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857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注塑机上设有与针阀式热流道连接的油压阀,型腔的分型面设有由一环形围台环绕形成的成型凹槽,对应型芯的分型面设有一级成型凸起和二级成型凸起,成型凹槽与一级成型凸起、二次成型凸起之间形成产品的模腔,成型凹槽的内侧壁与一级成型凸起贴合的部分壁面为向下向内倾斜设置,型腔内位于成型凹槽的四周设有用以冷却产品的外侧面的第一冷却水路,型腔内位于成型凹槽的两长侧边各设有可与成型凹槽与模具外部连通的排气通道,模具的外部设有一与排气通道连接的抽气装置,型腔内设有一可密封或打开排气通道的气针。

An integrated injection and foaming mold for in mold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
技术介绍
发泡成型的模具就是塑料发泡模具。发泡模具是将发泡性树脂直接填入模具内,使其受热熔融,形成气液饱和溶液,通过成核作用,形成大量微小泡核,泡核增长,制成泡沫塑件。常用的发泡方法有三种:物理发泡法,化学发泡法和机械发泡法。为保证产品质量,在未注塑前,需要将合模状态下模具模腔中的气体抽出排到模具外部,现有的模具无法保证完全排出模具模腔中的空气使模具的模腔处于真空状态,所制成的发泡产品其表面坑洼不平,外形美观度差,产品尺寸无法控制,因模腔内部还残留有空气所以其产品容易出现表面有发泡,痕迹发泡不均匀的问题,另外,现有的模具无法控制发泡产品的尺寸,综上,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的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腔内存在空气导致发泡产品表面坑洼不平、外形美观度差、发泡不均匀且无法控制发泡产品的尺寸的问题。一种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复板、流道板、型芯、型腔、模脚和下复板,上复板中设有定位环和浇口套,上复板与型芯之间设有与浇口套连接的针阀式热流道,注塑机上设有与针阀式热流道连接的油压阀,所述型腔的分型面设有由一环形围台环绕形成的成型凹槽,对应所述型芯的分型面设有一级成型凸起和二级成型凸起,所述成型凹槽与一级成型凸起、二次成型凸起之间形成产品的模腔,所述成型凹槽的内侧壁与一级成型凸起贴合的部分壁面为向下向内倾斜设置,所述型腔内位于所述成型凹槽的四周设有用以冷却所述产品的外侧面的第一冷却水路,所述型腔内位于所述成型凹槽的两长侧边各设有可与成型凹槽与模具外部连通的排气通道,模具的外部设有一与排气通道连接的抽气装置,所述型腔内设有一可密封或打开排气通道的气针。优选地,所述成型凹槽的内侧壁与一级成型凸起贴合的部分壁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排气凹槽,所述环形围台的上表面内沿制有多个分别与对应第一排气凹槽连通的第二排气凹槽,所述环形围台的上表面还制有一与各第二排气凹槽连通的排气环道,所述排气环道的两相对长侧的中间各制有一向下凹陷的排气通孔,所述排气通道自所述排气通孔的下端垂直向外延伸至所述型腔的外侧壁。优选地,所述型腔内安装有一纵向设置且与排气通道垂直相交的导套,导套内制有一横向设置且与排气通道连通的过渡通道,导套内还制有沿轴向贯穿的并与过渡通道垂直连通的导向通道,所述气针的上端可上下活动地穿设于导向通道中。优选地,所述导套由大圆柱体和小圆柱体一体连接组成,所述大圆柱体的上表面与所述环形围台的上表面平齐,所述过渡通道设于所述小圆柱体中,所述大圆柱体的外侧壁上制有环形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密封垫使大圆柱体与型腔密封配合。优选地,所述气针的下端连接有控制气针运动的气缸,所述气缸设在所述型腔内,所述气缸通过一设在其底部的底板经由螺丝与所述型腔连接。优选地,所述成型凹槽的内侧壁与一级成型凸起贴合的部分壁面其倾斜角度为3°-5°。优选地,所述型腔内设有多道用以冷却型腔分型面的第二冷却水路,所述型芯内设有多道用以冷却型芯分型面的第二冷却水路。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水路共设有四道,每道所述第一冷却水路分别对应所述产品的各外侧面,四道所述第一冷却水路为两两相交设置。优选地,所述模脚内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的底部抵顶有与注塑机连接的顶杆,所述顶针板上连接有四根与产品接触顶针,四根所述顶针分别位于所述产品的四个角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效果是:1、成型凹槽的内侧壁与一级成型凸起贴合的部分壁面为向下向内倾斜设置,主要用以排气,与抽气装置连接,抽空模腔内部空气呈真空状态,可快速注塑;2、通过在注塑机中设置针阀式热流道连接的油压阀,主要用以控制发泡原料流体流入模腔,进一步加强锁紧使模腔处于处于真空状态;3、第一冷却水路、第二冷却水路使为了将产品的表面冷却使产品表面不会进行发泡,产品内部可以更好得发泡。通过本工艺制备的产品质量好,能减轻整体重量的30%,具有更好地缓冲性能和保温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型芯结构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型腔结构图;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套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复板1、流道板2、型芯3、型腔4、模脚5和下复板6,上复板6中设有定位环7和浇口套8,上复板1与型芯3之间设有与浇口套8连接的针阀式热流道9,注塑机上设有与针阀式热流道9连接的油压阀10,型腔4的分型面设有由一环形围台4.1环绕形成的成型凹槽4.2,对应型芯3的分型面设有一级成型凸起3.1和二级成型凸起3.2,成型凹槽4.2与一级成型凸起3.1、二次成型凸起3.2之间形成产品11的模腔12,成型凹槽4.2的内侧壁与一级成型凸起3.1贴合的部分壁面4.2.1为向下向内倾斜设置,型腔4内位于成型凹槽4.2的四周设有用以冷却产品11的外侧面11.1的第一冷却水路13,型腔4内位于成型凹槽4.2的两长侧边各设有可与成型凹槽4.2与模具外部连通的排气通道4.3,模具的外部设有一与排气通道4.3连接的抽气装置14,型腔4内设有一可密封或打开排气通道4.3的气针15。通过油压阀10、气针15、抽气装置14三者共同作用,使模具模腔12整体形成一个真空空间,一来真空状态可以快速注塑,在本实施例中注塑完成时间只需要0.5s,注塑完成后,马上将油压阀10关闭,可防止发泡原料流体过多流出,造成产品形状差。其中,针阀式热流道9为市面上现有的常见部件,因此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详细叙述。成型凹槽4.2的内侧壁与一级成型凸起3.1贴合的部分壁面4.2.1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排气凹槽4.4,环形围台4.1的上表面内沿制有多个分别与对应第一排气凹槽4.4连通的第二排气凹槽4.5,环形围台4.1的上表面还制有一与各第二排气凹槽4.5连通的排气环道4.6,排气环道4.6的两相对长侧的中间各制有一向下凹陷的排气通孔4.7,排气通道4.3自排气通孔4.7的下端垂直向外延伸至型腔4的外侧壁。模具合模状态下,模腔12内的气体通过第一排气凹槽4.4、第二排气凹槽4.5再经由排气环道4.6进入排气通孔4.7内,最后经由排气通道4.3通过抽气装置14排出到模具外部。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凹槽4.4的截面呈U形,第二排气凹槽4.5的截面呈矩形。型腔4内安装有一纵向设置且与排气通道4.3垂直相交的导套4.8,导套4.8内制有一横向设置且与排气通道4.3连通的过渡通道4.8.1,导套4.8内还制有沿轴向贯穿的并与过渡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复板、流道板、型芯、型腔、模脚和下复板,上复板中设有定位环和浇口套,上复板与型芯之间设有与浇口套连接的针阀式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注塑机上设有与针阀式热流道连接的油压阀,所述型腔的分型面设有由一环形围台环绕形成的成型凹槽,对应所述型芯的分型面设有一级成型凸起和二级成型凸起,所述成型凹槽与一级成型凸起、二次成型凸起之间形成产品的模腔,所述成型凹槽的内侧壁与一级成型凸起贴合的部分壁面为向下向内倾斜设置,所述型腔内位于所述成型凹槽的四周设有用以冷却所述产品的外侧面的第一冷却水路,所述型腔内位于所述成型凹槽的两长侧边各设有可与成型凹槽与模具外部连通的排气通道,模具的外部设有一与排气通道连接的抽气装置,所述型腔内设有一可密封或打开排气通道的气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复板、流道板、型芯、型腔、模脚和下复板,上复板中设有定位环和浇口套,上复板与型芯之间设有与浇口套连接的针阀式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注塑机上设有与针阀式热流道连接的油压阀,所述型腔的分型面设有由一环形围台环绕形成的成型凹槽,对应所述型芯的分型面设有一级成型凸起和二级成型凸起,所述成型凹槽与一级成型凸起、二次成型凸起之间形成产品的模腔,所述成型凹槽的内侧壁与一级成型凸起贴合的部分壁面为向下向内倾斜设置,所述型腔内位于所述成型凹槽的四周设有用以冷却所述产品的外侧面的第一冷却水路,所述型腔内位于所述成型凹槽的两长侧边各设有可与成型凹槽与模具外部连通的排气通道,模具的外部设有一与排气通道连接的抽气装置,所述型腔内设有一可密封或打开排气通道的气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凹槽的内侧壁与一级成型凸起贴合的部分壁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排气凹槽,所述环形围台的上表面内沿制有多个分别与对应第一排气凹槽连通的第二排气凹槽,所述环形围台的上表面还制有一与各第二排气凹槽连通的排气环道,所述排气环道的两相对长侧的中间各制有一向下凹陷的排气通孔,所述排气通道自所述排气通孔的下端垂直向外延伸至所述型腔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产品注塑与发泡一体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内安装有一纵向设置且与排气通道垂直相交的导套,导套内制有一横向设置且与排气通道连通的过渡通道,导套内还制有沿轴向贯穿的并与过渡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荣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美鼎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