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塔筒门框焊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662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风电塔筒门框焊接平台,包括龙门架、行走平台、爬梯、卷扬机、牵引件、定滑轮及铰座。所述定滑轮安装于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上,所述卷扬机位于所述定滑轮对应的下方,所述行走平台位于所述横梁的前方,所述铰座位于所述行走平台的后下方,所述爬梯位于所述横梁的前方,所述爬梯的底端与所述铰座铰接,所述爬梯的顶端与所述行走平台固定,所述牵引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行走平台或爬梯上,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卷扬机,所述牵引件还从所述横梁的后方绕于所述定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电塔筒门框焊接平台具有操作便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占用空间及成本低的优点。

Welding platform for door frame of wind power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塔筒门框焊接平台
本技术涉及风电塔筒制造过程中用到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塔筒门框焊接平台。
技术介绍
风电塔筒是支撑高空风力发电机组的主要设备,海上风电塔筒高度一般为85米左右,分为4段,底段直径约7-7.5m。每套塔筒在底段均设置有塔筒门,塔筒门框安装时,塔筒(外形为圆柱体)为卧式摆放,门框安装完成后需要操作人员到塔筒外表面依靠手工气保焊进行外缝焊接。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海上风电塔筒的底段塔筒直径较大,门框外缝焊接位置较高,操作人员容易从筒壁上滑落,必须设置平台进行防护。常规的陆上风电塔筒门框焊接用到的平台设计仅为防护平台和必要的支撑构件,配合铝合金爬梯使用,需要使用车间起重机械进行吊运至塔筒表面,同时还需要进行牵引固定。而对于海上风电塔筒而言,平台、铝合金爬梯形体尺寸均较大,比较占用空间,且必须使用起重设备吊运及固定,因此,花费时间长而存在操作不便的缺陷,同时,还影响生产效率;另,还存在成本高、安装拆卸次数多及稳定性差的缺陷。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稳定、成本低、操作便利及减少安装拆卸次数的风电塔筒门框焊接平台来克服上述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塔筒门框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行走平台、爬梯、卷扬机、牵引件、定滑轮及铰座,所述定滑轮安装于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上,所述卷扬机位于所述定滑轮对应的下方,所述行走平台位于所述横梁的前方,所述铰座位于所述行走平台的后下方,所述爬梯位于所述横梁的前方,所述爬梯的底端与所述铰座铰接,所述爬梯的顶端与所述行走平台固定,所述牵引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行走平台或爬梯上,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卷扬机,所述牵引件还从所述横梁的后方绕于所述定滑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塔筒门框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行走平台、爬梯、卷扬机、牵引件、定滑轮及铰座,所述定滑轮安装于所述龙门架的横梁上,所述卷扬机位于所述定滑轮对应的下方,所述行走平台位于所述横梁的前方,所述铰座位于所述行走平台的后下方,所述爬梯位于所述横梁的前方,所述爬梯的底端与所述铰座铰接,所述爬梯的顶端与所述行走平台固定,所述牵引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行走平台或爬梯上,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卷扬机,所述牵引件还从所述横梁的后方绕于所述定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门框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座位于所述卷扬机的正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门框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在所述行走平台上呈一左一右的间隔开布置,每个所述爬梯的底端之左右两侧各与一个所述铰座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塔筒门框焊接平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张浩然周化锦张萍段鹏凯廖承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四局阳江海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