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离心铸管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70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离心铸管切割机,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切割装置和除尘装置,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切割机构和支架,切割机构对称的设有两组,切割机构包括切割臂和用于控制切割臂动作的阻尼气缸、进给气缸以及单向快速气缸和切割臂,切割臂前端上固定有切割电机,用于带动设置于切割臂前段的切割头,工作平台上设置有铸管托轮和铸管对正装置;除尘装置包括上部固定箱体和下部箱体,上部固定箱体上设置除尘管道,除尘管道的两侧设有提升气缸,下部箱体的两端设有与提升气缸连接的除尘罩,除尘罩与除尘管道通过软管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稳定,加工失误率低,切割端口精确光滑,能够及时有效完成除尘净化。

A fully automatic centrifugal pipe cu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离心铸管切割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心铸管后续加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离心铸管切割机。
技术介绍
铸造行业是我国的传统重工业之一,尤其是离心铸造领域,近些年受到房地产和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的良性刺激得以在产业结构和产品技术含量上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和长足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对进一步控制成本的必要,还有日益严格的环保指标。这里我们将注意力放在离心铸管成型后的第一道加工工序,“切割”。传统的铸管切割机多数都会有结构单薄,自动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切割端面毛刺较多,粉尘处理不及时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稳定,加工失误率低,切割端口精确光滑,能够及时有效完成除尘净化的全自动离心铸管切割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程度较低,产品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高,加工效率不足,加工过程故障率高、切口端面毛刺多,粉尘处理不及时等缺陷。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离心铸管切割机,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切割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切割装置和除尘装置进行工作,所述除尘装置平行设置于切割装置的后方;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切割机构、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方的支架,所述切割机构设有两组,对称的设置在支架两端,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臂和用于控制切割臂动作的阻尼气缸、进给气缸以及单向快速气缸和切割臂,所述切割臂前端上固定有切割电机,用于带动设置于切割臂前段的切割头,所述切割臂的尾端上方设置有控制切割臂完成切割动作的阻尼气缸、进给气缸以及单向快速气缸,所述阻尼气缸、进给气缸以及单向快速气缸的一端均固定在支架顶部,所述阻尼气缸与进给气缸长度相同,并列设置于切割臂尾端靠近切割头位置,所述单向快速气缸行程较短处于切割臂尾端远离切割头位置,所述进给气缸的两端设有电磁感应开关,能够由行程的变化同步控制切割电机的启动和关闭;所述支架顶部还设置有两个切割限位板,且两个切割限位板对称位于阻尼气缸靠近支架侧壁的一侧,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铸管托轮和铸管对正装置,所述铸管对正装置对称的设有两组,所述铸管托轮设置在两铸管对正装置内侧,且对称的设有两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包括上部固定箱体和下部箱体,所述上部固定箱体上设置除尘管道,所述除尘管道的两侧均设有提升气缸,所述下部箱体的两端均设有除尘罩,所述除尘罩与除尘管道通过软管相连接,所述提升气缸与设置在同侧的除尘罩连接,所述下部箱体在提升气缸收缩时向上升起,方便完成切割的铸管输出转运向下一道工序;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阻尼气缸、进给气缸、电磁感应开关、单向快速气缸、切割电机以及提升气缸连接。较佳的,所述铸管对正装置包括顶推气缸和T形顶推板,所述顶推气缸和T形顶推板连接,控制顶推板沿水平方向移动,两组铸管对正装置的T形顶推板相对设置,在两相对设置的T形顶推板的顶推动作下使得待切铸管就位。较佳的,每组铸管托轮均包括两个相切的滚轮,且滚轮均连接电机,两组铸管托轮在两侧铸管对正装置完成顶推动作使得待切铸管就位后,开始带动铸管缓速转动。较佳的,所述阻尼气缸的内部设有单向阀,使得该阻尼气缸的阻尼作用在气缸拉伸进行切割动作时有效,完成切割后的收缩则相对平顺快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铸管切割工序时,铸管进入待切割工位经由铸管对正装置顶推后校正位置,处于待切割状态。随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单向快速气缸和进给气缸动作,两组切割头受单向快速气缸作用向待切铸管伸出,当进给气缸的活塞离开尾端的一刻电磁感应开关发出信号,控制器接收到电磁感应开关的信号后控制切割电机启动,开始转动,同时,切割电机带动设置于切割臂前段的切割头同步转动。单向快速气缸会在切割臂伸出动作的前半段进行作用,使其快速与待切铸管接触,大大提高了切管工序的效率。此后,单向快速气缸的行程到达尽头与切割臂脱离,控制器控制阻尼气缸开始发挥作用,使得切割动作整体平稳均匀保证切管质量。切割头进行切割动作的同时,处于切割头后方的除尘罩将切管产生的涂料粉尘和金属碎屑连同空气一齐抽入除尘管道,保证工作环境的清洁。切割动作完成后,控制器控制进给气缸带动切割臂收回,后侧设置有除尘罩的下部箱体受到除尘罩提升气缸的作用向上升起,完成切割的铸管由此输送进入向下一道工序。本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稳定,加工失误率低,切割端口精确光滑,能够及时有效完成除尘净化,可有效提高传统现有铸管设备的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改善离心铸管后续加工工位的现场环境。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切割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全自动离心铸管切割机,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画出)、与控制器连接的切割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切割装置和除尘装置进行工作,所述除尘装置平行设置于切割装置的后方;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切割机构、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方的支架2,所述切割机构设有两组,对称的设置在支架2两端,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臂8和用于控制切割臂8动作的阻尼气缸3、进给气缸4以及单向快速气缸5和切割臂8,所述切割臂8前端上固定有切割电机6,用于带动设置于切割臂8前段的切割头7,所述切割臂8的尾端上方设置有控制切割臂8完成切割动作的阻尼气缸3、进给气缸4以及单向快速气缸5,所述阻尼气缸3、进给气缸4以及单向快速气缸5的一端均固定在支架2顶部,所述阻尼气缸3与进给气缸4长度相同,并列设置于切割臂8尾端靠近切割头7位置,所述单向快速气缸行程较短处于切割臂8尾端远离切割头7位置,所述进给气缸4的两端设有电磁感应开关(图中未画出),能够由行程的变化同步控制切割电机6的启动和关闭;所述支架2顶部还设置有两个切割限位板9,且两个切割限位板9对称位于阻尼气缸3靠近支架2侧壁的一侧,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铸管托轮10和铸管对正装置11,所述铸管对正装置11对称的设有两组,所述铸管托轮10设置在两铸管对正装置11内侧,且对称的设有两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包括上部固定箱体12和下部箱体13,所述上部固定箱体12上设置除尘管道14,所述除尘管道14的两侧均设有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离心铸管切割机,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切割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平行设置于切割装置的后方,其特征在于:/n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控制器、工作平台、切割机构、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方的支架,所述切割机构设有两组,对称的设置在支架两端,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臂和用于控制切割臂动作的阻尼气缸、进给气缸以及单向快速气缸和切割臂,所述切割臂前端上固定有切割电机,用于带动设置于切割臂前段的切割头,所述切割臂的尾端上方设置有控制切割臂完成切割动作的阻尼气缸、进给气缸以及单向快速气缸,所述阻尼气缸、进给气缸以及单向快速气缸的一端均固定在支架顶部,所述阻尼气缸与进给气缸长度相同,并列设置于切割臂尾端靠近切割头位置,所述单向快速气缸行程较短处于切割臂尾端远离切割头位置,所述进给气缸的两端设有电磁感应开关,能够由行程的变化同步控制切割电机的启动和关闭;所述支架顶部还设置有两个切割限位板,且两个切割限位板对称位于阻尼气缸靠近支架侧壁的一侧,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铸管托轮和铸管对正装置,所述铸管对正装置对称的设有两组,所述铸管托轮设置在两铸管对正装置内侧,且对称的设有两组;/n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包括上部固定箱体和下部箱体,所述上部固定箱体上设置除尘管道,所述除尘管道的两侧均设有提升气缸,所述下部箱体的两端均设有除尘罩,所述除尘罩与除尘管道通过软管相连接,所述提升气缸与设置在同侧的除尘罩连接,所述下部箱体在提升气缸收缩时向上升起,方便完成切割的铸管输出转运向下一道工序;/n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阻尼气缸、进给气缸、电磁感应开关、单向快速气缸、切割电机以及提升气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离心铸管切割机,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切割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平行设置于切割装置的后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控制器、工作平台、切割机构、设置于工作平台上方的支架,所述切割机构设有两组,对称的设置在支架两端,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臂和用于控制切割臂动作的阻尼气缸、进给气缸以及单向快速气缸和切割臂,所述切割臂前端上固定有切割电机,用于带动设置于切割臂前段的切割头,所述切割臂的尾端上方设置有控制切割臂完成切割动作的阻尼气缸、进给气缸以及单向快速气缸,所述阻尼气缸、进给气缸以及单向快速气缸的一端均固定在支架顶部,所述阻尼气缸与进给气缸长度相同,并列设置于切割臂尾端靠近切割头位置,所述单向快速气缸行程较短处于切割臂尾端远离切割头位置,所述进给气缸的两端设有电磁感应开关,能够由行程的变化同步控制切割电机的启动和关闭;所述支架顶部还设置有两个切割限位板,且两个切割限位板对称位于阻尼气缸靠近支架侧壁的一侧,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铸管托轮和铸管对正装置,所述铸管对正装置对称的设有两组,所述铸管托轮设置在两铸管对正装置内侧,且对称的设有两组;
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分为上下两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庆文原相杰支喜发梁骥孙丽敏
申请(专利权)人:侯马市风雷管模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