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6033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包括锅炉风箱,锅炉风箱通过隔板分为若干分区,其中,各分区的入口均连通有热二次风通道,各分区的出口处均设置有风门,各热二次风通道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风量调节挡板,炉膛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检测各氧量测点处氧气含量的检测器,其中,一个分区至少正对一个检测器,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W火焰锅炉大风箱结构易出现的风量分配不均问题。

A kind of air distribution and regulation system for W-flame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
本技术属于W火焰锅炉燃烧领域,涉及一种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W火焰锅炉拱上风(C风)和托底风(F风)均采用大风箱结构,通过小风门调整风量的分配。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加,风箱尺寸和小风门数量也随之增加,受小风门控制精度和氧量测点分布较少的影响,存在调整小风门开度不能有效控制炉内氧量分布的情况,易导致炉膛局部地方出现缺氧现象,影响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同时,随着近年燃煤机组深度调峰项目的开展,锅炉在30%负荷下随着送风量的降低,风箱差压过低,二次风量分配不均可能导致锅炉燃烧不稳定,对低负荷下锅炉运行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对W型火焰锅炉现有的大风箱进行结构优化,增加风量分配系统和与之相对应的氧量测量系统,解决W火焰锅炉大风箱结构易出现风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W火焰锅炉大风箱结构易出现的风量分配不均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包括锅炉风箱,锅炉风箱通过隔板分为若干分区,其中,各分区的入口均连通有热二次风通道,各分区的出口处均设置有风门,各热二次风通道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风量调节挡板,炉膛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检测各氧量测点处氧气含量的检测器,其中,一个分区至少正对一个检测器。所述锅炉风箱为拱上风风箱或托底风风箱。所述分区的数目为五个,热二次风通道的数目为六个,各分区从左到右依次分布,且第一个分区与第一个热二次风通道相连通,第二个分区与第二个热二次风通道相连通,第三个分区与第三热二次风通道及第四热二次风通道相连通,第四个分区与第五热二次风通道相连通,第五个分区与第六热二次风通道相连通。第一个分区所对应检测器的数目、第二个分区所对应检测器的数目、第四个分区所对应检测器的数目及第五个分区所对应检测器的数目均为一个;第三个分区所对应检测器的数目为两个。还包括空预器出口热二次风管道,各热二次风通道的入口均与空预器出口热二次风管道相连通。空预器出口热二次风管道还连通有燃尽风风箱。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在具体操作时,通过隔板将锅炉风箱分为若干分区,并检测器检测各分区对应的氧量测点处氧气含量,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各分区对应的风量调节挡板及风门的开度实现各分区风量的独立调节,从而达到根据燃烧需求精准配风的目的,以减小锅炉运行时沿宽度方向的氧量偏差。同时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可以关闭部分没有投运火嘴所在分区的风门,从而提高投运火嘴部分风箱的压力,保证投运火嘴对应二次风喷口能够有效的组织燃烧,增强锅炉在低负荷下燃烧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氧量测点在炉膛高度方向的分布图。其中,1为检测器、2为风门、3为热二次风通道、4为风量调节挡板、5为空预器出口热二次风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所述的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包括锅炉风箱,锅炉风箱通过隔板分为若干分区,其中,各分区的入口均连通有热二次风通道3,各分区的出口处均设置有风门2,各热二次风通道3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风量调节挡板4,炉膛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检测各氧量测点处氧气含量的检测器1,其中,一个分区至少正对一个检测器1;所述锅炉风箱为拱上风风箱或托底风风箱。本技术还包括空预器出口热二次风管道5,各热二次风通道3的入口均与空预器出口热二次风管道5相连通;空预器出口热二次风管道5还连通有燃尽风风箱。实施例一参考图1,所述锅炉风箱为拱上风风箱,所述分区的数目为五个,热二次风通道3的数目为六个,各分区从左到右依次分布,且第一个分区与第一个热二次风通道3相连通,第二个分区与第二个热二次风通道3相连通,第三个分区与第三热二次风通道3及第四热二次风通道3相连通,第四个分区与第五热二次风通道3相连通,第五个分区与第六热二次风通道3相连通;第一个分区所对应检测器1的数目、第二个分区所对应检测器1的数目、第四个分区所对应检测器1的数目及第五个分区所对应检测器1的数目均为一个;第三个分区所对应检测器1的数目为两个。通过隔板将拱上风风箱分隔成5个分区,即Ⅰ分区、Ⅱ分区、Ⅲ分区、Ⅳ分区及Ⅴ分区,六个热二次风通道3分为对应1号热二次风通道3、2号热二次风通道3、3号热二次风通道3、4号热二次风通道3、5号热二次风通道3及6号热二次风通道3,氧量测点在高度方向上的布置位置如图2所示。设定单个氧量测点测量值允许与所有氧量测点测量值的平均值之间的偏差范围为±0.3%,例如,任一氧测量点的测量值偏低时,则先增大该氧量测点所对应的风量调节挡板4及风门2的开度,当该氧量测点所对应风量调节挡板4及风门2的开度调节至最大时,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则逐渐减小测量值较高的氧量测点所对应风量调节挡板4及风门2的开度,直至各氧量测点的测量值均符合要求为止。例如,当第一个氧量测点的测量值偏低时,则先增大Ⅰ分区出口处风门2的开度以及1号热二次风通道3入口处风量调节挡板4的开度,当Ⅰ分区出口处风门2的开度以及1号热二次风通道3入口处风量调节挡板4的开度调节至最大时,仍然不满足要求,此时,第二个氧量测点的测量值最高,则优先减少Ⅱ分区出口处风门2的开度以及2号热二次风通道3入口处风量调节挡板4的开度;反之,当第一个氧量测点的测量值偏高时,则先减小Ⅰ分区出口处风门2的开度以及1号热二次风通道3入口处风量调节挡板4的开度,当Ⅰ分区出口处风门2的开度以及1号热二次风通道3入口处风量调节挡板4的开度调节至预设最小时,仍然不满足要求,此时,第二个氧量测点的测量值最小,则优先增大Ⅱ分区出口处风门2的开度以及2号热二次风通道3入口处风量调节挡板4的开度;当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若Ⅰ分区内没有火嘴投运,可将Ⅰ分区出口处风门2的开度调节至最小,以提高其他有火嘴投运区域的风箱差压,以促进组织燃烧,进而提高锅炉低负荷运行的稳定性,其他分区没有火嘴投运时,调节方法和上述一致。上述过程以Ⅰ分区氧量偏离设定为例,对风门2及风量调节挡板4的调节过程进行了描述;Ⅱ分区、Ⅲ分区、Ⅳ分区及Ⅴ分区氧量出现偏差时,对应风门2及风量调节挡板4的调节过程与上述过程一致,锅炉实际运行过程中,托底风风箱(F风箱)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控制调节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风箱,锅炉风箱通过隔板分为若干分区,其中,各分区的入口均连通有热二次风通道(3),各分区的出口处均设置有风门(2),各热二次风通道(3)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风量调节挡板(4),炉膛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检测各氧量测点处氧气含量的检测器(1),其中,一个分区至少正对一个检测器(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风箱,锅炉风箱通过隔板分为若干分区,其中,各分区的入口均连通有热二次风通道(3),各分区的出口处均设置有风门(2),各热二次风通道(3)的入口处均设置有风量调节挡板(4),炉膛内设置有若干用于检测各氧量测点处氧气含量的检测器(1),其中,一个分区至少正对一个检测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风箱为拱上风风箱或托底风风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火焰锅炉风量分配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的数目为五个,热二次风通道(3)的数目为六个,各分区从左到右依次分布,且第一个分区与第一个热二次风通道(3)相连通,第二个分区与第二个热二次风通道(3)相连通,第三个分区与第三热二次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汭珅周科苏林张勇王军冯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