构设置在中间模或定模的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叠层模具注塑时取出流道口的残胶。

A kind of laminating die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remove residual g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自动去除残胶的叠层模具
本技术涉及叠层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自动去除残胶的叠层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是塑胶件成型的关键结构,叠层模具是注塑模具的一种,叠层模具具有定模、中间模和动模,在定模与中间模及中间模与动模之间均具有注塑成型的型腔,可以一次性注塑更多的产品,相对与两套普通的模具注塑成型既可以降低模具的成本,也可以节省一个注塑机的成本,从而即可提高注塑效率,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因而叠层模具得到推广使用。一般叠层模具的定模和中间模均需要设置流道,因为中间模是活动的,因而在注塑时定模的流道与中间模的流道连通时容易出现连接不紧密的情形,此时熔融的胶体会从两个流道间的接缝溢出,冷却后形成残胶,残胶如不及时处理即影响定模与中间模的合模,导致合模不到位,也容易损伤定模与中间模的流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叠层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以自动去除残胶的叠层模具,包括定模、中间模和动模,所述中间模两侧均设置有模腔,所述定模和动模靠近中间模一侧分别设置有模芯,相邻的模腔与模芯在合模时形成型腔;所述定模上靠近中间模一侧或中间模上靠近定模一侧设置有去残胶机构,所述去残胶机构设置在定模或中间模的流道外围,所述去残胶机构包括凹槽和动块,所述凹槽设置在定模或中间模的流道口外围,所述动块活动设置在凹槽内且套设在流道外围,所述动块活动以推出流道口外围的残胶;所述去残胶机构设置在中间模或定模的下侧。进一步地,所述动块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在凹槽内,所述动块大小与凹槽大小一致;所述第一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动块表面与凹槽所在的定模或中间模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弹簧压缩时动块缩回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定模内设置有第一流道,所述中间模内设置第二流道及连通第二流道与两侧模腔内的支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设置在靠近定模一侧,所述中间模与定模合模时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相连通并且形成闭合的流道,所述去残胶机构设置在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外围;所述中间模两侧的模腔内均设置多个支流道。进一步地,所述动模和中间模通过联动机构与定模连接,所述动模向定模运动时可以驱动中间模向定模运动。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中间模上,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定模上,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动模上,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在齿轮的上下两侧齿轮与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定模与中间模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模与向定模及中间模与动模之间均通过导向杆连接。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定模上靠近中间模一侧或中间模上靠近定模一侧设置有去残胶机构,去残胶机构包括凹槽和动块,所述凹槽设置在定模或中间模的流道口外围,所述动块活动设置在凹槽内且套设在流道外围,注塑时定模和中间模上的流道口相接处接缝流出的残胶位于流道口外围也即凹槽内、动块上,所述动块向外推出可以推出位于流道口外围残胶,从而实现叠层模具残胶的去除,保证了定模和中间模下次合模可以合模到位,并且可以保护定模和中间模上的流道,由此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从定模一侧看的叠层模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导向杆及其他联动机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从动模一侧看的叠层模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不包括导向杆及其他联动机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叠层模具的定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叠层模具的去残胶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叠层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叠层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参阅图1~4,一种可以自动去除残胶的叠层模具,可以通过模具上设置的去残胶机构去除两个流道相接处的产生的残胶。叠层模具包括定模1、中间模2和动模3,所述中间模2两侧均设置有模腔21,所述定模1和动模3靠近中间模2一侧分别设置有模芯11和模芯31,模芯11固定在安装座13上,模芯31固定在安装座32上,两个模腔21分别安装在安装板24的两侧,模芯31与模腔21的外形根据注塑产品设置;相邻的模腔21与模芯在合模时形成型腔,即注塑成型的型腔,从而形成两个型腔,两个型腔可以同时进行注塑成形,提高注塑的效率。参阅图3和4,所述定模1上靠近中间模2一侧或中间模2上靠近定模1一侧设置有去残胶机构4,所述去残胶机构4设置在定模1或中间模2的流道外围(在出胶口或进胶口附近)。所述去残胶机构4包括凹槽41和动块42,所述凹槽41设置在定模1或中间模2的流道口外围,所述动块42活动设置在凹槽41内且套设在流道外围,从而注塑时定模1和中间模2上的流道口相接处接缝流出的残胶位于流道口外围(也即凹槽41内、动块42上),所述动块42向外推出可以推出位于流道口外围残胶。可以通过气缸或丝杆机构驱动动块42活动,也可以将动块42与模具的下料顶杆一同固定,注塑完成顶杆推出料时同步推动推块将残胶去除。所述去残胶机构4设置在中间模2或定模1的下侧,从而去除残胶时残胶直接向下掉落,不影响注塑的产品。参阅图1,所述定模1内设置有第一流道12,所述中间模2内设置第二流道22及连通第二流道22与两侧模腔21内的支流道23;所述第二流道22设置在靠近定模1一侧,第二流道22与第一流道12相匹配,即口径一致使得两者可以恰好拼接在一起,从而所述中间模2与定模1合模时第一流道12与第二流道22恰好相连通并且形成闭合的流道。所述去残胶机构4设置在第一流道12或第二流道22外围。所述中间模2两侧的模腔21内均设置多个支流道23,从而可以加快注塑时熔融的胶体进入型腔的速度,提高注塑效率。参阅图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动块42背面通过第一弹簧43连接在凹槽41底部,也可以进一步在动块42与凹槽41间设置导向杆,对动块的运动进行导向。所述动块42大小与凹槽41大小一致,动块42的长度和宽度与凹槽41的长宽一致、厚度比凹槽41的深度小,从而动块42可以在凹槽41内弹性活动,所述第一弹簧43处于自然状态下动块42表面与凹槽41所在的定模1或中间模2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弹簧43压缩时动块42缩回凹槽41内。本实施例的图中示出了将去残胶机构4设置在定模1上的结构,也可以按上述方法将去残胶机构4设置在中间模2上,还可以在定模1和中间模2上均设置去残胶机构4。注塑成形过程中定模与中间膜合模后开始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自动去除残胶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中间模(2)和动模(3),所述中间模(2)两侧均设置有模腔(21),所述定模(1)和动模(3)靠近中间模(2)一侧分别设置有模芯,相邻的模腔(21)与模芯在合模时形成型腔;所述定模(1)上靠近中间模(2)一侧或中间模(2)上靠近定模(1)一侧设置有去残胶机构(4),所述去残胶机构(4)设置在定模(1)或中间模(2)的流道外围,所述去残胶机构(4)包括凹槽(41)和动块(42),所述凹槽(41)设置在定模(1)或中间模(2)的流道口外围,所述动块(42)活动设置在凹槽(41)内且套设在流道外围,所述动块(42)活动以推出流道口外围的残胶;所述去残胶机构(4)设置在中间模(2)或定模(1)的下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自动去除残胶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中间模(2)和动模(3),所述中间模(2)两侧均设置有模腔(21),所述定模(1)和动模(3)靠近中间模(2)一侧分别设置有模芯,相邻的模腔(21)与模芯在合模时形成型腔;所述定模(1)上靠近中间模(2)一侧或中间模(2)上靠近定模(1)一侧设置有去残胶机构(4),所述去残胶机构(4)设置在定模(1)或中间模(2)的流道外围,所述去残胶机构(4)包括凹槽(41)和动块(42),所述凹槽(41)设置在定模(1)或中间模(2)的流道口外围,所述动块(42)活动设置在凹槽(41)内且套设在流道外围,所述动块(42)活动以推出流道口外围的残胶;所述去残胶机构(4)设置在中间模(2)或定模(1)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自动去除残胶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块(42)通过第一弹簧(43)连接在凹槽(41)内,所述动块(42)大小与凹槽(41)大小一致;所述第一弹簧(43)处于自然状态下动块(42)表面与凹槽(41)所在的定模(1)或中间模(2)表面平齐,所述第一弹簧(43)压缩时动块(42)缩回凹槽(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以自动去除残胶的叠层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内设置有第一流道(12),所述中间模(2)内设置第二流道(22)及连通第二流道(22)与两侧模腔(21)内的支流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孙少伟马增会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