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采用下扭杆安装形式,扭杆弹簧一端安装在汽车独立悬架下部侧壁上,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车架上,安装位置低,降低了汽车底盘高度,上下车方便;扭杆弹簧上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远端贯穿设置的调节限位杆上端配合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下端穿过支撑臂后连接调节限位螺母,实现了独立悬架汽车减震的功能,能够对扭杆弹簧安装角度进行精准调节,以保证两车轮底端在同一平面上,在生产装车过程中安装连接操作方便,并能够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工艺简化,成本低,稳定可靠,使用效果好。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djustable torsion bar spring for new energ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独立悬架汽车技术中的一种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车辆的独立悬架是每个车轮单独通过一套悬挂结构安装于车身或者车桥上,车桥采用断开式,中间一段固定于车架或者车身上;此种悬挂结构两边车轮受冲击时互不影响,而且由于该悬挂质量较轻;缓冲与减震能力很强,乘客乘坐舒适度高,各项指标都优于非独立式悬挂;扭杆弹簧作为一种弹性元件,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汽车的悬架中,在轿车、货车及越野汽车中都有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扭杆弹簧主要是上扭杆安装形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不平整道路时车轮会倾斜,通过扭杆弹簧抵消倾斜,需精准调整安装角度,以保证两车轮在同一平面上,要求精度高,传统扭转支撑架通过键固定安装,装配精度要求高,在生产装车过程中安装连接操作不方便,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使用效果不好;且传统扭杆弹簧安装在悬架上部,安装位置较高,扭转支撑架高度也较高,相对地车辆底盘高度也高,上下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扭杆弹簧安装角度进行调节,降低车辆底盘高度的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汽车独立悬架,汽车独立悬架连接有扭杆弹簧,扭杆弹簧一端连接在汽车独立悬架上,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车架上;扭杆弹簧上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一端固定连接在扭杆弹簧上并能够带动扭杆弹簧绕轴心旋转,支撑臂另一端设置有有调节限位杆,调节限位杆上端配合安装在安装支架上,调节限位杆下段贯穿支撑悬臂,并在位于支撑臂下方的位置连接有调节限位螺母;所述支撑臂中部设置有减重孔;所述扭杆弹簧与汽车独立悬架连接端连接在汽车独立悬架的下部侧壁上;所述调节限位杆为螺栓标准件;所述安装支架上与调节限位杆相应位置设置有通孔,螺栓标准件自安装支架上方向下依次贯穿安装支架、支撑臂后,在位于支撑臂下方的位置连接调节限位螺母;所述调节限位杆的轴心倾斜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采用下扭杆安装形式,扭杆弹簧一端安装在汽车独立悬架下部侧壁上,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车架上,安装位置低,降低了汽车底盘高度,上下车方便;扭杆弹簧上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远端贯穿设置的调节限位杆上端配合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下端穿过支撑臂后连接调节限位螺母,实现了独立悬架汽车减震的功能,能够对扭杆弹簧安装角度进行精准调节,以保证两车轮底端在同一平面上,在生产装车过程中安装连接操作方便,并能够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工艺简化,成本低,稳定可靠,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安装在汽车独立悬架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的安装支架、支撑臂与调节限位杆平面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2的仰视示意图;图7是图2去除安装支架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采用下扭杆安装形式,扭杆弹簧2连接在汽车独立悬架1的下部侧壁上,安装位置低,降低了汽车底盘高度,上下车方便。扭杆弹簧2一端连接在汽车悬架1上,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4安装在汽车车架上,占用空间少,在生产装车过程中安装连接操作方便。扭杆弹簧2上设置一根支撑臂3,支撑臂3一端固定连接在扭杆弹簧上,构成类似于曲柄的结构,能够带动扭杆弹簧绕轴心旋转以调节安装角度;支撑臂3另一端设置一根调节限位杆5,调节限位杆5上端配合安装在安装支架4上,调节限位杆5下段贯穿支撑悬臂3后,在调节限位杆位于支撑臂下方的位置连接调节限位螺母6,通过调节限位螺母旋转调节支撑臂的安装角度,通过支撑臂带动扭杆弹簧旋转调节安装角度,操作方便;调节限位螺母6由一对双螺母组合构成,安装角度调节完成后通过双螺母组合锁紧,稳定可靠。支撑臂3中部设置有减重孔7,以减轻重量,防止增加负荷。调节限位杆5直接选择螺栓标准件构成,调节限位螺母也选择标准件,结构简单,工艺简化,成本低。安装支架4上与调节限位杆5相应位置设置有通孔,构成调节限位杆的螺栓标准件自安装支架4上方向下依次贯穿安装支架4、支撑臂3后,在位于支撑臂3下方的位置连接调节限位螺母6,安装连接操作方便。调节限位杆5的轴心倾斜设置,以适应支撑臂旋转时的运行轨迹,同时因安装角度调节幅度有限,其倾斜角度。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采用下扭杆安装形式,扭杆弹簧一端安装在汽车独立悬架下部侧壁上,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车架上,安装位置低,降低了汽车底盘高度,上下车方便;扭杆弹簧上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远端贯穿设置的调节限位杆上端配合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下端穿过支撑臂后连接调节限位螺母,实现了独立悬架汽车减震的功能,能够对扭杆弹簧安装角度进行精准调节,以保证两车轮底端在同一平面上,在生产装车过程中安装连接操作方便,并能够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工艺简化,成本低,稳定可靠,使用效果好。设计思路:本技术具体涉及独立悬架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下扭杆弹簧安装形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下扭杆弹簧。是一种独立悬架汽车必须具备的机构,实现了独立悬架汽车减震的功能,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结构巧妙,体积小,工艺简化,安装操作方便,更加经济实用,且维护保养成本低,适用性广。独立悬架每个车轮单独通过一套悬挂安装于车身或者车桥上,车桥采用断开式,中间一段固定于车架或者车身上;此种悬挂两边车轮受冲击时互不影响,而且由于该悬挂质量较轻;缓冲与减震能力很强,乘坐舒适,各项指标都优于非独立式悬挂。扭杆弹簧作为一种弹性元件,广泛地应用于现代汽车的悬架中,在轿车、货车及越野汽车中都有采用。目前市场上的扭杆弹簧主要是上扭杆安装形式,并且不可调节,这在实际装车过程中会带来不便,我司设计的下扭杆弹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达到使用实际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独立悬架汽车,达到扭杆弹簧可调节的目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节的下扭杆弹簧,通过调节扭杆弹簧支撑臂与车架的安装角度来保证左右车轮胎下平面在一个平面上。扭杆弹簧为下扭杆弹簧安装形式,扭杆弹簧为可调节式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可调节的下扭杆弹簧,可通过调节扭杆弹簧支撑臂与车架的安装角度来保证左右车轮胎下平面在一个平面上。结构巧妙,稳定性高,安全性能好,更加经济实用,且维护保养成本低,适用性广,特别适用于独立悬架汽车。可调节式下扭杆由扭杆弹簧、扭杆支撑臂、调节限位螺栓、调节限位螺母等组成。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调节扭杆弹簧支撑臂与车架的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汽车独立悬架,汽车独立悬架连接有扭杆弹簧,扭杆弹簧一端连接在汽车独立悬架上,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车架上;扭杆弹簧上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一端固定连接在扭杆弹簧上并能够带动扭杆弹簧绕轴心旋转,支撑臂另一端设置有有调节限位杆,调节限位杆上端配合安装在安装支架上,调节限位杆下段贯穿支撑悬臂,并在位于支撑臂下方的位置连接有调节限位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汽车独立悬架,汽车独立悬架连接有扭杆弹簧,扭杆弹簧一端连接在汽车独立悬架上,另一端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汽车车架上;扭杆弹簧上设置有支撑臂,支撑臂一端固定连接在扭杆弹簧上并能够带动扭杆弹簧绕轴心旋转,支撑臂另一端设置有有调节限位杆,调节限位杆上端配合安装在安装支架上,调节限位杆下段贯穿支撑悬臂,并在位于支撑臂下方的位置连接有调节限位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车的可调节扭杆弹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中部设置有减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车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振鹏,
申请(专利权)人:航科汽车底盘系统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