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85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挤出机,包括机筒、螺杆、法兰盘以及模具体,螺杆周沿转动抵接于机筒内壁,法兰盘安装于机筒出料口端,模具体的一端与法兰盘端部相互嵌合,法兰盘内部同轴设置有分流锥,分流锥锥面朝向螺杆设置,机筒内壁于法兰盘的一侧可拆安装有一块导流盘,导流盘的端面延其周向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流孔和第二导流孔,导流盘于多个第一导流孔和第二导流孔的出料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物料置换挤出方位的错位导向板,错位导向板与分流锥锥面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溶体流向的置换,使得最终挤出成形后的管材外壁光滑杂质,达到了管材的成品质量提升,不达标率以及废品率均得以降低的效果。

A kind of extru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挤出机。
技术介绍
塑料挤出机主要是由挤压系统、传动系统和加热冷却系统组成的;当挤压系统加热到给定工艺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后,将原料颗粒倾倒至塑料挤出机一端设置的料斗内,使原料颗粒在自重或加料器的推力作用下顺利导入机筒,在后续成型中,原料颗粒需在机筒内完成输送→压实→压缩→熔融塑化→均化呈均匀溶体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挤出机由三段组成,并由螺杆的三段式体现,其中第一段为加料段并靠近于料斗,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物料以一个相对平稳的速率在机筒内传递;第二段为紧跟加料段的压缩段,这段形成了溶体且压力增加,而由加料段到压缩段的过渡既可以是突然的也可以是平缓的;第三段为靠近挤出机出口端的计量段,而它的功能是确保导出挤出机的物质是均匀的一致的,使物料有足够的滞留时间。螺杆在长时间使用后,常因高温料与低温料的频繁转换生产、螺杆电镀层脱落、生产防火料PBT料PC料等因素,导致螺杆周边外延与机筒内壁会出现碳化现象,形成杂质,挤出成形后的管材表面则会粘附有凹凸不平的黑色杂质条纹,影响外观,最终导致质量检测不达标,因此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挤出机,具有可避免杂质外露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挤出机,包括机筒、螺杆、法兰盘以及模具体,所述螺杆周沿转动抵接于所述机筒内壁,所述法兰盘安装于所述机筒出料口端,所述模具体的一端与所述法兰盘端部相互嵌合,所述法兰盘内部同轴设置有分流锥,所述分流锥锥面朝向所述螺杆设置,所述机筒内壁于所述法兰盘的一侧可拆安装有一块导流盘,所述导流盘的端面延其周向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流孔和第二导流孔。所述导流盘于多个所述第一导流孔和所述第二导流孔的出料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物料置换挤出方位的错位导向板,所述错位导向板与所述分流锥锥面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原料颗粒添加至挤出机机筒后,启动挤出机带动螺杆在机筒内转动的同时输送原料,物料通过间隔式加热熔融塑化成溶体,传递至机筒另一侧的端口存积,存积的溶体逐渐自导流盘的第一导流孔和第二导流孔导出,靠近机筒内壁的第一导流孔将连带有碳化杂质的溶体朝向导向板轴心处挤出,并延错位导向板内壁移动;而靠近于螺杆轴线处的溶体通过第二导流孔朝向导向板外延挤出,并延错位导向板外壁移动。通过上述导流板导流,实现了溶体流向的置换,使得碳化杂质位于管材内径中心处不会对管材的使用造成任何影响,且最终挤出成形后的管材外壁光滑、整洁、无杂质,从而管材的成品质量得以提升且不达标率、废品率降低。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个所述第一导流孔和所述第二导流孔靠近于所述分流锥的一端沿其轴线延伸固设有导管,多根所述导管端部均固定穿设于所述错位导向板的周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管的一端与第一导流孔或第二导流孔相连,而另一端则固定穿过错位导向板,使溶体的流向更具有导向性,管材成型的推进效率得以保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盘的中心处水平贯通开设有多个直流孔,所述导流盘于多个所述直流孔的出料端还垂直设置有直流导向板,且所述直流导向板位于所述分流锥与所述错位导向板中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流孔将溶体沿着直流导向板挤出后,直接延分流锥锥面与直流导板板挤出即可,且直流孔溶体将直接成为成型管材靠近其内壁的部分,错位导向板于直流导向板的区域分隔与孔相互对应,整齐有序,确保导流板的加设不对管材的挤出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直流导向板包括直管段和扩径段,所述直管段的一端与所述导流盘的端面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直流孔均位于所述直管段口径内,所述扩径段呈喇叭状设置并与所述分流锥锥面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径段的形状逐渐与分流锥锥面弧度保持一直,使管材的形状能够在挤压中逐步成型。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个所述第一导流孔倾斜开设于所述导流盘的端面上并沿所述导流盘周向等间隔排布,所述第一导流孔内壁均与所述导流盘周侧相切,所述第一导流孔朝向所述分流锥的一侧靠近于所述导流盘的轴线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导流孔的周沿与机筒的内壁保持相切,可确保贴近于机筒内壁含有杂质的溶体在传输时直接进入第一导流孔,可避免杂质在机体出料端口存积时杂质与溶体混合。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导流孔与所述第一导流孔倾斜方向相对,所述第二导流孔于所述导流盘的径长小于所述第一导流孔,且每两个所述第一导流孔与所述第二导流孔错位间隔设置。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扩径段与所述错位导向板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处于同一平面上并与所述导流盘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错位导向板、直流导向板与分流锥三者之间的间隙将溶体分隔为三个区域,且每个区域容积与相对应导流孔的孔数与孔径相适配,使溶体在同步匀速挤压时,各区域内的物料可汇集至一处同步挤出,协调性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模具体包括口模和芯模,所述芯模同轴设置于所述分流锥的端面上,所述口模与所述法兰盘之间设置有机头体,所述机头体内壁与所述芯模周壁形成挤压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流孔、第一导流孔以及第二导流孔的孔数与孔径均相等,使挤压时每一分流区域的溶体容量均等,并在同步汇入挤压腔内后,内径与外径大小逐渐减小将溶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挤压,使得管材在成型后不会形成隔层,密度得以保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挤压腔的口径小于所述分流锥直径且其一端与所述口模和所述芯模的间隙处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锥与芯模相连且两者周侧紧密贴合,溶体通过时顺滑无阻碍,可避免卡料堵料。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第一导流孔将连带有碳化杂质的溶体朝向导向板轴心处挤出,而靠近于螺杆轴线处的溶体通过第二导流孔朝向导向板外延挤出,实现了溶体流向的置换,使得最终挤出成形后的管材外壁光滑杂质,从而管材的成品质量提升,不达标率以及废品率均得以降低。2.第一导流孔的周沿与机筒的内壁保持相切,可确保贴近于机筒内壁含有杂质的溶体在传输时直接进入第一导流孔,确保含带杂质的溶体不相互混合,达到较好的分离换位的效果;3.错位导向板、直流导向板与分流锥三者之间的间隙将溶体分隔为三个区域,且每个区域容积与相对应导流孔的孔数与孔径相适配,使溶体同步汇入挤压腔内挤出,使溶体的导向性协调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除去机筒和螺杆的爆炸图;图5主要示出了导向盘、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直流孔、分流锥、错位导向板和直流导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筒;2、螺杆;3、法兰盘;4、模具体;41、口模;42、芯模;5、分流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出机,包括:机筒(1)、螺杆(2)、法兰盘(3)以及模具体(4),所述螺杆(2)周沿转动抵接于所述机筒(1)内壁,所述法兰盘(3)安装于所述机筒(1)出料口端,所述模具体(4)的一端与所述法兰盘(3)端部相互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3)内部同轴设置有分流锥(5),所述分流锥(5)锥面朝向所述螺杆(2)设置,所述机筒(1)内壁于所述法兰盘(3)的一侧可拆安装有一块导流盘,所述导流盘的端面延其周向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流孔(7)和第二导流孔(8);/n所述导流盘于多个所述第一导流孔(7)和所述第二导流孔(8)的出料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物料置换挤出方位的错位导向板(9),所述错位导向板(9)与所述分流锥(5)锥面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出机,包括:机筒(1)、螺杆(2)、法兰盘(3)以及模具体(4),所述螺杆(2)周沿转动抵接于所述机筒(1)内壁,所述法兰盘(3)安装于所述机筒(1)出料口端,所述模具体(4)的一端与所述法兰盘(3)端部相互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3)内部同轴设置有分流锥(5),所述分流锥(5)锥面朝向所述螺杆(2)设置,所述机筒(1)内壁于所述法兰盘(3)的一侧可拆安装有一块导流盘,所述导流盘的端面延其周向贯通开设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第一导流孔(7)和第二导流孔(8);
所述导流盘于多个所述第一导流孔(7)和所述第二导流孔(8)的出料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引导物料置换挤出方位的错位导向板(9),所述错位导向板(9)与所述分流锥(5)锥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出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导流孔(7)和所述第二导流孔(8)靠近于所述分流锥(5)的一端沿其轴线延伸固设有导管(10),多根所述导管(10)端部均固定穿设于所述错位导向板(9)的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的中心处水平贯通开设有多个直流孔(11),所述导流盘于多个所述直流孔(11)的出料端还垂直设置有直流导向板(12),且所述直流导向板(12)位于所述分流锥(5)与所述错位导向板(9)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导向板(12)包括直管段(21)和扩径段(22),所述直管段(2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幼兵谢太平李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亚联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