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44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包括台车框架、机架和封模平台,台车框架包括顶模板和两块侧模板,两块侧模板分别对称的位于顶模板的两侧,两块侧模板的上端与顶模板的端部相连接,下端悬空,封模平台固定在顶模板的底面,机架位于台车框架内,机架的两侧与各自相对的侧模板之间均设置有多个横向调节组件,机架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连接有多个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顶部与封模平台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设计,支撑结构可靠、模板刚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劳动成本,设置手拉葫芦,方便台车框架的收缩,且设置有多个横向调节组件,结构稳定性高,提高了工程的质量。

An integrated pipe gallery trolley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
技术介绍
在城市市政设施中,为了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供水等市政管线,需在地下修建综合管廊,综合管廊作为地下公共隧道,对各类管线进行抢修、维护、扩容改造,可以避免反复开挖路面的施工,大大缩减管线的抢修时间,在传统的管廊施工过程中,模板采用多块零散钢模组合调试拼制而成,存在着拼缝多、刚度差、易涨模的质量缺陷,且模板搬运、组装和支架的时间久,施工工期长,劳动量大,人工成本高,此外,在进行脱模时,台车框架收缩困难,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拼缝多、刚度差、组装时间久、收缩困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包括台车框架、机架和封模平台,台车框架包括顶模板和两块侧模板,两块侧模板分别对称的位于顶模板的两侧,两块侧模板的上端与顶模板的端部相连接,两块侧模板的下端悬空,封模平台固定在顶模板的底面,机架位于台车框架内,机架的两侧与各自相对的侧模板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台车框架开合的多个横向调节组件,机架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顶部与封模平台的底部通过连接条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台车框架为整体式定型钢模,顶模板包括直顶模板和角顶模板,直顶模板两端分别与角顶模板铰接,角顶模板底部与侧模板上端铰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机架由若干竖直杆与水平台面形成的桁架机构,竖直杆竖直放置,一端与水平台面焊接,另一端与支撑平台焊接,水平台面所在位置与支撑平台相对应,竖直杆位于水平台面边缘处,呈矩阵分布,机架内焊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一端与位于水平台面前后端的竖直杆底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其纵向方向相邻的竖直杆顶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横向调节组件包括机架连接座、台车框架连接座和支撑杆,支撑杆位于台车框架和机架之间,支撑杆一端与机架连接座铰接,另一端与台车框架连接座铰接,机架连接座焊于四根位于首尾两端的竖直杆的外侧面,于竖直杆上均匀分布,台车框架连接座焊于侧模板内侧面,所在位置与机架连接座所在位置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撑杆包括套筒,套筒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轴,在套筒的两端固定有带内螺纹孔的螺纹套,螺纹轴上设置有与螺纹套上的内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螺纹轴一端伸入螺纹套的内螺纹孔内并与该孔呈螺纹连接,螺纹轴的另一端设有连接件,套筒一端的螺纹轴通过连接件与机架连接座铰接,套筒另一端的螺纹轴通过连接件与台车框架连接座铰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撑杆包括套筒,套筒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轴,套筒两端设有内螺纹,螺纹轴上设有与套筒上内螺纹向吻合的外螺纹,套筒一端的螺纹轴通过连接件与机架连接座铰接,套筒另一端的螺纹轴通过连接件与台车框架连接座铰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撑平台两端设有手拉葫芦,手拉葫芦包括链条,链条一端与台车框架连接座连接,另一端为手持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机架上下两端设置有支撑组件,上端支撑组件的顶部通过连接条与封模平台固定连接,下端支撑组件的顶部与水平台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和顶座,支撑平台上的顶座通过连接条与封模平台固定连接,机架下的顶座与水平台面固定连接,底座上设有螺纹杆,螺纹杆内部设有转动轴,螺纹杆下端为转动调节件,上端为升降调节件,转动调节件上设有轴孔,轴孔内安装有固定杆,转动调节件外表面设有转动凹槽,底座上焊有若干固定片,与转动调节件相切放置,且固定片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通过螺栓与转动凹槽配合,升降调节件上端通过螺纹轴套与顶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设计,支撑结构可靠、模板刚度高,克服了组合钢模拼缝多、刚度差、易涨模的质量缺陷,混凝土外观大大提升,且减少了模板搬运、组装和支架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2、本技术可设有手拉葫芦,方便台车框架的收缩,且设置有多个横向调节组件,结构稳定性高,提高了工程的质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杆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杆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支撑组件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台车框架1,支撑平台11,侧模12,顶模13,直顶模131,角顶模132,机架2,竖直杆21,水平杆22,加强筋23,升降组件3,封模平台31,横向调节组件4,机架连接座41,台车框架连接座42,支撑杆43,套筒431,螺纹轴432,螺纹套433,连接件434,支撑组件6,底座61,顶座62,螺纹杆63,转动调节件64,升降调节件65,轴孔66,固定杆67,转动凹槽68,固定片69,螺栓70,手拉葫芦7,螺纹轴套71,固定件72,连接条7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包括台车框架1、机架2和封模平台31,台车框架1包括顶模板13和两块侧模板12,两块侧模板分别对称的位于顶模板13的两侧,两块侧模板12的上端与顶模板的端部相连接,两块侧模板12的下端悬空,封模平台31固定在顶模板13的底面,机架2位于台车框架1内,机架2的两侧与各自相对的侧模板12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台车框架1开合的多个横向调节组件4,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工程的混泥土质量,机架2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平台11,支撑平台11上通过固定件72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的顶部与封模平台31的底部通过连接条73固定连接,可根据不同的环境调节台车的高度,同时使得模板的脱离更容易;台车框架1为整体式定型钢模,顶模板13包括直顶模板131和角顶模板132,直顶模板131两端分别与角顶模板132铰接,角顶模板132底部与侧模板12上端铰接,浇筑混泥土时,台车框架1外表面与混泥土接触,起到支撑作用,直至混泥土达到设计强度;机架2由若干竖直杆21与水平台面22形成的桁架机构,竖直杆21竖直放置,一端与水平台面22焊接,另一端与支撑平台11焊接,水平台面22所在位置与支撑平台11相对应,竖直杆21位于水平台面22边缘处,呈矩阵分布,机架2内焊有若干加强筋23,加强筋23一端与位于水平台面22前后端的竖直杆21底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其纵向方向相邻的竖直杆21顶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车框架(1)、机架(2)和封模平台(31),所述台车框架(1)包括顶模板(13)和两块侧模板(12),所述两块侧模板分别对称的位于所述顶模板(13)的两侧,所述两块侧模板(12)的上端与所述顶模板的端部相连接,所述两块侧模板(12)的下端悬空,所述封模平台(31)固定在所述顶模板(13)的底面,所述机架(2)位于所述台车框架(1)内,所述机架(2)的两侧与各自相对的侧模板(12)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台车框架(1)开合的多个横向调节组件(4),所述机架(2)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平台(11),所述支撑平台(11)上通过固定件(72)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的顶部与封模平台(31)的底部通过连接条(7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车框架(1)、机架(2)和封模平台(31),所述台车框架(1)包括顶模板(13)和两块侧模板(12),所述两块侧模板分别对称的位于所述顶模板(13)的两侧,所述两块侧模板(12)的上端与所述顶模板的端部相连接,所述两块侧模板(12)的下端悬空,所述封模平台(31)固定在所述顶模板(13)的底面,所述机架(2)位于所述台车框架(1)内,所述机架(2)的两侧与各自相对的侧模板(12)之间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台车框架(1)开合的多个横向调节组件(4),所述机架(2)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平台(11),所述支撑平台(11)上通过固定件(72)固定连接有多个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的顶部与封模平台(31)的底部通过连接条(7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框架(1)为整体式定型钢模,所述顶模板(13)包括直顶模板(131)和角顶模板(132),所述直顶模板(131)两端分别与所述角顶模板(132)铰接,所述角顶模板(132)底部与所述侧模板(12)上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由若干竖直杆(21)与水平台面(22)形成的桁架机构,所述竖直杆(21)竖直放置,一端与所述水平台面(22)焊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11)焊接,所述水平台面(22)所在位置与所述支撑平台(11)相对应,所述竖直杆(21)位于所述水平台面(22)边缘处,呈矩阵分布,所述机架(2)内焊有若干加强筋(23),所述加强筋(23)一端与位于所述水平台面(22)前后端的竖直杆(21)底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其纵向方向相邻的竖直杆(21)顶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组件(4)包括机架连接座(41)、台车框架连接座(42)和支撑杆(43),所述支撑杆(43)位于所述台车框架(1)和所述机架(2)之间,所述支撑杆(43)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座(4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台车框架连接座(42)铰接,所述机架连接座(41)焊于四根位于首尾两端的所述竖直杆(21)的外侧面,于所述竖直杆(21)上均匀分布,所述台车框架连接座(42)焊于所述侧模板(12)内侧面,所在位置与所述机架连接座(41)所在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台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3)包括套筒(431),所述套筒(431)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纹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晓东谢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耀钢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