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弯管机构,涉及地暖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相配合的运动块以及丝杠;丝杠的两端回转连接有支撑件一与支撑件二;在丝杠的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摆杆一、摆杆二以及管夹,摆杆一与摆杆二的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摆杆一与支撑件铰接、并与管夹固定;摆杆二的两端与管夹以及运动块铰接;管夹包括底件与扣件,扣件可移动并能使PERT管能够从扣件与底件之间移走;两根摆杆一平行时,PERT管可沿直线穿过两个管夹并不与支撑件一以及摆杆一发生干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迫使PERT管弯曲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弯管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弯管机构,在支撑件一与支撑件二的底端固定有支撑腿。其不仅能够迫使PERT管弯曲,而且还便于工人操作。
Pipe bending mechanism and pipe b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机构和弯管机
本技术涉及地暖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弯管机。
技术介绍
铺设地暖时会用到PERT(耐热聚乙烯)管以及分水器。分水器的出水口高于底面,为了将管路引到地面上,需要将PERT管折弯,改变管路的输送方向。因为PERT管弯曲之后具有恢复原状的弹性力,若不施加抵抗变形的约束,则会在管路的连接处产生应力,长时间容易使管路产生损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弯管器对PERT管进行约束。参见图4和图5,弯管器9包括呈圆弧状的管状构件91以及一个环状的套件92。在弯管器9背离圆心的一侧设置有矩形的开口911,开口911联通弯管器9的其中一个端面。在使用时,PERT管100穿过管状构件91,对PERT管100施力,迫使PERT管100弯曲并贴合管状构件91的内壁面,之后将套件92套在管状构件91上,从而对PERT管100施加了抵抗变形的约束。但是,弯曲PERT管100时大都采用手动弯折,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套接套件92时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管机构,其具有能够迫使PERT管弯曲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弯管机构,包括运动块以及丝杠,丝杠贯穿运动块并且与运动块螺纹连接;丝杠的两端分别回转连接有支撑件一以及支撑件二,丝杠远离支撑件一的一端贯穿支撑件二伸出并且固定有摇柄;在丝杠的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摆杆一、摆杆二以及管夹,摆杆一以及摆杆二的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摆杆一的一端与支撑件铰接相连、另一端与管夹固定相连;摆杆二的两端分别与管夹以及运动块铰接;管夹包括配合夹持PERT管的底件以及扣件,扣件可移动并能使PERT管能够从扣件与底件之间移走;当两根摆杆一平行时,PERT管可沿直线穿过两个管夹并不与支撑件一以及摆杆一发生干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摇柄驱动丝杠转动,将迫使运动块沿丝杠的轴向移动,运动块移动将带动摆杆二、管夹以及摆杆一发生运动。当运动块向支撑件二移动时,对称设置的两个管夹之间的间距将会缩小,并且被管家夹持的PERT管与丝杠的夹角也会发生改变,进而迫使PERT管弯曲变形。采用的丝杠以及摇柄均能够起到省力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件与所述底件铰接相连,铰接轴平行于所述摆杆一;在摆杆一背离铰接轴的另一侧,扣件与底件可拆卸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曲PERT管时,将扣件与底件固定;需要移走PERT管时,将扣件绕铰接轴转动,进而为PERT管的移走提供空间,而且相连的底件以及扣件还减小了保存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一与所述支撑件二之间固定有平行于所述丝杠的光轴,光轴贯穿所述运动块并且与运动块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轴能够在运动块运动的过程中对运动块提供反扭距,进而可以减小摆杆一、摆杆二以及管夹上的应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摆杆一所在一侧伸出有两个凸块,凸块位于摆杆一远离所述摆杆二的一侧,两根摆杆一转至平行时,两根摆杆一与两个凸块分别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PERT管穿过两个管夹时,首先需要将转动两根摆杆一至平行状态。当凸块与摆杆一相抵时,便可以保证两根摆杆一平行,并且凸块还能够限制摆杆一的转动区间,避免摆杆一向背离支撑件二的一侧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件通过螺栓与所述底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固定结构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采用元宝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借助工具,工人可以直接旋拧元宝螺栓,使得现场施工安装过程会更加简单快速。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弯管机,其不仅能够迫使PERT管弯曲,而且还便于工人操作。一种弯管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弯管机构,在所述支撑件一与所述支撑件二的底端固定有支撑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机构架高之后,便于工人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腿包括竖直设置的工字钢以及固定于工字钢底端的支撑平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钢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价格低廉,同时,支撑平板能够使支撑腿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丝杠驱动运动块移动,将带动摆杆一、摆杆二以及管夹运动,进而可以迫使夹持在两个管夹之间的PERT管弯曲;2.通过设置光轴,光轴能够在运动块运动的过程中对运动块提供反扭距,进而可以减小摆杆一、摆杆二以及管夹上的应力;3.通过设置凸块,凸块与摆杆一相抵时可以保证两根摆杆一平行,并且凸块还能够限制摆杆一的转动区间,避免摆杆一向背离支撑件二的一侧转动。附图说明图1是弯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弯管机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弯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弯管器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丝杠;11、摇柄;2、运动块;31、支撑件一;311、凸块;32、支撑件二;41、摆杆一;42、摆杆二;5、管夹;51、底件;52、扣件;6、元宝螺栓;7、光轴;8、支撑腿;81、工字钢;82、支撑平板;9、弯管器;91、管状构件;911、开口;92、套件;100、PERT管;20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弯管机构,包括丝杆以及运动块2。丝杠1贯穿运动块2并且与运动块2螺纹连接。在丝杠1的两端分别回转连接有支撑件一31以及支撑件二32。丝杠1背离支撑件一31的一端贯穿支撑件二32伸出并且固定有摇柄11。转动摇柄11将带动丝杠1转动。在丝杠1的轴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摆杆一41、摆杆二42以及管夹5。管夹5包括底件51以及扣件52。在底件51与扣件52的相对表面分别设置有半圆柱面。两个半圆柱面对接在一起时构成能够夹持PERT管100的通孔200。扣件52的一端与底件51铰接相连,铰接轴平行于通孔200的轴线;另一端与底件51通过元宝螺栓6连接,元宝螺栓6贯穿扣件52并旋拧在底件51中。元宝螺栓6将底件51与扣件52相连时,底件51与扣件52将夹持PERT管100;当元宝螺栓6拆除并将扣件52旋转,PERT管100可以从底件51与扣件52之间移走。摆杆一41的一端铰接于支撑件一31的上表面,铰接轴竖直设置;摆杆一41的另一端与底件51焊接相连。摆杆一41平行于通孔200的轴线设置。管夹5夹持PERT管100时,PERT管100位于摆杆一41的上方并且不与摆杆一41以及支撑件一31干涉。摆杆二42的两端分别与底件51以及运动块2铰接相连,铰接轴同样竖直设置。当丝杠1转动,将驱使运动块2沿丝杠1的轴向移动,运动块2移动将带动摆杆二42、管夹5以及摆杆一41发生运动。当运动块2向支撑件二32移动时,对称设置的两个管夹5之间的间距将会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块(2)以及丝杠(1),丝杠(1)贯穿运动块(2)并且与运动块(2)螺纹连接;丝杠(1)的两端分别回转连接有支撑件一(31)以及支撑件二(32),丝杠(1)远离支撑件一(31)的一端贯穿支撑件二(32)伸出并且固定有摇柄(11);/n在丝杠(1)的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摆杆一(41)、摆杆二(42)以及管夹(5),摆杆一(41)以及摆杆二(42)的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摆杆一(41)的一端与支撑件一(31)铰接相连、另一端与管夹(5)固定相连;摆杆二(42)的两端分别与管夹(5)以及运动块(2)铰接;/n管夹(5)包括配合夹持PERT管(100)的底件(51)以及扣件(52),扣件(52)可移动并能使PERT管(100)能够从扣件(52)与底件(51)之间移走;当两根摆杆一(41)平行时,PERT管(100)可沿直线穿过两个管夹(5)并不与支撑件一(31)以及摆杆一(41)发生干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块(2)以及丝杠(1),丝杠(1)贯穿运动块(2)并且与运动块(2)螺纹连接;丝杠(1)的两端分别回转连接有支撑件一(31)以及支撑件二(32),丝杠(1)远离支撑件一(31)的一端贯穿支撑件二(32)伸出并且固定有摇柄(11);
在丝杠(1)的轴线两侧对称设置有摆杆一(41)、摆杆二(42)以及管夹(5),摆杆一(41)以及摆杆二(42)的所在平面相互平行,摆杆一(41)的一端与支撑件一(31)铰接相连、另一端与管夹(5)固定相连;摆杆二(42)的两端分别与管夹(5)以及运动块(2)铰接;
管夹(5)包括配合夹持PERT管(100)的底件(51)以及扣件(52),扣件(52)可移动并能使PERT管(100)能够从扣件(52)与底件(51)之间移走;当两根摆杆一(41)平行时,PERT管(100)可沿直线穿过两个管夹(5)并不与支撑件一(31)以及摆杆一(41)发生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52)与所述底件(51)铰接相连,铰接轴平行于所述摆杆一(41);在摆杆一(41)背离铰接轴的另一侧,扣件(52)与底件(51)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尊军,陈满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晟通弘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