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结构
本技术属于地下管廊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结构。
技术介绍
针对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突出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这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国内地下市政管线常用现浇法施工,缺点较多,包括施工周期较长,占用交通道路的范围广、时间久,后期维护保养费用高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结构,将预制构件用弯曲长螺栓、螺母连接起来,在连接处与防水体系有效结合,使装配式地下管廊结构可以快速施工,缓解因施工给城市带来的交通压力;在保证管廊整体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使制作、运输、安装更加方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结构,包括预制构件顶板(1)、预制构件底板(2)、弯曲长螺栓(3)、螺母(4)和防水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顶板(1)和预制构件底板(2)均为预制混凝土构件,分别位于地下管廊结构的上部和下部,二者分别沿地下管廊结构的长度方向分布,二者之间通过弯曲长螺栓(3)连接,弯曲长螺栓(3)的两端通过螺母(4)锁紧;所述预制构件顶板(1)与预制构件底板(2)的连接端面处以及预制构件底板(2)与预制构件底板(2)的连接端面处均设有防水层(6),用于提升构件的防水性能。/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结构,包括预制构件顶板(1)、预制构件底板(2)、弯曲长螺栓(3)、螺母(4)和防水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顶板(1)和预制构件底板(2)均为预制混凝土构件,分别位于地下管廊结构的上部和下部,二者分别沿地下管廊结构的长度方向分布,二者之间通过弯曲长螺栓(3)连接,弯曲长螺栓(3)的两端通过螺母(4)锁紧;所述预制构件顶板(1)与预制构件底板(2)的连接端面处以及预制构件底板(2)与预制构件底板(2)的连接端面处均设有防水层(6),用于提升构件的防水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6)包括密封垫(7)和防水填料(8),密封垫(7)设置在预制构件顶板(1)与预制构件底板(2)的连接端面处的外侧,防水填料(8)设置在预制构件顶板(1)与预制构件底板(2)的连接端面处的内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书,褚辉,宋上明,何波,臧熙玮,陈建斌,陆才猛,罗微,王丹生,房有亮,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