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544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采用弯曲螺栓和螺母连接预制构件,构成拼装的预制分块式管廊结构,包括L形预制构件、矩形预制构件、T形预制构件、弯曲螺栓、螺母和防水层;L形预制构件、矩形预制构件、T形预制构件沿管廊长度方向布置,且沿管廊圆周方向的宽度相等,其宽度根据管廊圆周方向需要的预制构件数量确定;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弯曲螺栓连接,弯曲螺栓的两端通过螺母锁紧;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端面处均设有防水层,用于提升管廊构件的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预制分块式管廊构件的连接问题,既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又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最大限度缩短工期。

A prefabricated block type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
本技术属于地下管廊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是在市政道路下建造一个地下管廊,将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广电等市政管线汇聚并集中铺设纳入其中,并设置专门的检修口、投料口等设施,统一建设管理,省去管线自身独立的构筑物和土方开挖,可以有效集约化的利用空间资源。针对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突出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这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现有技术中,地下管廊通常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后期维护保养费用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在装配结构质量易保证、缩短工期优势明显的基础上,解决了构件连接难题以及连接部位的防水问题。将预制构件用弯曲螺栓、螺母连接起来,在连接处与防水体系有效结合使装配式地下管廊结构可以快速施工,缓解因施工给城市带来的交通压力。为此,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采用弯曲螺栓和螺母连接预制构件,构成拼装的预制分块式管廊结构,包括L形预制构件、矩形预制构件、T形预制构件、弯曲螺栓、螺母和防水层;所述L形预制构件、矩形预制构件、T形预制构件沿管廊长度方向布置,且沿管廊圆周方向的宽度相等,其宽度根据管廊圆周方向需要的预制构件数量确定;所述L形预制构件与矩形预制构件、L形预制构件与T形预制构件以及矩形预制构件与T形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弯曲螺栓连接,弯曲螺栓的两端通过螺母锁紧;L形预制构件与矩形预制构件、L形预制构件与T形预制构件以及矩形预制构件与T形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端面处均设有防水层,用于提升管廊构件的防水性能。优选地,所述L形预制构件、矩形预制构件、T形预制构件的连接端面处均设有预制孔道,预制孔道的形状与弯曲螺栓相匹配,预制孔道的孔径比弯曲螺栓的直径大,用于放置弯曲螺栓。优选地,所述防水层包括聚硫密封胶和防水填料,聚硫密封胶设置在L形预制构件与矩形预制构件、L形预制构件与T形预制构件以及矩形预制构件与T形预制构件连接端面处的外侧,防水填料设置在L形预制构件与矩形预制构件、L形预制构件与T形预制构件以及矩形预制构件与T形预制构件连接端面处的内侧。优选地,所述聚硫密封胶的规格为35×25mm,所述防水填料为双组分高弹性TB防水填料。优选地,所述螺母与预制构件的连接处均放置有垫片,用于防止应力集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弯曲螺栓连接施加足够压力,保证L形预制构件与矩形预制构件、L形预制构件与T形预制构件以及矩形预制构件与T形预制构件相互连接处处于挤压状态,这样可以加强防水效果。(2)预制构件之间采用弯曲螺栓、螺母连接,并在弯曲螺栓、螺母与L形预制构件、矩形预制构件以及T形预制构件连接处添加垫片,防止局部混凝土应力过大导致压碎。(3)在预制构件中安装弯曲螺栓,在L形预制构件、矩形预制构件及T形预制构件中留孔,留孔直径与比弯曲螺栓直径大,便于L形预制构件、矩形预制构件及T形预制构件的拼装。(4)本技术在预制侧墙,预制顶板和预制底板的连接处使用了聚硫密封胶和进口TB防水填料双组分高弹性两种防水材料,再加上由于螺母提供的压力,既可以实现传统材料的防水效果,又可以起到构件间的减震作用。将防水材料与构件挤压,起到第一道防水效果。预制构件之间,在自重和压力的作用下,实现竖向挤压作用,起到第二道防水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中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中弯曲螺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L形预制构件;2、矩形预制构件;3、T形预制构件;4、弯曲螺栓;5、螺母;6、防水层;7、聚硫密封胶;8、防水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采用弯曲螺栓和螺母连接预制构件,构成拼装的预制分块式管廊结构,包括L形预制构件(1)、矩形预制构件(2)、T形预制构件(3)、弯曲螺栓(4)、螺母(5)和防水层(6);所述L形预制构件(1)、矩形预制构件(2)、T形预制构件(3)沿管廊长度方向布置,且沿管廊圆周方向的宽度相等,其宽度根据管廊圆周方向需要的预制构件数量确定;所述L形预制构件(1)与矩形预制构件(2)、L形预制构件(1)与T形预制构件(3)以及矩形预制构件(2)与T形预制构件(3)之间通过弯曲螺栓(4)连接,弯曲螺栓(4)的两端通过螺母(5)锁紧;L形预制构件(1)与矩形预制构件(2)、L形预制构件(1)与T形预制构件(3)以及矩形预制构件(2)与T形预制构件(3)之间的连接端面处均设有防水层(6),用于提升管廊构件的防水性能。具体地,所述L形预制构件(1)、矩形预制构件(2)、T形预制构件(3)的连接端面处均设有预制孔道,预制孔道的形状与弯曲螺栓(4)相匹配,预制孔道的孔径比弯曲螺栓(4)的直径大,用于放置弯曲螺栓(4)。具体地,所述防水层(6)包括聚硫密封胶(7)和防水填料(8),聚硫密封胶(7)设置在L形预制构件(1)与矩形预制构件(2)、L形预制构件(1)与T形预制构件(3)以及矩形预制构件(2)与T形预制构件(3)连接端面处的外侧,防水填料(8)设置在L形预制构件(1)与矩形预制构件(2)、L形预制构件(1)与T形预制构件(3)以及矩形预制构件(2)与T形预制构件(3)连接端面处的内侧。具体地,所述聚硫密封胶(7)的规格为35×25mm,所述防水填料(8)为双组分高弹性TB防水填料。具体地,所述螺母(5)与预制构件的连接处均放置有垫片,用于防止应力集中。实施例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利用弯曲螺栓和螺母连接预制构件,构成便于拼装的预制分块式管廊结构,包括:L形预制构件1、矩形预制构件2、T形预制构件3、弯曲螺栓4、螺母5、防水层6,其中防水层6又包含35x25聚硫密封胶7和双组分高弹性TB防水填料8。所述预制构件是根据地下结构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分别预制L形预制构件1、矩形预制构件2、T形预制构件3,其中,在预制构件之间留有预制孔道,孔径比弯曲螺栓直径大,在连接好弯曲螺栓4与螺母5之后,向预留孔洞中灌浆,这样可以保护弯曲螺栓4和螺母5,在螺母5和预制底板和顶板的连接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采用弯曲螺栓和螺母连接预制构件,构成拼装的预制分块式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预制构件(1)、矩形预制构件(2)、T形预制构件(3)、弯曲螺栓(4)、螺母(5)和防水层(6);所述L形预制构件(1)、矩形预制构件(2)、T形预制构件(3)沿管廊长度方向布置,且沿管廊圆周方向的宽度相等,其宽度根据管廊圆周方向需要的预制构件数量确定;所述L形预制构件(1)与矩形预制构件(2)、L形预制构件(1)与T形预制构件(3)以及矩形预制构件(2)与T形预制构件(3)之间通过弯曲螺栓(4)连接,弯曲螺栓(4)的两端通过螺母(5)锁紧;L形预制构件(1)与矩形预制构件(2)、L形预制构件(1)与T形预制构件(3)以及矩形预制构件(2)与T形预制构件(3)之间的连接端面处均设有防水层(6),用于提升管廊构件的防水性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采用弯曲螺栓和螺母连接预制构件,构成拼装的预制分块式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预制构件(1)、矩形预制构件(2)、T形预制构件(3)、弯曲螺栓(4)、螺母(5)和防水层(6);所述L形预制构件(1)、矩形预制构件(2)、T形预制构件(3)沿管廊长度方向布置,且沿管廊圆周方向的宽度相等,其宽度根据管廊圆周方向需要的预制构件数量确定;所述L形预制构件(1)与矩形预制构件(2)、L形预制构件(1)与T形预制构件(3)以及矩形预制构件(2)与T形预制构件(3)之间通过弯曲螺栓(4)连接,弯曲螺栓(4)的两端通过螺母(5)锁紧;L形预制构件(1)与矩形预制构件(2)、L形预制构件(1)与T形预制构件(3)以及矩形预制构件(2)与T形预制构件(3)之间的连接端面处均设有防水层(6),用于提升管廊构件的防水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分块式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预制构件(1)、矩形预制构件(2)、T形预制构件(3)的连接端面处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勇王昌裕施伟张红雨江城杨卫星程睿杨波刘建明刘长庚王丹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