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叶黄杨移栽土球的简易捆扎装置,主要包括叶片、连接杆、树干包套;所述叶片通过连接杆与树干包套连接;所述叶片设置四片,每两片为一组,所述两组叶片为可滑动地连接,并通过搭扣固定;所述叶片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叶片上部和下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四片叶片经滑动连接后下部呈闭合状态;所述叶片下部闭合后为椭球型,所述叶片上下部均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连接杆中部设置有弹簧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土球简易捆扎装置,在需要进行土球捆扎时,只需将四叶片滑动至闭合状态,通过搭扣即可固定土球,省去了人工捆草绳这一费时费力的步骤,且移栽后不需解绑草绳,也避免了因草绳带来的苗木生根困难且易烂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叶黄杨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叶黄杨移栽土球的简易捆扎装置。技术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对园林绿化苗木需求的大量增长,如何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一但在移栽环节导致苗木死亡,不但给负责绿化的工程公司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更直接的影响园林绿化的效果,目前最直接的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方法就是在进行苗木移栽的时候进行带土球移栽,土球一般为圆形、椭圆形、圆锥形、方形等。具体采用何种形状,应根据不同种类花木的根系分布方式而定,以能使较小的土球保护较多的根系为原则。如侧根发达的品种,土球选椭圆形;主根型的品种,土球以圆锥形为宜。湿润土壤与根系间的维持力强,带母土土球不易破碎散落。土壤干燥时,挖掘前先灌水有利于挖掘和带土球。小土球装入塑料袋裹紧;大土球用草绳缠绕或用木板固定。利用草绳固定土球时,根据土球大小及运输距离等条件有不同的方法和要求,操作耗费时间且绑扎需要一定的技术。将苗木运输到移栽地点后,很多工程队在移栽时怕散坨干脆不解包扎土球用的草绳,直接将带草绳的土球埋入土壤中,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填土难以紧实,导致苗木生根困难,另一方面草绳积水会怄根、烂根,正确的做法是填土到2/3时用小刀解除草绳。这种用草绳捆扎土球的方法十分耗费人工和时间,且移栽后期如果不解除更是会产生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大叶黄杨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可栽植绿篱及背景种植材料,也可单株栽植在花境内,将它们整成低矮的巨大球体,相当美观,更适合用于规则式的对称配植,大叶黄杨虽然价格相对较低且移栽成活率较高,但是大叶黄杨苗的移栽过程对于后期的生长情况及成活率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供一种大叶黄杨专用的移栽捆扎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种大叶黄杨移栽土球的简易捆扎装置,主要包括叶片、连接杆、树干包套;所述叶片通过连接杆与树干包套连接;所述叶片设置四片,每两片为一组,其中叶片组一外侧设置有凹槽,叶片组二外侧设置有配合槽,所述两组叶片通过凹槽和配合槽可滑动地连接,并通过搭扣固定;所述树干包套为弹性材料与挂钩组成,且在两组叶片接口处有一接口,所述树干包套接口通过挂钩连接;所述两组叶片均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叶片上部和下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叶片上部与叶片下部的夹角大于90°,所述两组叶片经滑动连接后下部呈闭合状态;所述叶片下部闭合后为椭球型,所述叶片上下部均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连接杆中部设置有弹簧一。土球挖好后,先将一组叶片托住土球一侧,再将另一组叶片滑动使两组叶片成闭合状态,包裹住土球,同时树干包套围绕树干一周并通过挂钩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上部和下部连接的铰链包括铰轴、弹簧二、上铰链部分和下铰链部分,所述上铰链部分与叶片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铰链部分与叶片下部固定连接,所述上下铰链部分通过铰轴连接,所述下铰链部分通过弹簧二与连接杆连接。待运输到移栽地点后,将装置连同土球放入土坑中,扶正后,将树干包套解开,将两组叶片间的固定搭扣解开,然后分别沿弹簧二方向推压连接杆,与连接杆连接的弹簧二带动叶片下部缓慢张开,此时开始填土,填制土球一半时,边缓慢拉出捆扎装置,边继续填土,直至将土球埋没。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为至少两层塑料与尼龙的复合层结构。塑料为表层,使用寿命长且保水性好,尼龙为里层,抗疲劳性和化学稳定性好。进一步的,所述叶片下部还设置有一个独立的用于固定整个捆扎装置的底座,所述底座为桶状,包括桶壁和桶底,且底座口径不大于捆扎装置直径最大处,所述底座桶底还设置有橡胶防撞层。运输时用于固定简易捆扎装置,且具有防震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孔径为5-8mm,孔径过小则透气性能不佳,过大则易造成土壤的流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与传统草绳捆扎相比较,操作简单快捷。(2)、移栽后省去了解绑草绳的步骤,能有效防止后期草绳积水而导致的怄根烂根问题。(3)、全方位包裹土球,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颠簸而造成土球松散。(4)、整个简易捆扎装置可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3、叶片结构示意图图4、树干包套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叶片组一,101、叶片组二,13、搭扣,14铰链,141、铰轴,142、弹簧二,143、上铰链部分,144、下铰链部分,15、透气孔,16、叶片上部,17、叶片下部,2、连接杆,21、弹簧一,3、树干包套,31、弹性材料,32、挂钩,4、底座,41、桶壁,42、桶底,43、橡胶防撞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直径为5cm的大叶黄杨苗的移栽为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种大叶黄杨移栽土球的简易捆扎装置,主要包括叶片、连接杆2、树干包套3 ;所述叶片通过连接杆2与树干包套3连接;所述叶片设置四片,每两片为一组,其中叶片组一100外侧设置有凹槽,叶片组二 101外侧设置有配合槽,所述两组叶片通过凹槽和配合槽可滑动地连接,并通过搭扣13固定;所述树干包套3为弹性材料31与挂钩32组成,且在两组叶片接口处有一接口,所述树干包套3接口通过挂钩32连接;所述两组叶片均包括上部16和下部17,所述叶片上部16和下部17通过铰链14连接,所述叶片上部16与叶片17下部的夹角为130°,所述两组叶片经滑动连接后下部呈闭合状态;所述叶片下部17闭合后为椭球型,所述叶片上下部均设有若干透气孔15 ;所述透气孔孔径为6_。所述连接杆2中部设置有弹簧一 21。土球挖好后,先将一组叶片托住土球一侧,再将另一组叶片滑动使两组叶片成闭合状态,包裹住土球,同时树干包套围绕树干一周并通过挂钩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上下部连接处的直径为40cm。所述铰链14包括铰轴141、弹簧二 142、上铰链部分143和下铰链144部分,所述上铰链部分143与叶片上部16固定连接,所述下铰链部分144与叶片下部17固定连接,所述上下铰链部分通过铰轴141连接,所述下铰链部分144通过弹簧二 142与连接杆2连接。待运输到移栽地点后,将装置连同土球放入土坑中,扶正后,将树干包套3的挂钩32解开,将两组叶片间的固定搭扣13解开,然后分别沿弹簧二 142方向推压连接杆2,与连接杆2连接的弹簧二 142带动叶片下部17缓慢张开,此时开始填土,填制土球一半时,边缓慢拉出捆扎装置,边继续填土,直至将土球埋没。所述叶片为两层塑料与尼龙的复合层结构。塑料为表层,使用寿命长且保水性好,尼龙为里层,抗疲劳性和化学稳定性好。所述叶片下部17还设置有一个独立的用于固定整个捆扎装置的底座4,所述底座4为桶状,包括桶壁41和桶底42,底座口径为20cm,所述底座桶底42还设置有橡胶防撞层43。运输时用于固定简易捆扎装置,且具有防震的作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土球挖掘的情况,在初步捆扎完成后,通过捆扎装置上部的开口处继续向装置中填入部分碎土,以将装置内部完全填满,防止运输过程中土球松散。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一种大叶黄杨移栽土球的简易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叶片、连接杆、树干包套;所述叶片通过连接杆与树干包套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叶黄杨移栽土球的简易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叶片、连接杆、树干包套;所述叶片通过连接杆与树干包套连接;所述叶片设置四片,每两片为一组,其中叶片组一外侧设置有凹槽,叶片组二外侧设置有配合槽,所述两组叶片通过凹槽和配合槽可滑动地连接,并通过搭扣固定;所述树干包套为弹性材料与挂钩组成,且在两组叶片接口处有一接口,所述树干包套接口通过挂钩连接;所述两组叶片均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叶片上部和下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叶片上部与叶片下部的夹角大于90°,所述四片叶片经滑动连接后下部呈闭合状态;所述叶片下部闭合后为椭球型,所述叶片上下部均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连接杆中部设置有弹簧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市香逸林果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