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及下模,上模及下模之间形成可放置芯子的成型腔;上模的顶面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孔与成型腔连通,第一导向孔内滑动设有第一压件,第一压件与第一导向孔形状相适配、且第一压件由第一液压缸驱动升降活动;下模的底面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与成型腔连通、且第二导向孔与第一导向孔位置相对应,第二导向孔内滑动设有第二压件,第二压件与第二导向孔形状相适配、且第二压件由第二液压缸驱动升降活动,相对的第一压件及第二压件对芯子夹持固定;其结构新颖,在生产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时可对芯子进行固定,实现一次注塑包胶成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A kind of mould structure for one-time injection molding of rubber coated products with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包胶产品注射成型模具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MIM工艺加工生产中,有时候会生产中空结构、且内部填充有芯子的产品;该种产品加工的难度在于芯子无法在注塑的过程中固定,若强制采用一次成型加工,容易出现包胶厚度不一致、甚至出现缺漏的问题;而现有的较为成熟的加工方式如下,主要分为两步注塑,首先是一次注射成型带有侧孔或半开口式的外壳,后续再将芯子放入内部,然后再进行二次注塑闭合;这种工艺的制造加工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两套模具及分别的注射两次,产品的注射成型周期很长,且二次成型的产品在包胶处的接合位置容易分离脱落,不能满足多种性能要求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其结构新颖,在生产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时可对芯子进行固定,实现一次注塑包胶成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上模及所述下模之间形成可放置芯子的成型腔;所述上模的顶面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与所述成型腔连通,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滑动设有第一压件,所述第一压件与所述第一导向孔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一压件由第一液压缸驱动升降活动;所述下模的底面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与所述成型腔连通、且所述第二导向孔与所述第一导向孔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孔内滑动设有第二压件,所述第二压件与所述第二导向孔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压件由第二液压缸驱动升降活动,相对的所述第一压件及所述第二压件对芯子夹持固定。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的上方设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底面对应所述上模凹设有第一放置腔,所述上模设于所述第一放置腔内,所述第一放置腔的腔底对应所述第一导向孔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上模板顶面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模板的侧壁,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滑动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底面设有斜面,所述第一推杆的倾斜面上设有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T型槽沿倾斜面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压件的顶面设有斜面,所述第一压件的倾斜面上对应所述第一T型槽凸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T型槽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T型槽滑动卡持配合;所述第一推杆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模板上;所述下模的下方设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顶面对应所述下模凹设有第二放置腔,所述下模设于所述第二放置腔内,所述第二放置腔的腔底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孔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下模板顶面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模板的侧壁,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滑动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顶面设有斜面,所述第二推杆的倾斜面上设有第二T型槽,所述第二T型槽沿倾斜面的倾斜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压件的低面设有斜面,所述第二压件的倾斜面上对应所述第二T型槽凸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T型槽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T型槽滑动卡持配合;所述第二推杆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其结构新颖,第一压件及第二压件分别在第一液压缸及第二液压缸的驱动下实现升降运动,从而对成型腔内的芯子进行固定,同时不影响其正常的注胶动作,实现一次注塑包胶成型,可解决芯子因注塑发生移动而导致包胶厚度不一致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上模、下模、第一压件、第二压件、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第一推杆及第二推杆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压件及第一推杆配合的立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压件及第一推杆配合的立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压件及第二推杆配合的立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压件及第二推杆配合的立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中:100、上模;110、第一导向孔;200、下模;210、第二导向孔;300、成型腔;400、第一压件;410、第一滑块;500、第一液压缸;510、第一推杆;520、第一T型槽;600、第二压件;610、第二滑块;700、第二液压缸;710、第二推杆;720、第二T型槽;800、上模板;810、第一放置腔;820、第一通孔;830、第一导向槽;900、下模板;910、第二放置腔;920、第二通孔;930、第二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包括上模100及下模200,所述上模100及所述下模200之间形成可放置芯子的成型腔3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模100的底面设有第一成型模,所述第一成型模周缘设有第一流道及第一浇铸孔;对应的,所述下模200的顶面设有第二成型模,所述第二成型模的周缘设有第二流道及第二浇铸孔;所述上模100的顶面设有第一导向孔110,所述第一导向孔110与所述成型腔300连通,所述第一导向孔110内滑动设有第一压件400,所述第一压件400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10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一压件400由第一液压缸500驱动升降活动;所述下模200的底面设有第二导向孔210,所述第二导向孔210与所述成型腔300连通、且所述第二导向孔210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10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孔210内滑动设有第二压件600,所述第二压件600与所述第二导向孔210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压件600由第二液压缸700驱动升降活动,相对的所述第一压件400及所述第二压件600对芯子夹持固定。上述的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其结构新颖,第一压件400及第二压件600分别在第一液压缸500及第二液压缸700的驱动下实现升降运动,从而对成型腔300内的芯子进行固定,同时不影响其正常的注胶动作,实现一次注塑包胶成型,可解决芯子因注塑发生移动而导致包胶厚度不一致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中,第一液压缸500、第二液压缸700及外接的注射机均与控制器(未图示)电联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模100的上方设有上模板800,所述上模板800的底面对应所述上模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包括上模(100)及下模(200),所述上模(100)及所述下模(200)之间形成可放置芯子的成型腔(300);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模(100)的顶面设有第一导向孔(110),所述第一导向孔(110)与所述成型腔(300)连通,所述第一导向孔(110)内滑动设有第一压件(400),所述第一压件(400)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10)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一压件(400)由第一液压缸(500)驱动升降活动;所述下模(200)的底面设有第二导向孔(210),所述第二导向孔(210)与所述成型腔(300)连通、且所述第二导向孔(210)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10)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孔(210)内滑动设有第二压件(600),所述第二压件(600)与所述第二导向孔(210)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压件(600)由第二液压缸(700)驱动升降活动,相对的所述第一压件(400)及所述第二压件(600)对芯子夹持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包括上模(100)及下模(200),所述上模(100)及所述下模(200)之间形成可放置芯子的成型腔(3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100)的顶面设有第一导向孔(110),所述第一导向孔(110)与所述成型腔(300)连通,所述第一导向孔(110)内滑动设有第一压件(400),所述第一压件(400)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10)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一压件(400)由第一液压缸(500)驱动升降活动;所述下模(200)的底面设有第二导向孔(210),所述第二导向孔(210)与所述成型腔(300)连通、且所述第二导向孔(210)与所述第一导向孔(110)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导向孔(210)内滑动设有第二压件(600),所述第二压件(600)与所述第二导向孔(210)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二压件(600)由第二液压缸(700)驱动升降活动,相对的所述第一压件(400)及所述第二压件(600)对芯子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含芯子的包胶产品一次注胶成型用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100)的上方设有上模板(800),所述上模板(800)的底面对应所述上模(100)凹设有第一放置腔(810),所述上模(100)设于所述第一放置腔(810)内,所述第一放置腔(810)的腔底对应所述第一导向孔(110)设有第一通孔(820),所述上模板(800)顶面设有第一导向槽(830),所述第一导向槽(8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820)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模板(800)的侧壁,所述第一导向槽(830)内滑动设有第一推杆(510),所述第一推杆(510)靠近所述第一通孔(820)的一端底面设有斜面,所述第一推杆(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求显,陈明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优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