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巷道临时加强支护液压组合支架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巷道临时加强支护液压组合支架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巷道临时加强支护,尤其是采面顺槽的超前支护是现有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用人最多、职工劳动强度最大,工作环境最恶劣、安全威胁最严重的工作,超前支护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的难题,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延深,矿压、冲击地压问题越来越严重,采煤工作面顺槽和施工巷道需要临时性加强支护的强度和范围越来越大,巷道临时加强支护工作量更大,用人更多,特别是胶带顺槽和掘进巷道,巷道内有转载机、破碎机、掘进机和皮带运输机等大型设备,空间狭窄,巷道临时加强支护更难,研究解决这个区域可靠的临时性加强支护方式,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尽可能减少施工作业人员显得尤为迫切。现有巷道临时加强支护形式主要有钢棚、单体液压支柱、迈步自移超前支护液压支架、门式防冲支架、墩式防冲支架、单元支架、顺巷道支护的滑移支架等。其中,钢棚、单体支柱支护,支护强度低、职工劳动强度大、用人多、效率低;沿巷道走向支护的液压超前支架尽管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巷道临时加强支护液压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头架、后端头架、推拉千斤顶、悬吊梁和n个中间架,其中,n为自然数;所述前端头架、后端头架和中间架均是沿巷道横向支撑围岩的门式支架,且分别包括顶梁、底座和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与顶梁铰接、底端与底座铰接;/n前端头架、后端头架与其相邻中间架的顶梁分别通过沿走向设置的推拉千斤顶连接,连接于推拉千斤顶两端的顶梁下方设有吊环;所述悬吊梁从吊环中穿过,且悬吊梁一端与从端头向前或向后开始数的第三个中间架铰接;/n当n大于等于3时,相邻两个奇数中间架顶梁间、相邻两个偶数中间架顶梁间分别用两个连杆连接为一体;奇数架与偶数架间设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临时加强支护液压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头架、后端头架、推拉千斤顶、悬吊梁和n个中间架,其中,n为自然数;所述前端头架、后端头架和中间架均是沿巷道横向支撑围岩的门式支架,且分别包括顶梁、底座和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与顶梁铰接、底端与底座铰接;
前端头架、后端头架与其相邻中间架的顶梁分别通过沿走向设置的推拉千斤顶连接,连接于推拉千斤顶两端的顶梁下方设有吊环;所述悬吊梁从吊环中穿过,且悬吊梁一端与从端头向前或向后开始数的第三个中间架铰接;
当n大于等于3时,相邻两个奇数中间架顶梁间、相邻两个偶数中间架顶梁间分别用两个连杆连接为一体;奇数架与偶数架间设成对设置若干个推拉千斤顶,通过推拉千斤顶推前或拉后,实现每组奇数中间架与偶数中间架的交替迈步前移;当n小于等于2时,中间架降下来后从悬吊梁上向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临时加强支护液压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架分为若干组,每组首架为上一组尾架,每组首架与相邻架间通过悬吊梁相连,所述悬吊梁从吊环中穿过,且悬吊梁一端与从首架向后开始数的第三架铰接,每组首架与其后相邻中间架的顶梁分别通过沿走向设置的推拉千斤顶连接,连接于推拉千斤顶两端的顶梁下方设有吊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临时加强支护液压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的两端分别与侧护梁的一端铰接,侧护梁的另一端与侧护板铰接;所述顶梁与侧护梁之间铰接有侧撑千斤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临时加强支护液压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将门式支架两个立柱下部的底座替换为底梁,两个立柱分别铰接于靠近底梁端部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巷道临时加强支护液压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的两端分别与上侧护梁的一端铰接,上侧护梁的另一端与上侧护板铰接;所述顶梁与上侧护梁之间铰接有上侧撑千斤顶;所述底梁的两端分别与下侧护梁的一端铰接,下侧护梁的另一端与下侧护板铰接;所述底梁与下侧护梁之间铰接有下侧撑千斤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巷道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明华,王振朋,王雷,周斌,蒋金泉,邓齐齐,周亚龙,郑东风,
申请(专利权)人:郑东风,周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