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及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88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及生产装置,涉及建筑设备领域,技术方案为,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包括基于施工现场测量数据建立的BIM施工区域模型,及在该模型下构建的换热系统组件模型,换热系统组件模型包括管道模型及换热机组模型,依据BIM构建的换热系统组件模型预制管道,在施工区域依据BIM换热系统组件模型设置换热机组,换热机组连接所述预制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装置可以实现对对换热系统管路的切割预制。通过结合BIM模型实现对全套预制管路中不同管径和长度管道的有序分割,大大减少了后期装配换热系统时对管道长度的调整时间。通过本装置独特的送料系统,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上料距离控制。

A modular prefabricated heat exchange system and production device based on BI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及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及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多数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扔处于将材料和配件运到安装现场,在现场进行管道及构建加工,然后进行安装的传统施工工序,尤其是楼宇换热系统的组建,采用这种施工方式,能源消耗高,劳动生产率第,不能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可以做到信息共享。BIM模型中可以精准的统计材料的分类,需求数量信息,为材料的采购预制布料等提供方便。人工、材料节约,预制加工人员相对固定,材料集中管理,方便质量、进度、管理的协调和控制。目前BIM对于换热系统的模型制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缺乏将BIM换热系统模型直接转化成对换热管道的预制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及生产装置。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包括基于施工现场测量数据建立的BIM施工区域模型,及在该模型下构建的换热系统组件模型,换热系统组件模型包括管道模型及换热机组模型,其特征在于,依据BIM构建的换热系统组件模型预制管道,在施工区域依据BIM换热系统组件模型设置换热机组,换热机组连接所述预制管道。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的生产装置,包括底台,所述底台包括台面及台面下侧的支撑板,所述台面中部开设通槽,通槽内设置与通槽滑动连接的移动组件;所述台面上、位于所述通槽的两侧设置若干用于承载待切割管道的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插接;所述台面上、对应所述承载组件设置若干推杆,所述推杆的固定端与所述台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推杆的活动端对应一个所述承载组件设置;所述台面一端设置有切割锯。优选为,推杆的端部设置电磁铁,所述承载组件与推杆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可被磁性吸附的金属片。优选为,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下方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滑车,滑车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所述滑车位于所述底台的所述通槽内,所述通槽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直线阵列设置有若干滚轮,所述滚轮分别与所述滑车的两侧相贴。所述滚轮的轴线为竖直设置,每个滚轮均由一个滚轮电机驱动转动,滚轮通过与滑车的两个侧面相贴来驱动滑车沿滑轨运动。优选为,所述滑车内设置有与所述滑轨对应的驱动轮,驱动轮为与所述滑轨贴合的滚轮;所述滑轨设置有两根,滑轨下侧面开车有滑槽,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滑槽的内侧面相贴,所述驱动轮由设置在滑车内的滑车电机驱动。优选为,每个所述承载组件均包括块体,块体上表面中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为弧形的凹槽,每个所述放置槽弧面的弧度对应不同的常用管道的管径;所述块体一侧设置有前挡板;前挡板朝向所述块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块体上对应连杆设置有插槽,所述连杆与插槽滑动连接,连杆位于插槽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前挡板远离所述块体的一侧设置有距离传感器。通过该距离传感器结合通槽的槽壁或者台面对应形成距离传感空间。距离传感器采用现有技术,红外,激光或者超声波距离传感器。当需要切割的管道放置在承载组件上时,将前挡板推出,通过对前挡板的距离位置判定,判断出管道需要切割部分的长度。通过BIM中构建的模型,判定需要的管道长度,从而由主控模块对底台上的滚轮电机发生控制信号,且主控模块依据距离传感器反馈的数据来实现滑车移动的距离,从而实现对于需要切割的管道部分的上料。优选为,所述通槽设置有所述滚轮的两侧壁上,相对设置有若干传感器组,传感器组可选用红外传感器组或者光传感器组,传感器组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滚轮之间,通过传感器组可以以判定滑车移动到的位置,可以对滑车的大概位置进行定位,结合前挡板的距离传感器进行位置的比对,避免滑车位置出现过大的偏差。优选为,所述滑车的长度大于等于三组相对设置的滚轮间距和;通过设置多组滚轮可以对滑车的驱动实现更为精确的可控性,当距离需要的管道长度差距较大时,可由多组滚轮同时驱动,给予滑车较大的驱动力,当距离目标管道长度差距较小时,则通过通槽内的传感器组及距离传感器比对滑车所在的位置,及减少其所在位置处转动的滚轮的数量,从而使滑车的移动距离更方便精确的控制。优选为,所述块体的下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滑车上表面对应凹槽设置有凸台。优选为,凹槽的长轴与所述滑轨的长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垂直。优选为,所述凸台内设置有电磁销,电磁销的销轴与所述滑轨的长轴平行,所述凹槽内对应所述电磁销设置有销孔,销孔靠近所述凸台的部分为喇叭口,远离凸台的部分为与电磁销对应的直孔。优选为,所述底台远离上料端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所述底台上竖直设置的支板固定连接,活动端朝向所述底台的上料端;伸缩杆与所述承载组件上的放置槽同轴;所述伸缩杆活动端的端部设置有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包括主杆,主杆一端设置有环形的气囊囊体,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的活动端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杆及支撑气囊的主杆均为中空杆体,所述主杆与所述气囊囊体的连接处圆周设置有若干通孔,主杆内部与所述气囊囊体内部连通,所述伸缩杆的固定端与气泵的出气端连通。且伸缩杆与所述气泵的气路上设置有电磁阀。优选为,所述伸缩杆及支撑气囊的主杆内部还分别设置有一根水管,两根水管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主杆的水管贯穿所述主杆延伸至远离所述伸缩杆固定端的一侧,所述主杆的该外侧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伸缩杆的水管靠近所述气泵的一端与水源连接。水源可以采用水箱与水泵形成的通路。所述伸缩杆选用电动推杆或者液动、气动推杆。优选为,所述承载组件的块体上表面边缘铰接若干压板,压板为弧形板,且其与所述块体的铰接处设置有扭簧。优选为,所述切割锯包括锯片,锯片转动连接在锯片摆臂上,锯片摆臂通过支架与所述底台连接,所述锯片摆臂与支架转动连接。锯片与锯片电机的电机轴连接,锯片摆臂与摆臂电机联动,通过摆臂电机控制锯片摆臂转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装置可以实现对对换热系统管路的切割预制。通过结合BIM模型实现对全套预制管路中不同管径和长度管道的有序分割,大大减少了后期装配换热系统时对管道长度的调整时间。通过本装置独特的送料系统,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上料距离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块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隐藏底台状态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底台;2、移动组件;21、滑轨;22、滑车;24、滚轮;3、承载组件;31、块体;32、放置槽;33、前挡板;34、凹槽;35、压板;4、推杆;5、切割锯;6、伸缩杆;61、支撑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包括基于施工现场测量数据建立的BIM施工区域模型,及在该模型下构建的换热系统组件模型,换热系统组件模型包括管道模型及换热机组模型,其特征在于,依据BIM构建的换热系统组件模型预制管道,在施工区域依据BIM换热系统组件模型设置换热机组,换热机组连接所述预制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包括基于施工现场测量数据建立的BIM施工区域模型,及在该模型下构建的换热系统组件模型,换热系统组件模型包括管道模型及换热机组模型,其特征在于,依据BIM构建的换热系统组件模型预制管道,在施工区域依据BIM换热系统组件模型设置换热机组,换热机组连接所述预制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台(1),所述底台包括台面及台面下侧的支撑板,所述台面中部开设通槽,通槽内设置与通槽滑动连接的移动组件(2);所述台面上、位于所述通槽的两侧设置若干用于承载待切割管道的承载组件(3);
所述承载组件(3)与所述移动组件(2)插接;
所述台面上、对应所述承载组件设置若干推杆(4),所述推杆(4)的固定端与所述台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推杆(4)的活动端对应一个所述承载组件(3)设置;
所述台面一端设置有切割锯(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设置在所述台面下方的滑轨(21),所述滑轨(21)上滑动连接滑车(22),滑车(22)与所述承载组件(3)连接;
所述滑车(22)位于所述底台(1)的所述通槽内,所述通槽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直线阵列设置有若干滚轮(24),所述滚轮(24)分别与所述滑车(22)的两侧相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承载组件(3)均包括块体(31),块体(3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放置槽(32),所述放置槽(32)为弧形的凹槽;所述块体(31)一侧设置有前挡板(33);
前挡板(33)朝向所述块体(31)的一侧设置有连杆,所述块体(31)上对应连杆设置有插槽,所述连杆与插槽滑动连接;
前挡板(33)远离所述块体(31)的一侧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模块化预制换热系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李建华李振威刘计宅张宏伟谢会雪王延博李云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品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