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高效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54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除尘器,包括除尘箱体、进气口、水平板、转动腔和旋转接头,除尘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水平板固定在进气口上方,且其背离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向下弯折90度的立板,除尘箱体内设有密封吸收液,且立板的底端伸入到密封吸收液内,立板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水平板、立板和密封吸收液将除尘箱体分成两个仅通过第一过滤网连通的腔室,转动腔转动连接在水平板上方的除尘箱体内,且转动腔的底侧设有过滤网袋,其顶侧设有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外连接有从动轮,且其端部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二出气管相连,除尘箱体上还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连有主动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大大降低粉尘粘附速度,且能够实时将粘附的粉尘清离。

A kind of energy saving and high efficiency dust rem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高效除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是一种节能高效除尘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人们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含尘气体的净化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传统的简单布袋或是滤筒形式的除尘器,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于除尘器高效、稳定、节能的各种要求,且在滤袋的使用过程中,粉尘的粘附积累会造成滤袋过滤性能的降低,且传统使用的脉冲式清尘方式亦是容易造成对于滤袋的点冲击,从而增大滤袋破损的几率,同样影响滤袋的使用寿命。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可大大降低粉尘粘附速度,且能够实时将粘附的粉尘清离的节能高效除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高效除尘器,结构简单,可大大降低粉尘粘附速度,且能够实时将粘附的粉尘清离。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高效除尘器,包括除尘箱体、进气口、水平板、转动腔和旋转接头,除尘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水平板固定在进气口上方的除尘箱体内,且其背离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向下弯折90度的立板,除尘箱体内设有密封吸收液,且立板的底端伸入到密封吸收液内,立板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水平板、立板和密封吸收液将除尘箱体分成两个仅通过第一过滤网连通的腔室,腔室包括与进气口直接连通的第一腔室和与进气口仅通过第一过滤网连通的第二腔室;转动腔转动连接在水平板上方的除尘箱体内,且转动腔的底侧设有与腔内连通的过滤网袋,其顶侧设有与腔内连通的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外连接有从动轮,且其端部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二出气管相连,第二出气管伸出除尘箱体,除尘箱体上还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与从动轮相互啮合的主动轮。优选的,除尘箱体外还设有一连接有循环泵的循环管道,循环管道的一端伸入到密封吸收液内,另一端穿过密封箱体和立板,且与位于进气口上方的中间腔连通,中间腔固定在第一腔室的内壁上,且其底侧设有与中间腔腔内若干喷嘴。优选的,循环管道伸入到密封吸收液一端的端口处设有第二过滤网。优选的,转动腔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滑轨,除尘箱体内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优选的,过滤网袋至少为三组,且均朝向转动腔的下方凸起。优选的,过滤网袋为锥形过滤网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除尘时,从进气口进入的含有粉尘的气体,在第一过滤网的初次粗除尘下进入到第二腔室内,进而通过过滤网袋进行精除尘后,气体通过转动腔的腔内,从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出气,且由于在精除尘时,可同时启动电机,使得转动腔实现转动,从而可降低粉尘对于过滤网袋表面的吸附,亦可将粘附在过滤网袋表面的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下,且由于可启动循环泵,使得密封吸收液可通过循环管道,进入到中间腔内,且通过喷嘴喷出,喷嘴喷出的液体可对于竖直设立在立板上的第一过滤网进行冲刷,亦可对于第一腔室内的进入的气体进行粉尘的初步除尘,实现了除尘器节能高效的除尘目的,且亦可避免粉尘对于第一过滤网和过滤网袋的堵塞,降低除尘器损坏概率,从而延长除尘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中的标记:1为除尘箱体,2为进气口,3为水平板,4为转动腔,5为旋转接头,6为立板,7为第一腔室,8为第二腔室,9为过滤网袋,10为第一过滤网,11为第一出气管,12为从动轮,13为第二出气管,14为主动轮,15为驱动电机,16为循环泵,17为循环管道,18为密封吸收液,19为喷嘴,20为中间腔,21为第二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高效除尘器的结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包括除尘箱体1、进气口2、水平板3、转动腔4和旋转接头5,除尘箱体1的一侧设有进气口2,水平板3固定在进气口2上方的除尘箱体1内,且其背离进气口2的一端设有向下弯折90度的立板6,除尘箱体1内设有密封吸收液18,且立板6的底端伸入到密封吸收液18内,立板6上设有第一过滤网10,水平板3、立板6和密封吸收液18将除尘箱体1分成两个仅通过第一过滤网10连通的腔室,腔室包括与进气口2直接连通的第一腔室7和与进气口2仅通过第一过滤网10连通的第二腔室8;转动腔4转动连接在水平板3上方的除尘箱体1内,且转动腔4的底侧设有与腔内连通的过滤网袋9,其顶侧设有与腔内连通的第一出气管11,第一出气管11外连接有从动轮12,且其端部通过旋转接头5与第二出气管13相连,第二出气管13伸出除尘箱体1,除尘箱体1上还设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与从动轮12相互啮合的主动轮14。除尘箱体1外还设有一连接有循环泵16的循环管道17,循环管道17的一端伸入到密封吸收液18内,另一端穿过密封箱体和立板6,且与位于进气口2上方的中间腔20连通,中间腔20固定在第一腔室7的内壁上,且其底侧设有与中间腔20腔内若干喷嘴19。循环管道17伸入到密封吸收液18一端的端口处设有第二过滤网21。转动腔4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的滑轨,除尘箱体1内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过滤网袋9至少为三组,且均朝向转动腔4的下方凸起。过滤网袋9为锥形过滤网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除尘时,从进气口2进入的含有粉尘的气体,在第一过滤网10的初次粗除尘下进入到第二腔室8内,进而通过过滤网袋9进行精除尘后,气体通过转动腔4的腔内,从第一出气管11和第二出气管13出气,且由于在精除尘时,可同时启动电机,使得转动腔4实现转动,从而可降低粉尘对于过滤网袋9表面的吸附,亦可将粘附在过滤网袋9表面的粉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下,且由于可启动循环泵16,使得密封吸收液18可通过循环管道17,进入到中间腔20内,且通过喷嘴19喷出,喷嘴19喷出的液体可对于竖直设立在立板6上的第一过滤网10进行冲刷,亦可对于第一腔室7内的进入的气体进行粉尘的初步除尘,实现了除尘器节能高效的除尘目的,且亦可避免粉尘对于第一过滤网10和过滤网袋9的堵塞,降低除尘器损坏概率,从而延长除尘器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高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箱体、进气口、水平板、转动腔和旋转接头,所述除尘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水平板固定在所述进气口上方的除尘箱体内,且其背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向下弯折90度的立板,所述除尘箱体内设有密封吸收液,且所述立板的底端伸入到所述密封吸收液内,所述立板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水平板、所述立板和所述密封吸收液将所述除尘箱体分成两个仅通过第一过滤网连通的腔室,所述腔室包括与所述进气口直接连通的第一腔室和与所述进气口仅通过第一过滤网连通的第二腔室;/n所述转动腔转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板上方的除尘箱体内,且所述转动腔的底侧设有与转动腔腔内连通的过滤网袋,其顶侧设有与腔内连通的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外连接有从动轮,且其端部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二出气管相连,所述第二出气管伸出所述除尘箱体,所述除尘箱体上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与所述从动轮相互啮合的主动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高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箱体、进气口、水平板、转动腔和旋转接头,所述除尘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所述水平板固定在所述进气口上方的除尘箱体内,且其背离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有向下弯折90度的立板,所述除尘箱体内设有密封吸收液,且所述立板的底端伸入到所述密封吸收液内,所述立板上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水平板、所述立板和所述密封吸收液将所述除尘箱体分成两个仅通过第一过滤网连通的腔室,所述腔室包括与所述进气口直接连通的第一腔室和与所述进气口仅通过第一过滤网连通的第二腔室;
所述转动腔转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板上方的除尘箱体内,且所述转动腔的底侧设有与转动腔腔内连通的过滤网袋,其顶侧设有与腔内连通的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外连接有从动轮,且其端部通过旋转接头与第二出气管相连,所述第二出气管伸出所述除尘箱体,所述除尘箱体上还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与所述从动轮相互啮合的主动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涵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嫦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