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702 阅读:6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是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其锅筒纵向布置与下降管连接,下降管与左、右集箱连接构成锅炉的水冷框架,前、中集箱与锅炉前部的引出管、炉排管构成锅炉的低温燃烧室,锅筒的前部有前烟箱、后部有后烟箱、内部置有螺纹烟管,锅炉的后部布置有第一对流管束,锅炉炉膛两侧布置有水冷壁管,其前部与低温燃烧室的后墙、锅炉的中间隔墙构成锅炉的高温燃烧室,锅炉的前部置有电控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体积较小,性价比较高,维修方便,煤种的适应性较强,受热面积大,管板产生裂纹的机率较低,锅炉的使用寿命较长,具有炉内脱硫除尘效果且效果明显,该锅炉可露天放置使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技术背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面临能源严重紧张的问题,因此都在节能降耗上寻求出路。 但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燃煤蒸汽锅炉(《lt/h)由于成本的因素,致使锅炉的结构 受到限制,造成燃料的利用率较低,燃料燃烧不充分,导致消耗量比较大,例如, DZL1—0.7—A型锅炉燃料消耗量一般在180 kg/h左右。锅炉的热效率较低, JB/T10094-2002规定为68% (<lt/h的固定手烧锅炉)。锅炉体内污垢、灰尘清除 困难,脱硫除尘效果不明显,对环境污染较大,不适宜大规模的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已有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燃料燃烧充分,节 煤效果明显,(一般消耗量在160kg/h左右),热效率高(效率一般在78%左右),受 热面积达到33平方米左右,脱硫除尘效果明显(烟尘排放达到林格曼I级),水位 和蒸汽超压自动控制的锅炉。该锅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安全,锅炉的燃料 适应性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 其结构是单锅筒纵置式、水火管三回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该结构为锅筒(3)纵 向布置与下降管(18)连接,下降管(18)与左集箱(12)、右集箱(22)连接构成 锅炉的水冷框架,前集箱(17)、中集箱(14)与锅炉前部的引出管(1)、炉排管(16) 构成锅炉的低温燃烧室(15),锅筒(3)的前部有前烟箱(2)、后部有后烟箱(6)、 内部置有螺纹烟管(4),锅炉的后部布置有第一对流管束(9),锅炉炉膛两侧布置 有水冷壁管(13),其前部与低温燃烧室(15)的后墙、锅炉的中间隔墙(20)构成 锅炉的高温燃烧室(19),锅炉的前部置有电控柜(23)。上述电控柜(23)内有水位和蒸汽超压自动控制器;上述低温燃烧室(15)的炉排管(16)间距为105士5mm,与水平成10~12度 的倾角;上述低温燃烧室(15)的引出管(1)共6根,呈左右对称布置。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设计得当,外形体积较小,性价比较高,安装 简单,维修方便,操作安全,煤种的适应性较强,燃料的利用率较高,热效率高, 受热面积大,管板产生裂纹的机率比较低,锅炉的使用寿命较长,具有炉内脱硫除 尘效果,且效果明显,该锅炉可以露天放置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 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燃烧室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燃烧室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燃烧室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锅筒(3)为用20g锅炉板巻制的O1200的筒体,纵向布置与下降管(18)(采 用的20#无缝钢管)焊接,下降管(18)再与左(12)、右(22)集箱(采用的20# 无缝钢管)焊接构成锅炉的水冷框架,前集箱(17)、中集箱(14)再(采用无缝钢 管)与锅炉前部的引出管(1)、炉排管(16),构成锅炉的低温燃烧室(15)(煤的 气化室),使燃料煤在此进行气化、分解、还原生成煤制气,完成煤的气化过程。引 出管(1)采用的无缝钢管制作,共六根,为左右对称布置,炉排管(16)采用的无 缝钢管制作,间距为105士5rara,与水平成10 20度的倾角。煤气与高温的烟气经火 口进入由水冷壁管(13)(采用20#无缝钢管)围城的炉膛——高温燃烧区,在此与 空气混合,形成强烈的燃烧,并通过辐射将热量传递给介质水,高温烟气经中间隔 墙(20)折射后进入由水冷壁管(13)、第一对流管束(9)(采用20#无缝钢管)组 成的炉膛后部,完成锅炉的第一回程,高温烟气通过辐射、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 给水冷壁、对流管束中的介质——水,同时降温后的烟气经过折射的作用,使大量 的灰尘沉积在高温燃烧室(19)的底部以及沉降室(21)内,然后定期由清灰门清 理出。烟气由连通烟道导入后烟箱(6),进入锅筒(3)内的部分烟管——第一烟管 区,完成锅炉烟气的第二回程,烟气再经前烟箱(2)折返后,进入锅筒(3)内的 第二烟管区,形成锅炉烟气的第三回程,最后烟气经连接烟道(5)进入脱硫除尘器(7)、引风机(10)、烟筒(8)排放到大气中。 工作原理 热烟气通过中间隔墙(20)时,由于其折流的作用,烟气中携带的灰尘进行第 一次沉降净化处理。烟气在经燃烧室出口进入锅炉的对流受热面,又经过第二次折流作用而达到净化除尘的目的,然后经后烟箱(6)进入锅炉的主要对流面——第一 烟管管束区,在经前烟箱(2)折返进入第二烟管管束区、出烟口、烟道进入尾部的 除尘设备,并强制进行第三次烟气净化除尘处理,最后经引风机导入烟筒并排放到 大气中。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锅筒(3)纵向布置与下降管(18)连接,下降管(18)与左集箱(12)、右集箱(22)连接构成锅炉的水冷框架,前集箱(17)、中集箱(14)与锅炉前部的引出管(1)、炉排管(16)构成锅炉的低温燃烧室(15),锅筒(3)的前部有前烟箱(2)、后部有后烟箱(6)、内部置有螺纹烟管(4),锅炉的后部布置有第一对流管束(9),锅炉炉膛两侧布置有水冷壁管(13),其前部与低温燃烧室(15)的后墙、锅炉的中间隔墙(20)构成锅炉的高温燃烧室(19),锅炉的前部置有电控柜(23)。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其特征在 于电控柜(23)内有水位和蒸汽超压自动控制器。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其特征在 于低温燃烧室(15)的炉排管(16)间距为105土5mm,与水平成10 12度的 倾角。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其特征在 于低温燃烧室(15)的引出管(1)共6根,呈左右对称布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是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其锅筒纵向布置与下降管连接,下降管与左、右集箱连接构成锅炉的水冷框架,前、中集箱与锅炉前部的引出管、炉排管构成锅炉的低温燃烧室,锅筒的前部有前烟箱、后部有后烟箱、内部置有螺纹烟管,锅炉的后部布置有第一对流管束,锅炉炉膛两侧布置有水冷壁管,其前部与低温燃烧室的后墙、锅炉的中间隔墙构成锅炉的高温燃烧室,锅炉的前部置有电控柜。本技术结构合理,体积较小,性价比较高,维修方便,煤种的适应性较强,受热面积大,管板产生裂纹的机率较低,锅炉的使用寿命较长,具有炉内脱硫除尘效果且效果明显,该锅炉可露天放置使用。文档编号F22B13/00GK201016468SQ20062002762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桥龙, 汪素艳, 赵连海 申请人:天津东方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卧式固定双层炉排燃煤蒸汽锅炉,其特征在于:锅筒(3)纵向布置与下降管(18)连接,下降管(18)与左集箱(12)、右集箱(22)连接构成锅炉的水冷框架,前集箱(17)、中集箱(14)与锅炉前部的引出管(1)、炉排管(16)构成锅炉的低温燃烧室(15),锅筒(3)的前部有前烟箱(2)、后部有后烟箱(6)、内部置有螺纹烟管(4),锅炉的后部布置有第一对流管束(9),锅炉炉膛两侧布置有水冷壁管(13),其前部与低温燃烧室(15)的后墙、锅炉的中间隔墙(20)构成锅炉的高温燃烧室(19),锅炉的前部置有电控柜(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桥龙赵连海汪素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东方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