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血栓溶解活性的多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281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溶栓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Ile‑Thr‑Met‑Ala‑Ala‑Gln、Ile‑Thr‑Met‑Ala‑Ile‑Lys、Ile‑Thr‑Met‑Ala‑Asp‑Ser、Glu‑Asp‑Ser‑Arg‑Gln‑His、Glu‑Asp‑Ser‑Arg‑Ile‑Thr、Glu‑Asp‑Ser‑Arg‑Tyr‑Gln,体内和体外溶栓实验结果表明所述多肽具有良好的血栓溶解活性,可以用于制备用于血栓溶解的药物。

Thrombolytic pepti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血栓溶解活性的多肽本专利技术为分案申请,原案申请号为201710740956.9,原案申请日为2017年8月25日,原案专利技术名称为:具有血栓溶解活性的多肽。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血栓溶解活性的多肽。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等心脑血管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在疾病死亡原因中高居榜首。特别是脑血栓在中老年人群中急性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特点,目前研究发现,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年青化的趋势,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罪魁,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内(多数为小血管)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供障碍的病理过程。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做为目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抗凝药物主要有两类,分别是阻滞剂和肝素。肝素的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和抗凝效果因人而异,术后出血风险较高。阻滞剂类目前常用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有水蛭素和重组水蛭素,半衰期短,为0.5-1小时,主要由肾脏清除,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并且这两种药物安全剂量范围狭窄,必须进行实验室监测。并且,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溶栓药物,剂量过大可以导致致死性出血并发症,而剂量过小会影响溶栓治疗效果等特点,而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需要不断研发新的抗凝药物。多肽药物研究方兴未艾,多肽药物主要针对体内通路上的关键蛋白做靶标结合来改变蛋白结构治疗疾病。多肽阵列技术平台是先进的高通量筛选多肽药物的平台。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具有血栓溶解活性的多肽可以开发成新型具有溶栓活性的多肽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溶栓药物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组具有溶栓活性的多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溶栓活性的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Ile-Thr-Met-Ala-X1-X2,其中,X1选自Ala、Ile、Asp;X2选自Gln、Lys、Ser。优选的,所述多肽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SEQIDNO:2或SEQIDNO:3所示,具体为:Ile-Thr-Met-Ala-Ala-Gln、Ile-Thr-Met-Ala-Ile-Lys或Ile-Thr-Met-Ala-Asp-Ser。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溶栓活性的多肽,其氨基酸序列为:Glu-Asp-Ser-Arg-X3-X4,其中,X3选自Gln、Ile、Tyr;X4选自His、Thr、Gln。优选的,所述多肽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SEQIDNO:5或SEQIDNO:6所示,具体为Glu-Asp-Ser-Arg-Gln-His、Glu-Asp-Ser-Arg-Ile-Thr或Glu-Asp-Ser-Arg-Tyr-Gln。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多肽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多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但不限于注射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丸剂等。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必要时还可以加入香味剂、甜味剂等。本专利技术所述多肽作为活性成分时应为“有效量”的,所述“有效量”是指无毒性,但足够量的提供所需的作用的药物或药剂。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中,一种成分的“有效量”是指该成分在和其他成分联合应用时有效提供所需效应的量。“有效量”会因受试者的不同而不同,依据年龄和个体的一般情况,特定的活性药物等等。因此,不可能总是指精确的“有效量”,然而,任何个体病例中合适的“有效量”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用常规的实验方法来测定。本专利技术所述多肽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例如固相合成方法)制备得到,以及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分离纯化方法(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本专利技术研究结果显示六种多肽均能明显延长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时间,且能够明显的缩短大鼠体外血栓的长度,减轻血栓的重量,表明多肽具有良好的血栓溶解活性,可以用于制备用于血栓溶解的药物。附图说明图1为筛选用多肽芯片合成完的图像;图2为多肽体外溶栓实验曲线;图3为多肽Pep1的HPLC图谱;图4为多肽Pep2的HPLC图谱;图5为多肽Pep3的HPLC图谱;图6为多肽Pep4的HPLC图谱;图7为多肽Pep5的HPLC图谱;图8为多肽Pep6的HPLC图谱;图9为多肽Pep1的MS图谱;图10为多肽Pep2的MS图谱;图11为多肽Pep3的MS图谱;图12为多肽Pep4的MS图谱;图13为多肽Pep5的MS图谱;图14为多肽Pep6的MS图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所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溶栓活性多肽的筛选1、设计筛选数据库1)建立随机初级六肽数据库全库:X-X-X-X-X-X。其中X是Fmoc保护的D-Gly、D-Ala、D-Val、D-Leu、D-Ile、D-Phe、D-Pro、D-Tyr、D-Ser、D-Thr、D-Trp、D-Met、D-Glu、D-Gln、D-Asp、D-Asn、D-Lys、D-Arg、D-His等摩尔量混合物。2)建立二级六肽随机数据库:Ile-Thr-X-X-X-X和Glu-Asp-X-X-X-X。其中X是Fmoc保护的D-Gly、D-Ala、D-Val、D-Leu、D-Ile、D-Phe、D-Pro、D-Tyr、D-Ser、D-Thr、D-Trp、D-Met、D-Glu、D-Gln、D-Asp、D-Asn、D-Lys、D-Arg、D-His等摩尔量混合物。3)建立三级六肽随机数据库:Ile-Thr-Met-Ala-X-X-X-X和Glu-Asp-Ser-Arg-X-X-X-X。其中X是Fmoc保护的D-Gly、D-Ala、D-Val、D-Leu、D-Ile、D-Phe、D-Pro、D-Tyr、D-Ser、D-Thr、D-Trp、D-Met、D-Glu、D-Gln、D-Asp、D-Asn、D-Lys、D-Arg、D-His等摩尔量混合物。4)根据1)、2)、3)建立的多肽组合数据库。利用多肽阵列合成仪,使用特殊处理的纤维素膜最为基质,合成多肽芯片多肽芯片基质为FMOC-PEG-纤维素膜,多肽芯片大小是15cm*11cm,每张芯片承载198个多肽点,一组芯片361个多肽点需要两张芯片。采用原位合成,逐层合成来实现。合成参数为每个肽点氨基酸上样量为0.6ul,肽点直径为0.5cm,肽点间距为0.1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溶栓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nIle-Thr-Met-Ala-X1-X2,其中,X1选自Ala、Ile、Asp;X2选自Gln、Lys、Ser。/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栓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
Ile-Thr-Met-Ala-X1-X2,其中,X1选自Ala、Ile、Asp;X2选自Gln、Lys、Ser。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SEQIDNO:2或SEQIDNO:3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肽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


4.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肽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注射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或丸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树民鲍勇刚石松传周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肽聚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