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进式刮泥机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刮泥领域,具体是一种行进式刮泥机。
技术介绍
平流式沉淀池是水处理过程中分离悬浮物的一种主要处理构筑物,具有结构简单、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强等优点,可广泛用于水及污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最终处理。平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矩形,上部为沉淀区,下部为污泥区,池前部有进水区,池后部有出水区。经混凝的原水流入沉淀池后,沿进水区整个截面均匀分配,进入沉淀区,然后缓慢流向出口区。水中的颗粒沉于池底,沉积的污泥定期排出池外。平流式沉淀池的进口端底部或沿池长方向,设有一个或多个贮泥斗,贮存沉积下来的污泥,或不设泥斗,而采用行进式刮泥机排泥。目前,当平流式沉淀池底部污泥聚集较多的时候,行进式刮泥机存在刮不动的情况,当刮不动时,刮泥机继续运行,会导致电机过载跳闸。此外,当沉淀池内部泥层较硬或与内底面贴结时,刮泥机也存在不能将尼刮走,针对此,申请人提出一种行进式刮泥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进式刮泥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进式刮泥机,包括设置在平流式沉淀池(1)上方的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上安装有第一收卷机(3)以及第二收卷机(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流式沉淀池(1)内部的轮圈(5),所述轮圈(5)周向外侧壁上可拆卸固定有至少一种刮刀(6),所述轮圈(5)中心侧配合固定有轮轴(7),所述轮轴(7)与所述第一收卷机(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绳(8)传动连接;所述轮轴(7)端部设有第一支架(10)并与第一支架(10)的一端转动固定,所述第一支架(10)的另一端转动固定有第二支架(11),所述第二支架(11)铰接在所述机体(2)底部,所述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11)的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进式刮泥机,包括设置在平流式沉淀池(1)上方的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上安装有第一收卷机(3)以及第二收卷机(4),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平流式沉淀池(1)内部的轮圈(5),所述轮圈(5)周向外侧壁上可拆卸固定有至少一种刮刀(6),所述轮圈(5)中心侧配合固定有轮轴(7),所述轮轴(7)与所述第一收卷机(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绳(8)传动连接;所述轮轴(7)端部设有第一支架(10)并与第一支架(10)的一端转动固定,所述第一支架(10)的另一端转动固定有第二支架(11),所述第二支架(11)铰接在所述机体(2)底部,所述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11)的连接端部与所述第二收卷机(4)通过第二连接绳(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进式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6)包括固定在轮圈(5)周向外侧壁上的根部(601)以及与所述根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清峰,郑奎梧,董士林,潘铭林,王乃龙,邹文杰,王瑞兴,夏双生,袁洁,朱飞翔,童小锣,赵停,高飞,张明,刘克诚,王安全,屠西洋,陈忠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格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