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及传感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628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智能控制开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传感器及传感器组件,传感器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传感器本体,外壳包括呈圆筒状且一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外周面上相对的两侧各设有卡槽组,每一卡槽组包括沿第一壳体的轴向排列的多个卡槽,基于该卡槽的设置,其可以与能够卡入该卡槽的固定结构连接,进而可通过该固定结构将传感器安装在所需要的位置,无需依靠打胶或者弹簧固定,结构简单、拆装更快捷,便于传感器本体的维护;传感器组件包括上述的传感器和卡紧件,卡紧件包括具有缺口的环状体,环状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卡合部,卡合部卡入卡槽内,结构简单、拆装更快捷,便于传感器及传感器本体的维护。

A sensor and sens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及传感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及传感器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开关广泛用于灯具、空调等家用设备上,其包括一个传感器,用于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递给对应的设备。目前主要是通过打胶固定和弹簧固定的方式将传感器安装在墙壁、天花板等位置。然而,打胶固定方式会出现售后维修困难,且安装牢固度不佳,在受震动和外力作用后,容易出现脱落等不良;弹簧固定方式的安装结构复杂,需求空间大,不便于拆装,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控制开关中传感器的安装复杂和不便于维护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传感器,包括:外壳,包括呈圆筒状且一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外周面上相对的两侧各设有卡槽组,每一所述卡槽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排列的多个卡槽;以及传感器本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并盖设于所述开口处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径,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面上于两个所述卡槽组之间还设有外螺纹组,所述外螺纹组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卡槽组之间均间隔设置;所述外螺纹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排列的多个外螺纹。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所说的传感器;以及卡紧件,所述卡紧件包括具有缺口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入两个相对的所述卡槽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合部至所述环状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距离不相等。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体的两个自由端向外突出形成卡脚。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紧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环状体且沿着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延伸的两个弹片,所述弹片能够沿所述第一壳体的径向发生弹性变形。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弹片呈喇叭状设置,随着远离所述环状体,两个所述弹片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包括连接于所述环状体的第一子弹片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弹片的第二子弹片,所述第一子弹片和第二子弹片之间弯折连接。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传感器;以及螺纹圈,所述螺纹圈的内侧面上形成与所述外螺纹组对应且啮合的多个内螺纹组,每一所述内螺纹组包括多个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组之间形成凹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及传感器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传感器包括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部的传感器本体,外壳包括呈圆筒状且一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外周面上相对的两侧各设有卡槽组,每一卡槽组包括沿着第一壳体的轴向排列的多个卡槽,由此,基于该卡槽的设置,其可以与一些能够卡入该卡槽的固定结构等连接,并进一步通过该固定结构将传感器安装在所需要的位置,如墙壁或者是天花吊顶板等,无需依靠打胶或者弹簧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拆装更快捷,便于传感器本体的维护;传感器组件包括上述的传感器和卡紧件,卡紧件包括具有缺口的环状体,环状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卡合部,卡合部对应卡入两个相对的卡槽内,其结构简单、拆装更快捷,便于传感器及其传感器本体的维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与卡紧件以正装方式的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与卡紧件以正装方式组合后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与安装板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与卡紧件以反装方式的组合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与卡紧件以反装方式组合后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与安装板的另一安装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与卡紧件的组合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与另一结构的卡紧件的组合示意图;图11和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与安装板的又一种安装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与螺纹圈的安装示意图;图14和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组件与安装板的再一种安装示意图。图中标记的含义为:100-传感器,1-传感器本体,2-外壳,21-第一壳体,211-卡槽组,2110-卡槽,212-外螺纹组,2120-外螺纹,22-第二壳体,221-边沿,222-盖体;200-传感器组件,5、5’-卡紧件,51-环状体,510-卡合部,511-上表面,512-下表面,513-卡脚,52、52’-弹片,521-第一子弹片,522-第二子弹片;3-安装板,30-安装孔;6-螺纹圈;61-内螺纹组,610-内螺纹,62-凹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传感器100,其包括外壳2以及设于外壳2内部的传感器本体1。传感器本体1用于将外部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外壳2包括呈圆筒状且一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壳体21,传感器本体1具体设于第一壳体21的内部,第一壳体21的外周面上相对的两侧各设有卡槽组211,每一卡槽组211包括沿着第一壳体21的轴向排列的多个卡槽21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100,其外壳2包括呈圆筒状且一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壳体21,且第一壳体21的外周面上相对的两侧各设有卡槽组211,每一卡槽组211包括沿着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包括呈圆筒状且一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外周面上相对的两侧各设有卡槽组,每一所述卡槽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排列的多个卡槽;以及/n传感器本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包括呈圆筒状且一端具有开口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外周面上相对的两侧各设有卡槽组,每一所述卡槽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排列的多个卡槽;以及
传感器本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并盖设于所述开口处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径,所述传感器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面上于两个所述卡槽组之间还设有外螺纹组,所述外螺纹组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卡槽组之间均间隔设置;所述外螺纹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排列的多个外螺纹。


4.一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
以及卡紧件,所述卡紧件包括具有缺口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两个相对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入两个相对的所述卡槽内。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陈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