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589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伸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包括伸缩装置,其顶部与路面平齐且与车辆接触;位移机构,包括支撑梁以及沿支撑梁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橡胶支座,滑动橡胶支座相对于梁体一一对应转动设置且转动轴线相对于梁体位置固定;装配式变位箱,用于在伸缩装置以下提供安装空间,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通过板材结构围设成具有水平朝向敞口的腔体结构,腔体结构的顶部板材之上设置有顶盖,顶盖顶部与路面平齐且与车辆接触;顶部板材和顶盖至少其一与位于边缘的梁体固定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伸缩装置的维修保养空间增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伸缩装置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Intelligent multifunctional modular expan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伸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模数式伸缩装置结构在应用的过程中,变位箱被牢牢包裹在后浇带砼中,无法拆卸,伸缩装置中的滑动橡胶支座等易损附件及中间梁等出现病害后,特别是小位移量伸缩装置,不存在检测及维护保养工作需要的操作空间,在伸缩装置下方也因空间狭小而无法设置,或者有条件设置而没设置检修平台的条件下,无法进行较大的维修保养工作,此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伸缩装置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包括:伸缩装置,其顶部与路面平齐且与车辆接触,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根梁体,位移机构,包括支撑梁以及沿所述支撑梁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橡胶支座,所述滑动橡胶支座相对于所述梁体一一对应转动设置且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梁体位置固定;装配式变位箱,用于在所述伸缩装置以下提供安装空间,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通过板材结构围设成具有水平朝向敞口的腔体结构,两部分的所述敞口相对设置,所述腔体结构的顶部板材之上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与路面平齐且与车辆接触;其中,所述顶部板材和顶盖至少其一与位于边缘的所述梁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位于边缘的所述梁体边缘沿所述顶盖和顶部板材的贴合面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有凸沿,所述凸沿夹设在所述顶盖和顶部板材之间,其中,所述凸沿为与所述顶部板材和顶盖至少其一的连接部分。进一步地,包括:所述滑动橡胶支座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梁上下的两部分,位于所述支撑梁顶部的部分与所述梁体底部转动连接,且和与中部的所述梁体固定设置的安装结构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结构包括顶部支座和底部支座,二者间设置有平行的安装面,且二者关于所述梁体对称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梁体上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贯通孔位,且所述贯通孔位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安装杆,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沿两个所述贯通孔位分布方向延伸的一字型孔位,且所述一字型孔位的宽度等于所述贯通孔位的直径,所述一字型孔位在所述安装杆的导向下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且在调节到位后通过与所述安装杆螺纹连接的螺母挤压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橡胶支座至少在与所述支撑梁的水平滑动接触面上覆盖有组合结构,所述组合结构包括与摩擦方向一致的金属网,以及包覆于所述金属网外部的改性聚四氟乙烯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橡胶支座的每部分包括3N个摩擦面,所述摩擦面均为矩形,且每3个所述摩擦面首尾依次相连后形成凸起结构,或者首尾依次相连后形成凹陷结构,其中,N为正整数。进一步地,还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部。进一步地,所述阻尼结构为粘滞阻尼器或调频质量阻尼器。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的拉杆式或者拉线式的位移传感器,用于对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相对移动量进行采集;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位移传感器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的分析和计算结果通过存储模块进行存储,和/或通过所述显示处理单元进行显示。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系统通过来自太阳能供电系统进行供电,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储能蓄电池和太阳能蓄电板,所述太阳能蓄电板嵌设于所述顶盖内,用于向位于所述腔体结构内的所述太阳能储能蓄电池进行供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腔体结构部分被包裹在后浇带砼中,而顶盖则安装于腔体结构的顶部板材之上,在需要对位于腔体结构内的部分进行维护时,可通过拆除顶盖的方式使得伸缩装置可被拆除而实现内部结构的检修和维护,此种结构为伸缩装置的检测及维护保养提供了工作需要的操作空间,同时也使得整个伸缩装置的安装也更加方便,同时顶盖直接与道路边缘接触,通过其可对道路边缘进行支撑从而有效的延长此部分的使用寿命。上述结构的应用,使得可操作空间变大,使得伸缩装置多功能的赋予和智能化检测设备的安装获得了可能,有效的促进了伸缩装置技术的发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装配式变位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边梁、顶盖和顶部板材三者通过连接件的一体化连接的示意图;图5为图3中装配式变位箱一侧的俯视图;图6为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安装结构的剖视图;图8为安装结构的应用示意图;图9为上下沿不等宽梁体以及其对降噪系统进行安装的示意图;图10为滑动橡胶支座和组合结构的组合示意图;图11为滑动橡胶支座和组合结构,以及组合结构自身的分体示意图;图12为每层金属网仅设置一层,且设置多层金属网的示意图;图13为每层金属网设置多层,且设置多层金属网的示意图;图14为滑动橡胶支座的一种示意图;图15和16为滑动橡胶支座的使用示意图;图17为滑动橡胶支座的另一种示意图;图18为图16中滑动橡胶支座的使用示意图;图19为粘滞阻尼结构的使用示意图;图20为粘滞阻尼器一端安装部分的示意图;图21为调频质量阻尼器的使用示意图;图22为调频质量阻尼器一端安装部分的示意图;图23为检测单元中位移传感器的使用示意图;图24为检测单元的框架图;图25为整条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伸缩装置1、梁体11、边梁11a、中梁11b、凸沿11c、位移机构2、支撑梁21、滑动橡胶支座22、摩擦面22a、组合结构23、金属网23a、改性聚四氟乙烯结构23b、装配式变位箱3、第一部分S1、第二部分S2、腔体结构31、敞口31a、顶部板材31b、顶盖32、底板33、侧板34、背板35、连接件36、顶部支座37a、底部支座37b、连接部37c、安装杆37d、第一平面37e、第二平面37f、弹簧结构37g、导向条37h、阻尼结构4、球体结构41、连接部分41a、球铰座42、槽体42a、质量块43、弹簧结构44、板状结构45、检测单元5、位移传感器51、检测系统52、存储模块53、显示处理单元54、太阳能储能蓄电池55、太阳能蓄电板56、降噪系统6。...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伸缩装置(1),其顶部与路面平齐且与车辆接触,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根梁体(11);/n位移机构(2),包括支撑梁(21)以及沿所述支撑梁(21)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橡胶支座(22),所述滑动橡胶支座(22)相对于所述梁体(11)一一对应转动设置且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梁体(11)位置固定;/n装配式变位箱(3),用于在所述伸缩装置(1)以下提供安装空间,包括第一部分(S1)和第二部分(S2),所述第一部分(S1)和第二部分(S2)均通过板材结构围设成具有水平朝向敞口(31a)的腔体结构(31),两部分的所述敞口(31a)相对设置,所述腔体结构(31)的顶部板材(31b)之上设置有顶盖(32),所述顶盖(32)顶部与路面平齐且与车辆接触;/n其中,所述顶部板材(31b)和顶盖(32)至少其一与位于边缘的所述梁体(1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伸缩装置(1),其顶部与路面平齐且与车辆接触,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根梁体(11);
位移机构(2),包括支撑梁(21)以及沿所述支撑梁(21)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橡胶支座(22),所述滑动橡胶支座(22)相对于所述梁体(11)一一对应转动设置且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梁体(11)位置固定;
装配式变位箱(3),用于在所述伸缩装置(1)以下提供安装空间,包括第一部分(S1)和第二部分(S2),所述第一部分(S1)和第二部分(S2)均通过板材结构围设成具有水平朝向敞口(31a)的腔体结构(31),两部分的所述敞口(31a)相对设置,所述腔体结构(31)的顶部板材(31b)之上设置有顶盖(32),所述顶盖(32)顶部与路面平齐且与车辆接触;
其中,所述顶部板材(31b)和顶盖(32)至少其一与位于边缘的所述梁体(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边缘的所述梁体(11)边缘沿所述顶盖(32)和顶部板材(31b)的贴合面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有凸沿(11c),所述凸沿(11c)夹设在所述顶盖(32)和顶部板材(31b)之间,其中,所述凸沿(11c)为与所述顶部板材(31b)和顶盖(32)至少其一的连接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滑动橡胶支座(22)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梁(21)上下的两部分,且和与中部的所述梁体(11)固定设置的安装结构(37)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多功能模数式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37)包括顶部支座(37a)和底部支座(37b),二者间设置有平行的安装面,且二者关于所述梁体(11)对称设置有连接部(37c),所述梁体(11)上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贯通孔位,且所述贯通孔位内通过螺纹连接有安装杆(37d),所述连接部(37c)上设置有沿两个所述贯通孔位分布方向延伸的一字型孔位,且所述一字型孔位的宽度等于所述贯通孔位的直径,所述一字型孔位在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宗明许本洲程小丹王立云徐伏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毛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