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吊顶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负压限位装置的屋盖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1、吊顶吊接的传统工艺做法通常釆用卡扣式龙骨,拆卸简单,易于操作,整个吊顶系统由主龙骨、吊杆、卡尺龙骨、铝合金面板组成,工艺做法较为简单,但传统的卡扣式副龙骨不能满足吊顶系统的抗风性要求,在风力过大时,抵抗风压的能力低,而且在强风的作用下,致使整个吊顶系统的安全性低,稳固性差,容易便形,容易产生共振,容易掉落,并且不方便拆装,劳动力消耗大,延长工期的进度,提高成本。
2、申请号为cn202121237702.3的技术专利涉及室外间隔式抗风吊顶,包括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的顶层龙骨,顶层龙骨的设置有底层龙骨,底层龙骨与顶层龙骨之间设置有吊杆一,吊杆一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母一与顶层龙骨和底层龙骨固定安装,底层龙骨的顶部设置有纵向分布的纵向龙骨。但该技术的各铝板间各自独立安装,均需要施拧固定螺母进行固定,因此施工周期长,并且该结构只适用于铝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负压限位装置的屋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负压限位装置的屋盖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接龙骨(1)、多个转接架(2)和多组吊板组件(3),所述吊接龙骨(1)顶端吊接在主体结构(7)上、底端吊接有多个所述转接架(2),在所述转接架(2)底部并排挂接多组所述吊板组件(3),相邻两组吊板组件(3)间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负压限位装置的屋盖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接龙骨(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固定梁(10)、连接竖杆(11)和吊接架(12),多根所述连接竖杆(11)呈两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梁(10)底部,呈两列设置的多根所述连接竖杆(11)底部间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负压限位装置的屋盖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接龙骨(1)、多个转接架(2)和多组吊板组件(3),所述吊接龙骨(1)顶端吊接在主体结构(7)上、底端吊接有多个所述转接架(2),在所述转接架(2)底部并排挂接多组所述吊板组件(3),相邻两组吊板组件(3)间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负压限位装置的屋盖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接龙骨(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固定梁(10)、连接竖杆(11)和吊接架(12),多根所述连接竖杆(11)呈两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梁(10)底部,呈两列设置的多根所述连接竖杆(11)底部间通过所述吊接架(12)固定连接,所述吊接架(12)是内部支撑设置有至少一根支撑梁的矩形框架结构,在所述连接竖杆(11)与所述吊接架(12)间倾斜拉设多根拉杆(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负压限位装置的屋盖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10)是由工字钢或槽钢制成梁结构;所述连接竖杆(11)是由角钢制成杆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负压限位装置的屋盖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架(2)通过转接杆(4)吊接在所述连接竖杆(11)底端,转接架(2)为内部设置有多根横纵交错的连杆、由横梁(21)和纵梁(20)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吊板组件(3)挂接在该框架结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负压限位装置的屋盖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杆(4)包括上卡接框(40)、螺纹连杆(41)、连接座(42)和下卡接框(43),所述上卡接框(40)呈侧边开口的u形结构、其内部支撑设置有槽钢,上卡接框(40)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竖杆(11)的底端,所述螺纹连杆(41)顶部封堵连接在所述上卡接框(40)侧边,所述螺纹连杆(41)底端设置有半球形卡接件,螺纹连杆(41)底端通过螺母限位设置在所述连接座(42)内,连接座(42)主结构为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李华,杜峰,段先军,刘铸玮,黄更祥,陈宗林,张顺,金林,宋江,朱富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