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545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四角设有支腿,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端设有箱盖,所述箱盖通过连接机构与收集箱卡和连接,所述箱盖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收集箱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收集箱对雨水进行储藏,收集箱内部上端设有过滤组件,通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设置有效将雨水中混杂的树叶泥土过滤,过滤组件与收集箱活动连接,在长时间使用过后,握住把手将过滤组件拿出收集箱外部进行清理即可,此外,在收集箱箱壁上设有透明玻璃,透明玻璃上设有刻度线,通过透明玻璃可以在不打开箱盖的情况下直观观察到收集箱内部的雨量储存状况。

A rainwater recyc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属于雨水回收

技术介绍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城市雨水的收集再利用不仅能有效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目前,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已发展成为一种多目标的综合性技术,但现有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仅仅对雨水进行储存收集过滤性较差,对收集过的雨水的储藏量无法直观进行观察,常常会造成水量过多雨水外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收集箱对雨水进行储藏,收集箱内部上端设有过滤组件,通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设置有效将雨水中混杂的树叶泥土过滤,过滤组件与收集箱活动连接,在长时间使用过后,握住把手将过滤组件拿出收集箱外部进行清理即可,此外,在收集箱箱壁上设有透明玻璃,透明玻璃上设有刻度线,通过透明玻璃可以在不打开箱盖的情况下直观观察到收集箱内部的雨量储存状况,当雨量储存过多时为了防止雨水与上部过滤过滤组件上的泥土接触造成二次污染,开启溢水口及时排水,当水量不足时开启进水口对雨水进行收集,既可以有效对雨水进行储存有可以准确控制雨水储存量,使用便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四角设有支腿,所述底座上端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端设有箱盖,所述箱盖通过连接机构与收集箱卡和连接,所述箱盖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收集箱连通,所述进水口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收集箱外壁一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端设有溢水口,所述收集箱内部箱壁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上端设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与放置块活动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架和插杆,所述固定架与收集箱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架内部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架外部,所述收集箱表面设有插孔,位于安装架内部的所述插杆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进一步而言,所述溢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收集箱箱壁上设有透明玻璃,所述透明玻璃上设有刻度线。进一步而言,所述溢水口与收集箱连接处通过密封垫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框架和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过滤框架的上端,所述过滤框架的底端开设有漏水孔。进一步而言,所述过滤框架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本技术有益效果: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通过收集箱对雨水进行储藏,收集箱内部上端设有过滤组件,通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设置有效将雨水中混杂的树叶泥土过滤,过滤组件与收集箱活动连接,在长时间使用过后,握住把手将过滤组件拿出收集箱外部进行清理即可,此外,在收集箱箱壁上设有透明玻璃,透明玻璃上设有刻度线,通过透明玻璃可以在不打开箱盖的情况下直观观察到收集箱内部的雨量储存状况,当雨量储存过多时为了防止雨水与上部过滤过滤组件上的泥土接触造成二次污染,开启溢水口及时排水,当水量不足时开启进水口对雨水进行收集,既可以有效对雨水进行储存有可以准确控制雨水储存量,使用便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透明玻璃与收集箱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支腿;3、收集箱;4、箱盖;5、连接机构;6、进水口;7、输水管;8、出水口;9、溢水口;10、放置块;11、过滤组件;12、固定架;13、插杆;14、插孔;15、弹簧;16、限位板;17、透明玻璃;18、刻度线;19、密封垫;20、过滤框架;21、把手;22、漏水孔;23、第一过滤网;24、第二过滤网;25、第三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四角设有支腿2,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收集箱3,通过收集箱3对雨水进行储藏,所述收集箱3上端设有箱盖4,所述箱盖4通过连接机构5与收集箱3卡和连接,所述箱盖4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进水口6与收集箱3连通,所述进水口6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7,所述收集箱3外壁一侧设有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8上端设有溢水口9,当水量过多时通过溢水口9及时排水,所述收集箱3内部箱壁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块10,所述放置块10上端设有过滤组件11,所述过滤组件11与放置块10活动连接,过滤组件11对雨水中的树叶和泥土进行有效过滤。更具体而言,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固定架12和插杆13,所述固定架12与收集箱3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13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架12内部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架12外部,所述收集箱3表面设有插孔14,位于安装架内部的所述插杆13上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当过滤组件11需要清理的时候将插杆13向外拉动,连接机构5将箱盖4和收集箱3分离从而进行后续清理,所述溢水口9与出水口8之间的收集箱3箱壁上设有透明玻璃17,所述透明玻璃17上设有刻度线18,通过透明玻璃17可以在不打开箱盖4的情况下直观观察到收集箱3内部的雨量储存状况,当雨量储存过多时为了防止雨水与上部过滤过滤组件11上的泥土接触造成二次污染,开启溢水口9及时排水,当水量不足时开启进水口6对雨水进行收集,所述溢水口9与收集箱3连接处通过密封垫19连接,密封垫19的设置保证了收集箱3的密封性,所述过滤组件11包括过滤框架20和把手21,所述把手21固定安装在过滤框架20的上端,所述过滤框架20的底端开设有漏水孔22,在长时间使用过后,握住把手21将过滤组件11拿出收集箱3外部进行清理即可,所述过滤框架20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网23、第二过滤网24和第三过滤网25,通过第一过滤网23、第二过滤网24和第三过滤网25的设置有效将雨水中混杂的树叶泥土过滤。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所述箱盖4在于收集箱3分离时,利用连接机构5向外拉动插杆13,插杆13带动限位板16移动防止插杆13被过度抽出,插杆13与插孔14分离从而实现箱盖4与收集箱3分离,插杆13带动限位板16移动限位板16对弹簧15挤压,弹簧15受力压缩,松开插杆13,弹簧15产生反向的弹力,插杆13的一端进入插孔14形成卡和关系,箱盖4与收集箱3紧固连接。本技术改进于: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透明玻璃17观察收集箱3内部的雨水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四角设有支腿(2),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上端设有箱盖(4),所述箱盖(4)通过连接机构(5)与收集箱(3)卡和连接,所述箱盖(4)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进水口(6)与收集箱(3)连通,所述进水口(6)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7),所述收集箱(3)外壁一侧设有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8)上端设有溢水口(9),所述收集箱(3)内部箱壁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块(10),所述放置块(10)上端设有过滤组件(11),所述过滤组件(11)与放置块(10)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四角设有支腿(2),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安装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上端设有箱盖(4),所述箱盖(4)通过连接机构(5)与收集箱(3)卡和连接,所述箱盖(4)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进水口(6)与收集箱(3)连通,所述进水口(6)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7),所述收集箱(3)外壁一侧设有出水口(8),所述出水口(8)上端设有溢水口(9),所述收集箱(3)内部箱壁上固定连接有放置块(10),所述放置块(10)上端设有过滤组件(11),所述过滤组件(11)与放置块(10)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5)包括固定架(12)和插杆(13),所述固定架(12)与收集箱(3)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杆(13)的一端安装在固定架(12)内部另一端延伸至固定架(12)外部,所述收集箱(3)表面设有插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春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