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及其快速装载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597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及其快速装载方法,所述系统包含有集装器和装载组件;所述集装器设置于装载组件上;所述集装器本体(1)内安装有至少一组翻转隔板组件(2),所述翻转隔板组件(2)包含有左右两块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安装于集装器本体(1)的内壁上,两块固定板(2.1)之间铰接有一翻转板(2.2),翻转气缸(2.3)的气缸座铰接于集装器本体(1)的内壁上,翻转气缸(2.3)的活塞杆与翻转板(2.2)相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及其快速装载方法,其能够为货物提供分层装载能力且装载效率高、安全性能好。

Container system for rail transit and its fast load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及其快速装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器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上的集装器系统及其快速装载进入列车车厢内的方法,属于轨道交通

技术介绍
目前,轨道交通运输是最为重要的物流运输途径,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集装器对货物进行分类,从而提高装载及后续分拣的效率;但是常规的集装器仅仅是采用了外形与轨道车辆相匹配的箱体结构,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不高,尤其是对于一些承压能力较差的货物,在集装器堆积容易造成下层货物的受压损坏,为此,亟需一种能够更为上述问题的集装器;同时,常规的集装器采用吊装的方式,费时费力,而且有企业为集装器增加了万向轮使得其具有行走能力,但是增加万向轮后又会使得集装器在随轨道车辆的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容易造成危险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及其快速装载方法,其能够为货物提供分层装载能力且装载方便、效率高、安全性能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所述系统包含有集装器和装载组件;所述集装器设置于装载组件上;所述装载组件包含有搁置于车厢底板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为一中空结构,所述底座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底座的中空腔体内水平设置有一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多个螺孔,该升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万向支撑轮,多个万向支撑轮分别位于多个圆形通孔的正下方,且万向支撑轮的直径小于圆形通孔的孔径,所述底座的中空腔体内或底座外设置有一马达减速器总成,该马达减速器总成的多根驱动轴水平插置于底座的中空腔体内,所述驱动轴位于底座中空腔体内的一端上套装有多个主动锥齿轮,且驱动轴的末端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底座的内侧壁上,所述底座的中空腔体内竖向设置有多根竖轴,所述竖轴的底部通过轴承座固定与底座的底部,所述竖轴的上部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构成螺杆段,且该螺杆段旋置于上述升降板的螺孔内,且竖轴上套装有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集装器本体内安装有至少一组翻转隔板组件,所述翻转隔板组件包含有左右两块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于集装器本体的内壁上,两块固定板之间铰接有一翻转板,翻转气缸的气缸座铰接于集装器本体的内壁上,翻转气缸的活塞杆与翻转板相铰接;所述集装器本体的正面安装有卷帘门组件,所述卷帘门组件包含有箱体、转动轴和帘布,所述集装器本体的正面箱门的左右两侧壁上均竖向安装有导向槽,所述箱体安装于集装器本体的内壁顶部,且箱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狭缝,所述箱体内穿接有一转动轴,安装于集装器本体内壁顶部的电机驱动转动轴旋转,所述转动轴上卷绕有帘布,所述帘布穿过箱体的狭缝,且帘布的两侧分别位于两条导向槽内。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所述翻转板的底面左右两端设置有卡紧块,所述卡紧块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凹槽,每一块固定板的侧壁上均安装有两组相对设置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含有固定安装于固定板上的桶体,所述桶体的开口端安装有堵头,所述桶体内安装有移动块和弹簧,弹簧位于堵头和移动块之间,所述桶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横向设置的连接柱活动穿接于通孔内,且连接柱位于桶体内的一端与移动块相连接,连接柱位于桶体外的一端上连接有球冠,两组锁紧件的球冠分别嵌置于卡紧块的前后凹槽内。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所述移动块为一圆柱形结构,且移动块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孔径。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所述帘布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一卡条,且卡条的两端分别套装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滚动设置于导向槽内。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所述导向槽的顶部槽壁上安装有限位块。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的装载方法,所述装载方法的步骤为:步骤一、装载组件安装于轨道车辆的车厢底板上;步骤二、启动马达减速器总成驱动升降板上升,使得万向支撑轮的最顶部穿过圆形通孔;步骤三、叉车的插入插孔内将集装器本体抬升至车厢的入口处,此时安装于车厢入口处顶部的读卡器读取RFID芯片,记录相应的货物信息;步骤四、推动集装器本体,此时集装器本体的基座滚动行走于万向支撑轮上,将集装器本体推入车厢最内部后,利用集装器本体两侧的锁紧机构通过缆索将集装器本体系于车辆侧壁上;步骤五、返回步骤三直至将所有集装器本体装入车辆内;步骤六、马达减速器总成驱动升降板带动万向支撑轮下降,从而使得基座平稳搁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此时增大了摩擦力,保证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集装器本体不会发生位移,提高了安全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翻转隔板组件的设计,将集装器内的装载空间分隔为多个相互独立的空间,从而便于分类装载不同的货物;同时,装载时利用可升降的万向支撑轮使得其推进,从而提高了装载效率,而且当轨道车辆行驶的时候,万向支撑轮下降,从而使得其稳定性能到了保障,提高了其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中集装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中的翻转隔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中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中的卷帘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中的装载组件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中的装载组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其中:基座101、插孔102;底座201、圆形通孔202、升降板203、马达减速器总成204、竖轴205、万向支撑轮206;驱动轴204.1、主动锥齿轮204.2;螺杆段205.1、从动锥齿轮205.2;集装器本体1、翻转隔板组件2、卷帘门组件3;导向槽1.1、RFID芯片1.2、锁紧机构1.3;固定板2.1、翻转板2.2、翻转气缸2.3、卡紧块2.4、锁紧件2.5;桶体2.5.1、通孔2.5.2、移动块2.5.3、连接柱2.5.4、球冠2.5.5、堵头2.5.6、弹簧2.5.7;箱体3.1、转动轴3.2、帘布3.3。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6,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所述系统包含有集装器和装载组件;所述集装器设置于装载组件上;所述装载组件包含有搁置于车厢底板上的底座201,所述底座201为一中空结构,所述底座201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202,所述底座201的中空腔体内水平设置有一升降板203,所述升降板203上设置有多个螺孔,该升降板20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万向支撑轮206,多个万向支撑轮206分别位于多个圆形通孔202的正下方,且万向支撑轮206的直径小于圆形通孔202的孔径,所述底座201的中空腔体内或底座201外设置有一马达减速器总成204,该马达减速器总成204的多根驱动轴204.1水平插置于底座201的中空腔体内,所述驱动轴204.1位于底座201中空腔体内的一端上套装有多个主动锥齿轮204.2,且驱动轴204.1的末端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底座20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有集装器和装载组件;所述集装器设置于装载组件上;/n所述装载组件包含有搁置于车厢底板上的底座(201),所述底座(201)为一中空结构,所述底座(201)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202),所述底座(201)的中空腔体内水平设置有一升降板(203),所述升降板(203)上设置有多个螺孔,该升降板(20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万向支撑轮(206),多个万向支撑轮(206)分别位于多个圆形通孔(202)的正下方,且万向支撑轮(206)的直径小于圆形通孔(202)的孔径,所述底座(201)的中空腔体内或底座(201)外设置有一马达减速器总成(204),该马达减速器总成(204)的多根驱动轴(204.1)水平插置于底座(201)的中空腔体内,所述驱动轴(204.1)位于底座(201)中空腔体内的一端上套装有多个主动锥齿轮(204.2),且驱动轴(204.1)的末端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底座(201)的内侧壁上,所述底座(201)的中空腔体内竖向设置有多根竖轴(205),所述竖轴(205)的底部通过轴承座固定与底座(201)的底部,所述竖轴(205)的上部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构成螺杆段(205.1),且该螺杆段(205.1)旋置于上述升降板(203)的螺孔内,且竖轴(205)上套装有与主动锥齿轮(204.2)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205.2);/n所述集装器本体(1)内安装有至少一组翻转隔板组件(2),所述翻转隔板组件(2)包含有左右两块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安装于集装器本体(1)的内壁上,两块固定板(2.1)之间铰接有一翻转板(2.2),翻转气缸(2.3)的气缸座铰接于集装器本体(1)的内壁上,翻转气缸(2.3)的活塞杆与翻转板(2.2)相铰接;/n所述集装器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卷帘门组件(3),所述卷帘门组件(3)包含有箱体(3.1)、转动轴(3.2)和帘布(3.3),所述集装器本体(1)的正面箱门的左右两侧壁上均竖向安装有导向槽(1.1),所述箱体(3.1)安装于集装器本体(1)的内壁顶部,且箱体(3.1)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狭缝,所述箱体(3.1)内穿接有一转动轴(3.2),安装于集装器本体(1)内壁顶部的电机驱动转动轴(3.2)旋转,所述转动轴(3.2)上卷绕有帘布(3.3),所述帘布(3.3)穿过箱体(3.1)的狭缝,且帘布(3.3)的两侧分别位于两条导向槽(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含有集装器和装载组件;所述集装器设置于装载组件上;
所述装载组件包含有搁置于车厢底板上的底座(201),所述底座(201)为一中空结构,所述底座(201)上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202),所述底座(201)的中空腔体内水平设置有一升降板(203),所述升降板(203)上设置有多个螺孔,该升降板(203)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万向支撑轮(206),多个万向支撑轮(206)分别位于多个圆形通孔(202)的正下方,且万向支撑轮(206)的直径小于圆形通孔(202)的孔径,所述底座(201)的中空腔体内或底座(201)外设置有一马达减速器总成(204),该马达减速器总成(204)的多根驱动轴(204.1)水平插置于底座(201)的中空腔体内,所述驱动轴(204.1)位于底座(201)中空腔体内的一端上套装有多个主动锥齿轮(204.2),且驱动轴(204.1)的末端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底座(201)的内侧壁上,所述底座(201)的中空腔体内竖向设置有多根竖轴(205),所述竖轴(205)的底部通过轴承座固定与底座(201)的底部,所述竖轴(205)的上部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构成螺杆段(205.1),且该螺杆段(205.1)旋置于上述升降板(203)的螺孔内,且竖轴(205)上套装有与主动锥齿轮(204.2)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205.2);
所述集装器本体(1)内安装有至少一组翻转隔板组件(2),所述翻转隔板组件(2)包含有左右两块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安装于集装器本体(1)的内壁上,两块固定板(2.1)之间铰接有一翻转板(2.2),翻转气缸(2.3)的气缸座铰接于集装器本体(1)的内壁上,翻转气缸(2.3)的活塞杆与翻转板(2.2)相铰接;
所述集装器本体(1)的正面安装有卷帘门组件(3),所述卷帘门组件(3)包含有箱体(3.1)、转动轴(3.2)和帘布(3.3),所述集装器本体(1)的正面箱门的左右两侧壁上均竖向安装有导向槽(1.1),所述箱体(3.1)安装于集装器本体(1)的内壁顶部,且箱体(3.1)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狭缝,所述箱体(3.1)内穿接有一转动轴(3.2),安装于集装器本体(1)内壁顶部的电机驱动转动轴(3.2)旋转,所述转动轴(3.2)上卷绕有帘布(3.3),所述帘布(3.3)穿过箱体(3.1)的狭缝,且帘布(3.3)的两侧分别位于两条导向槽(1.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轨道交通用集装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2.2)的底面左右两端设置有卡紧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廷刘景山孙海龙黄伟忠陈璟吴小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派交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