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60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包括底端设有尖锥的桩体,桩体的外侧壁上端开设有穿绳孔,桩体的外侧壁上端固定有穿绳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了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可对苗木土球进行有效的固定,从而确保苗木的竖直生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且结构简单,使用过程方便快捷。

A kind of soil ball fixed pile for forestry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
本技术涉及苗木移植
,具体是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
技术介绍
用播种或营养繁殖方法培育的小苗,苗木密度大,每个苗木所占营养空间小,要培育大苗的话,必须进行移栽。根据园林绿化对各种规格苗木的要求和培育方式需要,可移栽一次或多次。移栽能够扩大苗木生长的营养空间,如光照空间,通风空间和枝干生长空间,根系生长、吸收水分和营养的空间。苗木在移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土球固定不稳的情况,此时则需要对苗木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一般都是通过在苗木树干部分设置支架,也有部分是针对苗木的土球进行固定,在针对土球固定这一技术上,现有技术采用的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因此使得固定方式较为繁琐,甚至会影响苗木的后期成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以解决苗木移栽过程中土球固定结构较为复杂且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包括底端设有尖锥的桩体,桩体的外侧壁上端开设有穿绳孔,桩体的外侧壁上端固定有穿绳构件。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先对需要移栽的位置进行挖坑,然后将苗木土球置于坑内,此时取至少四个桩体,并将桩体均匀布置于土球的四周,然后将桩体通过工具凿进坑内,使得桩体凿入后其侧壁与土球接触,此时,工作人员需先取一根绳子,依次穿过桩体上的穿绳孔内,使得该绳子能绕土球一周,并适当拉紧,然后将该绳子首尾连接并打死结,从而形成维护结构。然后取多根绳子,分别穿过不相邻的两根桩体上的穿绳构件内,并进行首尾打结,穿绳完毕后,多根绳子通过桩体的固定作用得以编织成网状结构。当操作完成后,即可完成后期的填土等工序。通过上述方式,首先使得桩体对土球起到一个基本的支撑作用,然后再通过绳子的编织,使得绳子可利用桩体在土球的上表面形成网状结构,以及在土球的侧壁形成维护结构,从而对土球进行了进一步且全方位的加固,从而对土球起到了良好的固定以及维护作用,可以极大的保证后期苗木成长的稳定性,即保证树木得以竖直生长,且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穿绳孔垂直桩体设置,穿绳孔设置在桩体的外侧壁上端中部位置,穿绳构件设置在穿绳孔轴向的中垂线上,穿绳构件位于穿绳孔的斜上方。在本结构中,穿绳孔主要与绳子配合形成维护结构,即该绳子最后形成的形状为一个水平的环形结构,为此,穿绳孔需垂直桩体设置,且设置在其外侧壁上端中部位置,从而有效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而穿绳构件主要是与绳子配合在土球的上表面形成网状结构,因此对穿绳构件位置的限定也是为了进一步保证穿绳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桩体为铁桩或钢桩,穿绳构件为第一C型环,第一C型环的两端均焊接在桩体上。对于较为名贵的苗木,其一般具有生长缓慢的特点,为此对桩体的材质限定则可进一步保证桩体在土壤内的有效工作时间,且同样绳子也可选用稳定性好强度高的钢丝等物品替代,因此第一C型环可与桩体为同一材质且通过焊接一体成型,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且结构也依旧极其简单。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桩体为木桩,穿绳构件包括第二C型环、安装板以及螺丝,第二C型环与安装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螺丝穿过安装孔与桩体固定。对于一般的苗木,采用木制的桩体即可,为此需要对穿绳构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为此,安装板与第二C型环具有一体成型结构,且通过螺丝与木桩进行固定即可,该螺丝可为自攻螺丝,从而穿绳构件与木桩的连接方式依旧极其简单,且结构稳定性较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一C型环与第二C型环的所在平面均垂直穿绳孔的轴向位置。因第一C型环与第二C型环为穿绳机构的主要部件,因此主要承担起对绳子编织的固定作用,因绳子主要在土球上表面形成网状结构,因此第一C型环与第二C型环的所在平面均垂直穿绳孔的孔道则可最大程度上满足固定的稳定性且更方便绳子的穿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提供了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可对苗木土球进行有效的固定,从而确保苗木的竖直生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且结构简单,使用过程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桩体为铁桩或钢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桩体为木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桩体为木桩的侧视图;图4为A部位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使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使用示意图;图中:1-桩体、2-穿绳孔、31-第一C型环、32-第二C型环、4-安装板、5-螺丝、6-土球、7-树干、8-一号绳体、9-二号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或2-4,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包括底端设有尖锥的桩体1,桩体1的外侧壁上端开设有穿绳孔2,桩体1的外侧壁上端固定有穿绳构件。优选地,穿绳孔2垂直桩体1设置,穿绳孔2设置在桩体1的外侧壁上端中部位置,穿绳构件设置在穿绳孔2轴向的中垂线上,穿绳构件位于穿绳孔2的斜上方。优选地,参阅图1,桩体1为铁桩或钢桩,穿绳构件为第一C型环31,第一C型环31的两端均焊接在桩体1上。优选地,参阅图2-4,桩体1为木桩,穿绳构件包括第二C型环32、安装板4以及螺丝5,第二C型环32与安装板4为一体成型结构,安装板4上开设有安装孔,螺丝5穿过安装孔与桩体1固定。优选地,第一C型环31与第二C型环32的所在平面均垂直穿绳孔2的轴向位置。实施例1参阅图5,在使用过程中,先对需要移栽的位置进行挖坑,然后将苗木的土球6置于坑内,此时取四个桩体1,并将桩体1均匀布置于土球6的四周,然后将桩体1通过锤子凿进坑内,使得桩体1凿入后其侧壁与土球6接触,此时,工作人员需先取一号绳体8,并将一号绳体8依次穿过桩体1上的穿绳孔2内,使得该绳子能绕土球一周,并适当拉紧,然后将该绳子首尾连接并打死结,从而形成维护结构。然后取两根二号绳体9,先将其中一根二号绳体9的一端穿过其中一根桩体1的穿绳构件内,此处穿绳构件即第一C型环31,然后将该二号绳体9的穿入端绕过树干7的其中一侧并穿入位于对角位置的桩体1的穿绳构件内,并将该二号绳体9绕过树干7的另一侧,然后将该二号绳体9的首尾拉紧并打结;然后即可取另一根二号绳体9参照上述方法穿入另一对位于对角位置的桩体1上,至此则完成了二号绳体9的编织,从而在土球6的上表面形成网状结构。当操作完成后,即可完成后期的填土、压实等工序。实施例2参阅图6,在使用过程中,先对需要移栽的位置进行挖坑,然后将苗木的土球6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包括底端设有尖锥的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外侧壁上端开设有穿绳孔(2),所述桩体(1)的外侧壁上端固定有穿绳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包括底端设有尖锥的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外侧壁上端开设有穿绳孔(2),所述桩体(1)的外侧壁上端固定有穿绳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绳孔(2)垂直所述桩体(1)设置,所述穿绳孔(2)设置在所述桩体(1)的外侧壁上端中部位置,所述穿绳构件设置在所述穿绳孔(2)轴向的中垂线上,所述穿绳构件位于所述穿绳孔(2)的斜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种植用土球固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为铁桩或钢桩,所述穿绳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刘刚王家明张春虹王瑞兴夏双生朱飞翔雷阳童小锣赵停舒煜煜王安全吕俊儀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