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761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领域,公开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器,包括活塞杆(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第一壳体(2)滑设在第二壳体(3)外,一腔体(21)内设有第一橡胶缓冲部(22)和第二橡胶缓冲部(23),第二橡胶缓冲部(23)包括第一上层橡胶(231)、第一下层橡胶(232)、第一中间层橡胶(233),第二壳体(3)内设有固定套(31),活塞杆(1)的底部穿过第二壳体(3)顶部并伸入第二腔体(32),第二腔体(32)底部还设有橡胶缓冲块(34),橡胶缓冲块(34)的下方固定有橡胶缓冲底部(35)。灰尘对橡胶减震器的效果没有太大影响,减震器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具有耐用的特点,且汽车橡胶器采用了多层联动减震设计,提高了减震效果。

A rubber shock absorber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需要乘坐舒适的车辆,为了增大车辆的舒适性,汽车侧壁、底盘各处都需要有减震器来实现减震降噪,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减震器能有效抑制弹簧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而在普通汽车的减震器为液压减震器,安装到贮油缸一端,活塞杆向下移动时,其表面会粘带一些颗粒或灰尘进入减震器内,对液压减震器影响较大,经常需要维修。因此提供一种橡胶减震器,灰尘对橡胶减震器的效果没有太大影响,减震器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具有耐用的特点,且汽车橡胶器采用了多层联动减震设计,提高了减震效果。灰尘对橡胶减震器的效果没有太大影响,减震器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具有耐用的特点,且汽车橡胶器采用了多层联动减震设计,提高了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灰尘颗粒影响较大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器,包括活塞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滑设在第二壳体外,设定第一壳体的内腔为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橡胶缓冲部和第二橡胶缓冲部,第一橡胶缓冲部为圆柱形,第一橡胶缓冲部的外表面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第一橡胶缓冲部包括数量为三层以上的橡胶层,其中顶层的橡胶层和底层的橡胶层上都设有第一橡胶凸起,第一橡胶缓冲部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孔,活塞杆通过第一圆孔与第一橡胶缓冲部固定连接;第二橡胶缓冲部包括第一上层橡胶、第一下层橡胶、第一中间层橡胶,第一上层橡胶和第一下层橡胶都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第一上层橡胶和第一下层橡胶之间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固定于第一壳体的内壁,第一中间层橡胶滑动在第一滑轨上,第一上层橡胶的顶部和第一下层橡胶的底部都为圆弧形,第二橡胶缓冲部中间设有用于活塞杆通过的第二圆孔,活塞杆通过第二圆孔与第二橡胶缓冲部固定连接,第一上层橡胶和第一下层橡胶与第一中间层橡胶之间都有间隙;第一橡胶缓冲部包括数量为三层以上的橡胶层,当活塞杆接触振动目标向下运动时,由于活塞杆和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了相对运动,第一橡胶缓冲部也和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橡胶缓冲部在振动时首先向下振动,第一橡胶缓冲部上的第一橡胶凸起,由点接触第二橡胶缓冲部,有减震作用,而且将振动传导给第二橡胶缓冲部,第二橡胶缓冲部的第一上橡胶层接受到第一橡胶凸起的振动,由于第一中间层橡胶与活塞杆固定接触,所以活塞杆振动时,第一中间层与第一滑轨产生相对运动,之间的空腔有良好的缓冲效果。第二壳体的顶部固定有数量至少为一个的第二橡胶凸起,第二壳体内设有固定套,设定固定套与第二壳体围成的内腔为第二腔体,活塞杆的底部穿过第二壳体顶部并伸入第二腔体,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三橡胶缓冲部,第三橡胶缓冲部包括第二上层橡胶、第二下层橡胶、第二中间层橡胶,第二上层橡胶和第二下层橡胶都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第二上层橡胶和第二下层橡胶之间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固定于第二壳体的内壁,第二中间层橡胶滑动在第二滑轨上,第二上层橡胶的顶部和第二下层橡胶的底部都为圆弧形,第二上层橡胶和第二下层橡胶与第二中间层橡胶之间都有间隙,活塞杆的底部设有第三橡胶凸起,第三橡胶凸起位于第三橡胶缓冲部的上方;第二壳体顶部的第二橡胶凸起和第二橡胶缓冲部的第一下层橡胶接触,第一下层橡胶将部分振动通过第二橡胶凸起传至第二壳体,活塞杆底部的第三橡胶凸起与第三橡胶缓冲部在振动时接触并传导振动,第三橡胶缓冲部和第二壳体将振动传至固定套,固定套带动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与第二中间层橡胶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有减震效果。第二腔体底部还设有橡胶缓冲块,橡胶缓冲块的下方固定有橡胶缓冲底部,橡胶缓冲块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与橡胶缓冲底部固定连接,固定部斜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圆台环,第一圆台环水平延伸形成第一圆柱环,第一圆柱环斜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圆台环,第二圆台环向上折弯形成第二圆柱环,第二圆柱环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第二圆台环与固定套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圆柱环上固定有两个以上的第四橡胶凸起,固定部、第一圆台环、第一圆柱环、第二圆台环、第二圆柱环一体成型,橡胶缓冲底部包括圆柱和圆台,圆柱和圆台一体成型,圆柱固定于圆台的上方,圆柱和圆台之间的连接处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橡胶缓冲块具有良好的弹性,第二下层橡胶和第四橡胶凸起接触,固定套和第二圆台环接触,固定套振动时,向下挤压第二圆台环,由于第二圆柱环固定在第二壳体上,固定部固定于橡胶缓冲底部,固定套挤压第二圆台环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作为优选,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加固第二壳体与橡胶缓冲底部的加固板。加固板加强第二壳体与橡胶缓冲底部的连接。作为优选,固定套的内表面固定有至少一块连接板,连接板与水平面平行,连接板中央设有用于通过活塞杆的孔洞。活塞杆穿过连接板,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板的外表面与固定板固定连板固定,连接板的内表面与活塞杆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活塞杆的顶端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活塞杆顶端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当橡胶减震器收到振动时,振动通过活塞杆传导,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等位置的缓冲达到缓冲效果。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灰尘对橡胶减震器的效果没有太大影响,减震器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具有耐用的特点,且汽车橡胶器采用了多层联动减震设计,提高了减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橡胶缓冲块的局部放大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活塞杆、2—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11—第三橡胶凸起、21—第一腔体、22—第一橡胶缓冲部、23—第二橡胶缓冲部、31—固定套、32—第二腔体、33—第三橡胶缓冲部、34—橡胶缓冲块、35—橡胶缓冲底部、36—第二橡胶凸起、37—加固板、221—第一橡胶凸起、231—第一上层橡胶、232—第一下层橡胶、233—第一中间层橡胶、234—第一滑轨、311—连接板、331—第二上层橡胶、332—第二下层橡胶、333—第二中间层橡胶、334—第二滑轨、341—固定部、342—第一圆台环、343—第一圆柱环、344—第二圆台环、345—第二圆柱环、346—第四橡胶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器,如图1-2所示,包括活塞杆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第一壳体2滑设在第二壳体3外,设定第一壳体2的内腔为第一腔体21,第一腔体21内设有第一橡胶缓冲部22和第二橡胶缓冲部23,第一橡胶缓冲部22为圆柱形,第一橡胶缓冲部22的外表面与第一壳体2固定连接,第一橡胶缓冲部22包括数量为三层以上的橡胶层,其中顶层的橡胶层和底层的橡胶层上都设有第一橡胶凸起221,第一橡胶缓冲部22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孔,活塞杆2通过第一圆孔与第一橡胶缓冲部22固定连接;第二橡胶缓冲部23包括第一上层橡胶2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器,包括活塞杆(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2)滑设在第二壳体(3)外,设定第一壳体(2)的内腔为第一腔体(21),第一腔体(21)内设有第一橡胶缓冲部(22)和第二橡胶缓冲部(23),第一橡胶缓冲部(22)为圆柱形,第一橡胶缓冲部(22)的外表面与第一壳体(2)固定连接,第一橡胶缓冲部(22)包括数量为三层以上的橡胶层,其中顶层的橡胶层和底层的橡胶层上都设有第一橡胶凸起(221),第一橡胶缓冲部(22)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孔,活塞杆(2)通过第一圆孔与第一橡胶缓冲部(22)固定连接;第二橡胶缓冲部(23)包括第一上层橡胶(231)、第一下层橡胶(232)、第一中间层橡胶(233),第一上层橡胶(231)和第一下层橡胶(232)都与第一壳体(2)固定连接,第一上层橡胶(231)和第一下层橡胶(232)之间设有第一滑轨(234),第一滑轨(234)固定于第一壳体(2)的内壁,第一中间层橡胶(233)滑动在第一滑轨(234)上,第一上层橡胶(231)的顶部和第一下层橡胶(232)的底部都为圆弧形,第二橡胶缓冲部(23)中间设有用于活塞杆(1)通过的第二圆孔,活塞杆(1)通过第二圆孔与第二橡胶缓冲部(23)固定连接,第一上层橡胶(231)和第一下层橡胶(232)与第一中间层橡胶(233)之间都有间隙;/n第二壳体(3)的顶部固定有数量至少为一个的第二橡胶凸起(36),第二壳体(3)内设有固定套(31),设定固定套(31)与第二壳体(3)围成的内腔为第二腔体(32),活塞杆(1)的底部穿过第二壳体(3)顶部并伸入第二腔体(32),第二腔体(32)内设有第三橡胶缓冲部(33),第三橡胶缓冲部(33)包括第二上层橡胶(331)、第二下层橡胶(332)、第二中间层橡胶(333),第二上层橡胶(331)和第二下层橡胶(332)都与第二壳体(3)固定连接,第二上层橡胶(331)和第二下层橡胶(332)之间设有第二滑轨(334),第二滑轨(334)固定于第二壳体(3)的内壁,第二中间层橡胶(333)滑动在第二滑轨(334)上,第二上层橡胶(331)的顶部和第二下层橡胶(332)的底部都为圆弧形,第二上层橡胶(331)和第二下层橡胶(332)与第二中间层橡胶(333)之间都有间隙,活塞杆(1)的底部设有第三橡胶凸起(11),第三橡胶凸起(11)位于第三橡胶缓冲部(33)的上方;/n第二腔体(32)底部还设有橡胶缓冲块(34),橡胶缓冲块(34)的下方固定有橡胶缓冲底部(35),橡胶缓冲块(34)包括固定部(341),固定部(341)与橡胶缓冲底部(35)固定连接,固定部(341)斜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圆台环(342),第一圆台环(342)水平延伸形成第一圆柱环(343),第一圆柱环(343)斜向上延伸形成第二圆台环(344),第二圆台环(344)向上折弯形成第二圆柱环(345),第二圆柱环(345)与第二壳体(3)固定连接,第二圆台环(344)与固定套(3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圆柱环(343)上固定有两个以上的第四橡胶凸起(346),固定部(341)、第一圆台环(342)、第一圆柱环(343)、第二圆台环(344)、第二圆柱环(345)一体成型,橡胶缓冲底部(35)包括圆柱和圆台,圆柱和圆台一体成型,圆柱固定于圆台的上方,圆柱和圆台之间的连接处与第二壳体(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橡胶减震器,包括活塞杆(1)、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2)滑设在第二壳体(3)外,设定第一壳体(2)的内腔为第一腔体(21),第一腔体(21)内设有第一橡胶缓冲部(22)和第二橡胶缓冲部(23),第一橡胶缓冲部(22)为圆柱形,第一橡胶缓冲部(22)的外表面与第一壳体(2)固定连接,第一橡胶缓冲部(22)包括数量为三层以上的橡胶层,其中顶层的橡胶层和底层的橡胶层上都设有第一橡胶凸起(221),第一橡胶缓冲部(22)的中间设有第一圆孔,活塞杆(2)通过第一圆孔与第一橡胶缓冲部(22)固定连接;第二橡胶缓冲部(23)包括第一上层橡胶(231)、第一下层橡胶(232)、第一中间层橡胶(233),第一上层橡胶(231)和第一下层橡胶(232)都与第一壳体(2)固定连接,第一上层橡胶(231)和第一下层橡胶(232)之间设有第一滑轨(234),第一滑轨(234)固定于第一壳体(2)的内壁,第一中间层橡胶(233)滑动在第一滑轨(234)上,第一上层橡胶(231)的顶部和第一下层橡胶(232)的底部都为圆弧形,第二橡胶缓冲部(23)中间设有用于活塞杆(1)通过的第二圆孔,活塞杆(1)通过第二圆孔与第二橡胶缓冲部(23)固定连接,第一上层橡胶(231)和第一下层橡胶(232)与第一中间层橡胶(233)之间都有间隙;
第二壳体(3)的顶部固定有数量至少为一个的第二橡胶凸起(36),第二壳体(3)内设有固定套(31),设定固定套(31)与第二壳体(3)围成的内腔为第二腔体(32),活塞杆(1)的底部穿过第二壳体(3)顶部并伸入第二腔体(32),第二腔体(32)内设有第三橡胶缓冲部(33),第三橡胶缓冲部(33)包括第二上层橡胶(331)、第二下层橡胶(332)、第二中间层橡胶(333),第二上层橡胶(331)和第二下层橡胶(332)都与第二壳体(3)固定连接,第二上层橡胶(331)和第二下层橡胶(332)之间设有第二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会陈中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