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在地裂缝处防止沉降破坏的构造
本技术涉及综合管廊结构设计
,具体为一种综合管廊在地裂缝处防止沉降破坏的构造。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为建造在城市地下的一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隧道中,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综合管廊往往需要穿过地裂缝,综合管廊在地裂缝处的构造形式,一般采用加固综合管廊结构刚度抵抗沉降变形造成的危害,或者采用增加综合管廊的净高用于释放沉降变形造成的危害。但是由于地裂缝的变形是不可逆的,无法根本减少地裂缝沉降造成的危害。因此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综合管廊在地裂缝处防止沉降破坏的构造,用于抵消地裂缝沉降对综合管廊造成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综合管廊在地裂缝处防止沉降破坏的构造,在综合管廊的设计标高上增加预测的沉降高度,减小后期因为沉降危害造成的损失。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综合管廊在地裂缝处防止沉降破坏的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在地裂缝处防止沉降破坏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地裂缝的两侧对应设置上盘衬砌(2)和下盘衬砌(1),上盘衬砌(2)的顶面高于下盘衬砌(1)的顶面,上盘衬砌(2)顶面与下盘衬砌(1)顶面的垂直落差高度为下盘的预测沉降高度;上盘衬砌(2)和下盘衬砌(1)之间变形缝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且型止水带(3)和U型止水带(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在地裂缝处防止沉降破坏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地裂缝的两侧对应设置上盘衬砌(2)和下盘衬砌(1),上盘衬砌(2)的顶面高于下盘衬砌(1)的顶面,上盘衬砌(2)顶面与下盘衬砌(1)顶面的垂直落差高度为下盘的预测沉降高度;上盘衬砌(2)和下盘衬砌(1)之间变形缝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且型止水带(3)和U型止水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综合管廊在地裂缝处防止沉降破坏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沉降高度为50-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综合管廊在地裂缝处防止沉降破坏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沉降高度为100mm。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张鹏,张林,冀诚,吴丰波,张杰,樊杰,程层层,孙斌,周海忠,张祥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