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9755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以利用网兜做扦插袋,以水苔做扦插基质,将扦插袋放置在扦插苗床上面的独特扦插繁殖方式,土苔作为基质,非常利于插穗生根以及根系相互蔓延,不容易发生腐烂、烂根以及病虫害,更利于植株生长,解决了生产过程中植株生根数量少,根系蔓延速度慢和运输过程中植株土球易散落,以及种植过后植株恢复速度慢等问题;水苔球重量远轻于普通的带土球的苗,相对于带土球的苗,不仅根系数量更多,而且质量约为其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同时,利用这种扦插方式在工地种植应用中,由于根系不受损伤,蔓延速度快,植物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生长。

Method for slope restoration using climbing cane Fi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repairing the slope climbing by Rong, using net do skewer pocket to do sphagna cutting matrix, a unique way of cutting the rod placed in the pocket cutting seedbed above breeding, soil algae as a matrix, is very conducive to rooting and root spread each other, not prone to decay, rot and insect pests, more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plants, plant production process to solve the root number, root spreading speed and transport process of plant soil ball easily scattered, and after planting plants recover velocity; sphagna lighter than ordinary ball ball of the ball relative to the seedlings, seedlings, not only the number of roots was more, and the quality is about 1/10 or less,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 method of cutting on site planting application, due to root damage spread Fast, plants can grow back in a short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铁路、公路、水利、矿山开采等基础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因采用开山、爆破、削坡等工程做法,使原地貌和植被被破坏,形成大量的裸露边坡。这些裸露边坡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造成水土流失,破坏植物群落,降低生物多样性,甚至形成垮塌和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人类安全和破坏生态环境。现阶段边坡修复中主要修复措施有:人工撒播、直接喷播、客土喷播、挂三维网喷播、挂铁丝网客土喷播、土工格室、只生盆(槽)、V型槽、植生袋、挂笼砖等方式。采用喷播技术中,为保证生态平衡和达到后期的景观效果与保证边坡的稳固性,通常使用乔、灌、草、藤植物配比混合喷播。但由于不同植物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的问题,一两年生草本植物的发芽生长速度比灌木和乔木要快得多,容易阴死和抑制到乔木和灌木的发芽,严重影响到边坡复绿的时间和乔、灌、草、藤的综合生长。致使边坡生态修复大多存在“一年绿,两年枯,三年死”的现象。所以开发一种新的边坡修复方式,使得修复效果能够长年保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爬藤榕的插穗扦插在水苔制成的水苔球上培养,在边坡上挖种植穴,将扦插有爬藤榕的水苔球放置入种植穴内。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苗床准备:整出平坦的苗床,苗床呈条带形,在苗床上铺盖一层营养基质,在苗床的四周设置挡板;S2:给苗床消毒;S3:在苗床上搭建拱棚,在拱棚上盖上塑料薄膜,薄膜的四周压紧密封;S4:将湿透的水苔装入网兜中,形成水苔球,取爬藤榕的插穗扦插入所述水苔球中;S5:将扦插有插穗的水苔球放置于苗床上,保持插穗直立,置于薄膜内,压紧密封薄膜的四周,所述挡板可以防止所述水苔球滚出所述苗床;S6:保湿养护;S7:在边坡上挖种植穴,取带有爬藤榕插穗的水苔球,剪去网兜,然后将水苔球放置入种植穴内。在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6的具体步骤包括:扦插插穗后一周内控制薄膜内的空气湿度≥85%,待插穗开始发芽后,保持苗床既不缺水也不积水,每天揭开薄膜通风透气1-2小时,促进催芽,扦插插穗一个月后揭开薄膜。在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6的具体步骤还包括:扦插插穗后第一个月,每10-15天喷施一次消毒剂,从第二个月开始,每个月喷施一次消毒剂。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4中取爬藤榕的插穗扦插入所述水苔球中的具体步骤包括:取爬藤榕的插穗,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插穗浸入生根粉溶液中,再将插穗扦插入所述水苔球中。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苔球的直径≤10cm。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爬藤榕的插穗是由当年生枝条修剪成的。在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爬藤榕的插穗长度为8-12cm,一端被剪成斜平面。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2的具体步骤为:在苗床上喷施消毒剂,闷晒至少5天。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5和S6之间还包括在苗床薄膜的上方加盖遮阳网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爬藤榕作为桑科榕属常绿藤本植物,常攀缘于树上、岩石上或陡坡峭壁及屋墙上,生长地点特殊,再加上抗逆性强,生态幅度广,华东、华南、西南均有分布,北至河南、陕西、甘肃,印度东北部、越南也有分布,能满足广泛种植应用和边坡、矿山修复,但爬藤榕种子量少,难以收集,发芽速度慢,发芽率低,严重阻碍了在边坡喷播中应用。目前爬藤榕的扦插培养方式主要是穴盘扦插、营养钵扦插和大田混合基质土扦插,这三种方式均存在不同问题,难以推广应用,采用穴盘扦插方式,爬藤榕很容易缺水,养护要求高,在爬藤榕生长一段时间后,必须换盆,操作须耗费大量人工,而且换盆的过程中植物容易受到伤害,同时将苗移栽到边坡的过程也会对植株造成伤害;采用营养钵扦插方式,对土质要求很严,而且很容易滋生病菌和杂草,杂草难以清理,在边坡工程种植过后,恢复能力差,影响整体效果,或者在运输过程中,植株土球易脱落植株在大面积死亡;采用大田混合基质土扦插方式,杂草多,难以清理而且养护困难,起苗时非常容易裸根断根,容易导致植株死亡。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利用网兜做扦插袋,以水苔做扦插基质,将扦插袋放置在扦插苗床上面的独特扦插繁殖方式,土苔作为基质,非常利于插穗生根以及根系相互蔓延,因为水苔球不会积水,难以滋生病菌和杂草,也不容易发生腐烂、烂根以及病虫害,更利于植株生长,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植株生根数量少,根系蔓延速度慢和运输过程中植株土球易散落,以及种植过后植株恢复速度慢等问题;水苔球重量远轻于普通的带土球的苗,相对于带土球的苗,不仅根系数量更多,而且重量约为其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在运输过程不会发生压断枝条的现象,也不会有土球掉落现象,只须将水苔球取来放入边坡的种植穴即可,大大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工程成本;同时,利用这种扦插方式在工地种植应用中,由于根系不受损伤,蔓延速度快,植物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水苔球置于苗床上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扦插苗床与扦插袋准备:a.苗床准备:在苗圃内整出平坦的苗床,苗床呈条带形,将苗床设置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在扦插前15天开始整地,设置苗床宽1.0-1.2m,长度25m。苗床中间设置一条高度为40cm的插喷,每隔1m设置一个插喷喷头。b.苗床营养基质配置:以细沙、黄土、生物有机肥,按照1:1:3混合,铺盖在苗床的底层土上,厚度为8cm。在苗床四周设置挡板,挡板高度为15cm。c.苗床消毒:利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在苗床垄上,喷药消毒后,立即插入4cm宽,1cm厚的竹片,形成70cm高弓架的拱棚。在竹弓架的拱棚上面盖上薄膜,四周用土压紧密封,闷晒一周。d.扦插基质准备与装袋:利用100L的水桶装入70L的水,将用于扦插的水苔,放入水桶里面浸泡,等到水苔全部湿透泡开之后,将水苔进行修剪,装入19cm长的PP网兜里面,形成一个直径≤10cm的水苔球,水苔球的直径6cm左右为最佳,再将网兜打结固定。土苔作为基质,非常利于插穗生根以及根系相互蔓延,因为水苔球不会积水,难以滋生病菌和杂草,也不容易发生腐烂、烂根以及病虫害,更利于植株生长,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植株生根数量少,根系蔓延速度慢和运输过程中植株土球易散落,以及种植过后植株恢复速度慢等问题。(2)插穗采集与处理:a.插穗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体植株,剪取当年生发育充实的枝条,如地面匍匐生长、带根系的当年生枝条。b.修剪插穗与消毒:将扦插插穗修剪成8-12cm长,插入基质作根部的底端,修剪成45°的斜平面,剔除多余叶片,保留一芽一叶。将修剪后的插穗,利用15L的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15分钟,然后捞出。c.生根液配置和扦插:掀开垄上覆盖的薄膜,将消毒过后的插穗浸与ABT生根粉含量为500—2000mg/kg溶液中30秒后,扦插到装水苔基质的PP网兜内,扦插深度为4cm左右,将扦插爬藤榕的球形PP网兜放在苗床上,尽量挨紧,防止倾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爬藤榕的插穗扦插在水苔制成的水苔球上培养,在边坡上挖种植穴,将扦插有爬藤榕的水苔球放置入种植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爬藤榕的插穗扦插在水苔制成的水苔球上培养,在边坡上挖种植穴,将扦插有爬藤榕的水苔球放置入种植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苗床准备:整出平坦的苗床,苗床呈条带形,在苗床上铺盖一层营养基质,在苗床的四周设置挡板;S2:给苗床消毒;S3:在苗床上搭建拱棚,在拱棚上盖上塑料薄膜,薄膜的四周压紧密封;S4:将湿透的水苔装入网兜中,形成水苔球,取爬藤榕的插穗扦插入所述水苔球中;S5:将扦插有插穗的水苔球放置于苗床上,保持插穗直立,置于薄膜内,压紧密封薄膜的四周,所述挡板可以防止所述水苔球滚出所述苗床;S6:保湿养护;S7:在边坡上挖种植穴,取带有爬藤榕插穗的水苔球,剪去网兜,然后将水苔球放置入种植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爬藤榕进行边坡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的具体步骤包括:扦插插穗后一周内控制薄膜内的空气湿度≥85%,待插穗开始发芽后,保持苗床既不缺水也不积水,每天揭开薄膜通风透气1-2小时,促进催芽,扦插插穗一个月后揭开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昭良许建新刘文竹吴彩琼宋凤鸣李金博王丽张静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