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555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板工程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混凝土柱本体、用于与混凝土柱接触的支承模板以及用于紧固支承模板的紧固单元,还包括设有卡位单元,所述的卡位单元设置在支承模板与紧固单元之间;所述的卡位单元包括限位条和背楞,所述的限位条横向布置,所述的限位条的与支承模板相对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横向阵列布置;所述的背楞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凹槽卡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竖向阵列布置;解决传统做法中背楞无法均匀分布、无法垂直设置,而导致混凝土柱出现成型质量差的问题。

A formwork support system for squar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
本技术涉及模板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中,传统做法需要先进行模板工程后,才可进行浇筑混凝土,最终凝结成型。模板工程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支承模板以及其他部件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支承模板,支撑和固定支承模板的背楞、卡箍等构成支承体系,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现阶段常用做法为使用支承模板紧贴混凝土柱的外侧表面,支承模板的外侧设有若干跟竖直布置的背楞,背楞内侧为紧贴支承模板的外侧,背楞的外侧设有用于挤压背楞的卡箍,通过调节卡箍,施加压力,背楞紧贴支承模板,支承模板紧贴混凝土柱,达到支承效果。上诉做法中,因支承模板与背楞均为独立部件,在使用安装过程中,背楞数量较多,且背楞布置需保持合理间距的要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难达到标准要求,出现背楞的间距过大或者过小,无法均匀分布,背楞的垂直度无法保证,导致施加在支承模板的力分布不均匀,最终导致混凝土柱成型质量差,影响工程质量。在现有领域中,还不存在一种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针对传统做法中背楞无法均匀分布、无法垂直设置,现有技术手段为人工对每根背楞进行手动调节,混凝土柱出现成型质量差,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解决传统做法中背楞无法均匀分布、无法垂直设置,而导致混凝土柱出现成型质量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混凝土柱本体、用于与混凝土柱接触的支承模板以及用于紧固支承模板的紧固单元,还包括设有卡位单元,所述的卡位单元设置在支承模板与紧固单元之间;所述的卡位单元包括限位条和背楞,所述的限位条横向布置,所述的限位条的与支承模板相对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横向阵列布置;所述的背楞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凹槽卡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竖向阵列布置。在上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中,所述的第一凹槽上均设有埋头螺丝孔;所述的限位条的临近支承模板的一侧与支承模板的外侧通过埋头螺丝固定连接。在上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中,所述的第一凹槽的宽度的背楞的宽度为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凹槽的高度与限位条的高度为间隙配合。在上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中,所述的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限位条的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背楞的厚度的三分之一。在上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中,所述的限位条的一端与支承模板的横向一侧为同一竖直平面;所述的限位条的另一端延伸出支承模板的横向另一侧的外侧。在上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中,所述的限位条的一端的延伸长度为一个支承模板的厚度。在上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中,所述的支承模板设有四块,分别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所述的第一模板的左侧与第二模板的内壁右侧顶紧接触;所述的第二模板的左侧与第三模板的内壁右侧顶紧接触;所述的第三模板的左侧与第四模板的内壁右侧顶紧接触;所述的第四模板的左侧与第一模板的内壁右侧顶紧接触。在上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中,所诉的紧固单元设有若干个,所述的紧固单元均为竖向阵列布置;所述的紧固单元包括用于与背楞顶紧接触的钢材、用于穿过钢材的对拉螺杆、用于锁紧钢材的锁紧端盖;所述的钢材分别在混凝土柱的相对两侧对称布置,且处于同一水平高处;所述的钢材的两端分别设有对拉螺杆,所述的对拉螺杆的均为同时穿过布置在混凝土柱两侧的钢材;所述的对拉螺杆的两端均设有用于顶紧钢材的锁紧端盖,所述锁紧端盖与钢材的最外侧顶紧接触。在上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中,所述的支承模板、限位条、背楞的材质均为木质。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卡位单元,使得背楞在使用安装过程中,可以均匀布置同时保证垂直度;通过设置限位条,将限位条固定在支承模板上,使得支承模板具有一个横向限位的效果,背楞与限位条上的第一凹槽进行卡合,限制背楞的摆放,达到了背楞的均匀布置、垂直布置的效果;同时通过在背楞上设置第二凹槽,使得背楞在竖直方向得到限位,获得定位的背楞在使用安装过程中更加快捷,背楞与支承模板的接触面积不变,支承模板仍具有相同的强度。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在第一凹槽中设有埋头螺丝,使得利用埋头螺丝在第一凹槽中实现与支承模板的固定连接,不需要额外增加固定位置,可隐藏连接部位,根据第一凹槽的均匀分布,埋头螺丝也均匀分布,限位条受力均匀,具有良好的固定连接效果;采用沉头螺丝孔的设计,使得螺帽与第一凹槽的底部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背楞在装配过程中,不会受到螺帽的干涉,保证接触面积的最大化。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凹槽的宽度与第二凹槽的高度,使得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是一一对应进行相互卡合的,在同一位置空间上同时对横向与竖向进行限位,具有实用性。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深度,使得限位条与背楞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卡位,从而获得限位定位的效果,同时减少背楞上第二凹槽的侧壁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因卡合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减少对限位条产生一种向下的拉扯力。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条的一端设有延伸,且为一个支承模板的厚度,使得限位条对支承模板也具有定位效果,在支承模板包围组合上提供方便,具有便捷性。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支承模板的包围组合方式,使得支承模板在装配时,可以相互之间快速配合定位,再加上限位条的辅助定位,实现支承模板之间可以快速安装。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单元,钢材直接顶紧背楞,在力的传递下,支承模板压向混凝土柱,钢材对称布置混凝土柱的相对两侧,保持受力平衡,通过对拉螺杆以及锁紧端盖的配合,产生锁紧力将两侧的钢材锁紧,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平衡下,钢材被牢固的固定在背楞上,达到了支承加固的效果。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支承模板、限位条、背楞的材质为木质,使得支承模板、限位条、背楞在强度足够下,减少自身的重量,方便使用安装,降低操作难度,减少部件过重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具有实用性以及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支承模板的包围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支承模板与背楞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背楞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限位条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支承模板;2、背楞;3、紧固单元;4、第一模板;5、第二模板;6、第三模板;7、第四模板;8、限位槽;9、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1、埋头螺丝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混凝土柱本体,用于与混凝土柱接触的支承模板以及用于紧固支承模板的紧固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有卡位单元,所述的卡位单元设置在支承模板与紧固单元之间;/n所述的卡位单元包括限位条和背楞,所述的限位条横向布置,所述的限位条的与支承模板相对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横向阵列布置;/n所述的背楞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凹槽卡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竖向阵列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混凝土柱本体,用于与混凝土柱接触的支承模板以及用于紧固支承模板的紧固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有卡位单元,所述的卡位单元设置在支承模板与紧固单元之间;
所述的卡位单元包括限位条和背楞,所述的限位条横向布置,所述的限位条的与支承模板相对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横向阵列布置;
所述的背楞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凹槽卡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竖向阵列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上均设有埋头螺丝孔;所述的限位条的临近支承模板的一侧与支承模板的外侧通过埋头螺丝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的宽度的背楞的宽度为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凹槽的高度与限位条的高度为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的深度小于限位条的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的第二凹槽的深度小于背楞的厚度的三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柱用的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条的一端与支承模板的横向一侧为同一竖直平面;所述的限位条的另一端延伸出支承模板的横向另一侧的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邦群李秋成郑伟陈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碧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