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构架整体倾斜往复炉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78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倾斜往复炉排的结构,从整体上看呈阶梯形,其水平倾斜角为13°。炉排面较宽(整个炉排面宽>2600mm),且整个炉排面长度较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双构架支撑的结构形式。炉排分为两个部分,每一部分是一独立的炉排。减速机设计成两端具有输出轴的形式,通过输出轴,带动每一端的偏心轮及推拉杆部分(偏心轮及推拉杆部分均为两套),使两部分炉排片同步运行。同时,活动炉排的前半部分行程大,后半部分行程小。该炉排的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炉排面较宽,分成两部分不易同步的缺点,有效的解决了较大容量锅炉(≥14MW)中炉排的应用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倾斜往复炉排的结构形式。倾斜往复炉排从整体上看是呈阶梯状,燃料由煤斗落在炉排的前端,炉排是由相间布置的可动炉排和固定炉排组成。通过电机、减速机带动活动炉排片进行往复运动,从而推动煤层向下运动的一种炉排。国内炉排面的宽度一般在2600mm以下。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倾斜往复炉排的结构,从整体上看呈阶梯形,其水平倾斜角为13°。炉排面较宽(整个炉排面宽>2600mm),且整个炉排面长度较长。为了解决炉排面较宽的问题,国外采用耐热合金铸钢构件,推拉杆采用锻压件。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双构架支撑的结构形式。炉排分为两个部分,每一部分是一独立的炉排,包括固定炉排片及活动炉排片。固定炉排片安装在固定炉排梁上,每两片固定炉排片之间有一排活动炉排片,而活动炉排片安装在活动炉排梁上,各活动炉排梁下部两侧用活动炉排推拉梁连接为一体。为了解决两炉排部分运行不易控制的缺点,减速机设计成两端具有输出轴的形式。通过输出轴,带动每一端的偏心轮及推拉杆部分(偏心轮及推拉杆部分均为两套),电机通过变速机构带动偏心轮拉杆,经推拉杆、人字拉杆、活动炉排推拉梁,带动活动炉排梁上的活动炉排片作往复运动,从而达到同步运行的效果。这即保证了倾斜往复炉排的特点,同时,又有效的解决了炉排面较宽不同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点活动炉排的前半部分行程大,后半部分行程小。其优点在于在燃料经煤斗落到炉排的前端时,因活动炉排行程较大,能尽快的将燃料推到主燃区,而后半程行程较小,可以使后部炉排上保证适量的燃料层厚度,使燃尽区的燃料层滞留较长时间。这样即能节省能源,又减少了漏风。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描述的双构架整体倾斜往复炉排的结构示意图。它包含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推拉传动部分、偏心轮传动部分)、固定炉排片、活动炉排片、固定炉排梁、活动炉排梁、活动炉排推拉梁、炉排架(两套)、风室板及侧密封板等几大部分组成。通过传动装置,带动活动炉排推拉梁,带动活动炉排梁上的活动炉排片作往复运动,完成了炉排的运行。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权利要求1.一种倾斜往复炉炉排,其特征是整个炉排是由双构架支撑2.根据权力1所述的倾斜往复炉排,其特征是炉排是由两部分组成,由一台电机带动,同步运行,形成单一炉排面。3.根据权力1、2所述的倾斜往复炉排,其特征是活动炉排的行程前半部分行程较大,后半部分行程较前半部分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倾斜往复炉排的结构,从整体上看呈阶梯形,其水平倾斜角为13°。炉排面较宽(整个炉排面宽>2600mm),且整个炉排面长度较长。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双构架支撑的结构形式。炉排分为两个部分,每一部分是一独立的炉排。减速机设计成两端具有输出轴的形式,通过输出轴,带动每一端的偏心轮及推拉杆部分(偏心轮及推拉杆部分均为两套),使两部分炉排片同步运行。同时,活动炉排的前半部分行程大,后半部分行程小。该炉排的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炉排面较宽,分成两部分不易同步的缺点,有效的解决了较大容量锅炉(≥14MW)中炉排的应用问题。文档编号F23H11/00GK1266159SQ9912724公开日2000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董珊 申请人:哈尔滨宏特实业有限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倾斜往复炉炉排,其特征是:整个炉排是由双构架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宏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