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飞翼散热片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570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飞翼散热片的加工方法,其包括将基材的相对两侧表面加工形成根部比顶部厚的凸弧面的齿片的步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加工出的飞翼散热片的齿片的根部较厚顶部较薄,因此飞翼散热片的散热效率较高、齿片与底座的连接强度也较高。

A processing method of double wing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飞翼散热片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翼散热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面飞翼散热片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飞翼散热片是利用特殊的刀具(铲刀)从一块铝板或铜板上,将齿片一片一片地铲出并竖立起来。飞翼散热片突破了常规散热器的厚长比例限制,可制造出密度很高的散热片。采用飞翼工艺制作的散热片的齿片和底座是一体的,不存在任何界面阻抗的问题,散热效果很好。因其具有一次成型,不损耗型材散热性能,达到型材原来散热性能的100%,因而被广泛用于光伏产业,电动汽车、逆变器、通讯产品上等大功率机件的散热。但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在该
中,飞翼散热片的齿片厚度通常都是一致的,因此该飞翼散热片的齿片与底座的连接强度较低。但对于散热片来说,人们是希望齿片根部略厚而顶部略薄,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散热效率,同时也可以使齿片与底座的连接牢固可靠,提高散热片的机械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飞翼散热片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得到齿片根部厚度大于顶部厚度的飞翼散热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双面飞翼散热片的加工方法,包括将基材的相对两侧表面加工形成根部比顶部厚的凸弧面的齿片的步骤。进一步地,通过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加工得到所述散热片;其中,所述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包含对所述基材的相对两测表面进行飞翼铲削形成根部比顶部厚的凸弧面的飞翼机构;所述飞翼机构包括第一摆动飞翼机构和第二摆动飞翼机构;所述第一摆动飞翼机构包括第一旋臂和第一铲削单元,所述第一旋臂与所述第一铲削单元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铲削单元摆动,所述第一旋臂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二摆动飞翼机构包括第二旋臂和第二铲削单元,所述第二旋臂与所述第二铲削单元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铲削单元摆动,所述第二旋臂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旋臂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旋臂上的第一避让孔,以使所述第一铲削单元与第二铲削单元交错布置,基材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其中,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向同一方向运动,带动所述第一铲削单元和第二铲削单元摆动,实现对所述基材的相对两测表面进行飞翼铲削形成根部比顶部厚的凸弧面的飞翼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还包括双面齿条机构、送料机构、第一夹料机构、第二夹料机构、导向机构、动力机构;其中,所述双面齿条机构包括在两面设有齿的第一段和在两面设有齿的第二段,所述双面齿条机构第一段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旋臂啮合,所述双面齿条机构第一段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旋臂啮合;所述送料机构用于使基材在所述第一夹料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料机构之间、所述第一摆动飞翼机构与所述第二摆动飞翼机构之间移动;所述双面齿条机构与所述导向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双面齿条机构连接以使所述双面齿条机构可沿所述导向机构限定的路径运动;所述第一夹料机构包括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一转动顶开单元,所述第一转动顶开单元与所述第双面齿条机构二段的第一面啮合以实现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顶开单元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接触以顶住所述第一夹紧单元,从而使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可压紧或松开所述基材;所述第二夹料机构包括第二夹紧单元和第二转动顶开单元,所述第二转动顶开单元与所述双面齿条机构第二段的第二面啮合以实现转动,所述第二转动顶开单元与所述第二夹紧单元接触以顶住所述第二夹紧单元,从而使所述第二夹紧单元可压紧或松开所述基材;所述双面齿条机构可使所述第一夹料机构和所述第二夹料机构夹紧所述基材后,所述第一摆动飞翼机构和所述第二摆动飞翼机构对所述基材进行飞翼。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臂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旋臂的一端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避让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上,所述第二避让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弯折部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均朝向基材来料方向弯折形成V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铲削单元和所述第二铲削单元均包括刀具、刀具座和锁紧部件,所述刀具设置在所述刀具座上,所述锁紧部件与所述刀具座连接以锁紧所述刀具。进一步地,所述刀具座上设有缺口,所述刀具放置在所述缺口中;优选地,所述刀具的侧面与所述刀具座的表面形成上大下小的凹槽,所述锁紧部件设置在所述凹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和所述第二夹紧单元的表面上均设有用于与所述基材的表面接触的凹凸部;优选地,所述凹凸部为齿。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送料,送料机构使基材分别进入第一夹料机构、第二夹料机构与飞翼机构内部;夹紧,所述第一夹料机构、第二夹料机构夹紧固定基材;飞翼,飞翼机构分别对基材的两侧表面进行飞翼铲削;退刀。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退刀后进料的步骤,采用所述第一夹料机构、第二夹料机构松开基材,所述送料机构向前送料,使基材上加工完成的部分离开所述飞翼机构,未加工的部分进入所述飞翼机构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中,使用的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的第一旋臂、第二旋臂上的第一铲削单元和第二铲削单元交错设置,第一旋臂、第二旋臂的旋转轴线分别与第一铲削单元、第二铲削单元位于基材的相对两侧面。第一铲削单元与第二铲削单元分别在基材的两侧表面加工出凸弧面的齿片,凸弧面齿片的根部较厚、顶部较薄,根据热力学肋壁传热原理,此种结构能提高热传导效率,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加工出的飞翼散热片的散热效率较高。同时由于齿片的根部较厚,齿片与底座的连接强度也较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的双面齿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偏心转动轴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的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的第三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的第四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的第五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的第六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考图1至图11,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飞翼散热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基材的相对两侧表面加工形成根部比顶部厚的凸弧面的齿片的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飞翼散热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基材的相对两侧表面加工形成根部比顶部厚的凸弧面的齿片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加工得到所述散热片;其中,所述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包含对所述基材的相对两测表面进行飞翼铲削形成根部比顶部厚的凸弧面的飞翼机构;
所述飞翼机构包括第一摆动飞翼机构和第二摆动飞翼机构;
所述第一摆动飞翼机构包括第一旋臂和第一铲削单元,所述第一旋臂与所述第一铲削单元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铲削单元摆动,所述第一旋臂上设有第一避让孔;
所述第二摆动飞翼机构包括第二旋臂和第二铲削单元,所述第二旋臂与所述第二铲削单元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铲削单元摆动,所述第二旋臂上设有第二避让孔;
所述第二旋臂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旋臂上的第一避让孔,以使所述第一铲削单元与第二铲削单元交错布置,基材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和第二避让孔;
其中,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向同一方向运动,带动所述第一铲削单元和第二铲削单元摆动,实现对所述基材的相对两测表面进行飞翼铲削形成根部比顶部厚的凸弧面的飞翼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飞翼散热片加工装置还包括双面齿条机构、送料机构、第一夹料机构、第二夹料机构、导向机构、动力机构;
其中,所述双面齿条机构包括在两面设有齿的第一段和在两面设有齿的第二段,所述双面齿条机构第一段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旋臂啮合,所述双面齿条机构第一段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旋臂啮合;
所述送料机构用于使基材在所述第一夹料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料机构之间、所述第一摆动飞翼机构与所述第二摆动飞翼机构之间移动;
所述双面齿条机构与所述导向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双面齿条机构连接以使所述双面齿条机构可沿所述导向机构限定的路径运动;
所述第一夹料机构包括第一夹紧单元和第一转动顶开单元,所述第一转动顶开单元与所述第双面齿条机构二段的第一面啮合以实现转动,所述第一转动顶开单元与所述第一夹紧单元接触以顶住所述第一夹紧单元,从而使所述第一夹紧单元可压紧或松开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全刘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山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