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上转换-铋诊疗一体化纳米杂化体系、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生物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光响应可控药物释放的稀土上转换-铋诊疗一体化纳米杂化体系、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稀土上转换纳米荧光材料已成为生物成像技术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这是由于它们独特的光学和化学性质,如尖锐的发射线,长寿命,较高的光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上转换发光(UCL)过程涉及到将近红外(NIR)区域的低能光通过多光子吸收或能量转移向可见光区域高能光转换,可以消除生物组织的自发荧光。然而,近红外激发的荧光成像具有易受干扰和空间分辨率低的缺点,这大大限制了荧光成像方法的应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由于X射线的高穿透性,CT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能够提供3D断层摄影信息,对高密度组织显像清晰,对肿瘤检查灵敏度高,穿透组织深度深,是一种成熟的临床诊断手段。但是,它平面分辨率有限,不利于细胞水平成像。因此,将CT和近红外激发的荧光成像结合在一起,可以弥补穿透组织深度低,分辨率低等缺点,实现对肿瘤的多功能有效诊断。同时,由于镱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响应可控药物释放的稀土上转换-铋诊疗一体化纳米杂化体系,其特征在于,其是以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粒子与金属铋纳米颗粒为内核,将其同时包覆在二氧化硅壳层中形成的具有介孔二氧化硅包覆、核壳结构的带氨基稀土上转换-铋纳米粒子纳米杂化体系,且在其介孔二氧化硅孔道中装载有盐酸阿霉素药物,同时该药物被偶氮苯化合物封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响应可控药物释放的稀土上转换-铋诊疗一体化纳米杂化体系,其特征在于,其是以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粒子与金属铋纳米颗粒为内核,将其同时包覆在二氧化硅壳层中形成的具有介孔二氧化硅包覆、核壳结构的带氨基稀土上转换-铋纳米粒子纳米杂化体系,且在其介孔二氧化硅孔道中装载有盐酸阿霉素药物,同时该药物被偶氮苯化合物封装。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光响应可控药物释放的稀土上转换-铋诊疗一体化纳米杂化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硼氢化钠、硝酸铋为原料,甘油和乙醇为溶剂,利用硼氢化钠将硝酸铋进行还原,离心、洗涤,分散在超纯水中,形成第一分散液;
(2)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改性油溶性稀土上转换纳米晶,形成第二分散液,以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正硅酸乙酯TEOS、第一分散液和第二分散液为原料,在稀土上转换纳米晶和超小型金属铋的表面包裹介孔二氧化硅层,再使用硝酸铵乙醇溶液去除CTAB,得到介孔二氧化硅包覆核壳结构的稀土上转换-铋纳米粒子;
(3)以步骤(2)中合成核壳结构的稀土上转换-铋纳米粒子为原料,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通过硅羟基水解缩聚对核壳结构的稀土上转换-铋纳米粒子进行氨基修饰,离心、洗涤,分散在超纯水中,形成第三分散液;
(4)取盐酸阿霉素粉末溶于高纯水中,将其与第三分散液混合,经离心、洗涤、分散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形成第四分散液;
(5)将偶氮苯化合物与第四分散液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光响应可控药物释放的稀土上转换-铋诊疗一体化纳米杂化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响应可控药物释放的稀土上转换-铋诊疗一体化纳米杂化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宁,凌丹萍,施利毅,孙松强,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