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27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固定杆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丝。通过电机的运行,底部的输出轴转动将带动底端固定连接的主动轮转动,从动轮转动带动顶部的传动杆转动,从而使得使用时在房屋内显现出一条水平线。通过转动摇杆,从而使得摇杆末端的齿轮转动,使得齿轮转动时升降杆在固定杆的内侧上下滑动,而通过旋转固定螺丝,使得可以将升降杆固定在预定位置,从而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

A kind of square measuring device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测量
,具体为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且后浇筑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一般要进行预制结构安装尺寸现场抽样检查,对构件中心线对轴线位置、构件垂直度、相邻构件平整度等项目进行了检验,在传统施工工艺中,对施工、操作工人本身的素质依赖性过大,难免产生不必要的误差,尤其是在大面积、长时间作业中,难以保证操作及数据测量的精确性;竖向构件在构件中心线对轴线位置允许偏差为10mm,以层数为33层、层高为3米的住宅为例,装配式构件从第5层开始安装,累计5层出现误差最高可达到50mm;同时混凝土的平整度及垂直度也存在误差,在完成一层住宅后,会出现X、Y、Z方向上的误差且传统的测量装置不能调角度,有些建筑地面不平,导致测量时也会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具备调节角度的优点,解决了不可调节角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调节角度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框,所述主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主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侧通过皮带活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轴套,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激光头,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丝。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宽度大于主框的宽度,使得达到支撑板支撑主框的作用。优选的,所述激光头的直径小于保护罩的直径,使激光头在保护罩内转动。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外侧安装有齿条并与齿轮啮合,从而使齿轮带动升降杆上下运动。优选的,所述摇杆与固定框之间安装有轴承,减少摇杆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高度相等,并处于一条水平线上,防止转动时,外侧的皮带与从动轮及主动轮的外侧产生摩擦损坏皮带。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直径小于固定杆的直径,使得升降杆在固定杆内侧升降。同时为了控制施工误差,保证施工质量,确保结构安全,先根据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特提出一种方正度测量方法(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其中:1)合格标准:[0,5]mm;2)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仪;3)测量方法:①每套房同层内必须设置一条方正控制基准线(尽量通长设置,降低引测误差),且同一套房同层内的各测区(即各房间)必须采用此方正控制基准线,然后以此为基准,引测至各测区(即各房间);②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③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④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正控制线);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如该套房无方正基准线或偏差超过μ=5mm/2m,则该套房内所有测区的实测值均按不合格计,并统一记录为“50mm”;其中,所选2套房中方正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如附图3和4所示)。4)确定方正度误差控制范围,五层(层高为≤3m)竖向构件在构件中心线对轴线位置允许偏差为≤15mm(如附图5所示)。(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通过电机的运行,底部的输出轴转动将带动底端固定连接的主动轮转动,而主动轮的转动将通过外接活动连接皮带带动从动轮的转动,从动轮转动带动顶部的传动杆转动,进一步使得传动杆顶端的激光头转动,从而使得使用时在房屋内显现出一条水平线。2、该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通过转动摇杆,从而使得摇杆末端的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升降杆外侧的齿条啮合,使得齿轮转动时升降杆在固定杆的内侧上下滑动,而通过旋转固定螺丝,使得可以将升降杆固定在预定位置,从而达到调节角度的目的。3、该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有效的控制施工误差,保证施工质量,确保结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方正基准线划定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方正度测量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方正度误差控制范示意围。图中:1-底座、2-支撑杆、3-从动轮、4-主框、5-保护罩、6-激光头、7-轴套、8-电机、9-支撑架、10-输出轴、11-主动轮、12-支撑板、13-固定框、14-摇杆、15-传动杆、16-齿轮、17-升降杆、18-固定杆、19-皮带、20-固定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宽度大于主框4的宽度,使得达到支撑板12支撑主框4的作用,支撑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框4,主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5,主框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支撑架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输出轴10,输出轴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1,主动轮11与从动轮3高度相等,并处于一条水平线上,防止转动时,外侧的皮带19与从动轮3及主动轮11的外侧产生摩擦损坏皮带,主动轮11的外侧通过皮带19活动连接有从动轮3,从动轮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5,传动杆1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轴套7,传动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激光头6,激光头6的直径小于保护罩5的直径,使激光头6在保护罩5内转动,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3,固定框1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摇杆14,摇杆14与固定框13之间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框(4),所述主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5),主框(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输出轴(10),所述输出轴(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1),所述主动轮(11)的外侧通过皮带(19)活动连接有从动轮(3),所述从动轮(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5),所述传动杆(1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轴套(7),所述传动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激光头(6),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3),所述固定框(1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摇杆(14),所述摇杆(1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6),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升降杆(17),所述升降杆(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螺丝(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安装方正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框(4),所述主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5),主框(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输出轴(10),所述输出轴(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1),所述主动轮(11)的外侧通过皮带(19)活动连接有从动轮(3),所述从动轮(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5),所述传动杆(1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轴套(7),所述传动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激光头(6),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3),所述固定框(13)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摇杆(14),所述摇杆(1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6),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升降杆(17),所述升降杆(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晖陈荣亮秦炜炜黄赞宏赵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三木和森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