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风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550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风除尘装置。包括吸风器和吸风管,吸风管的进风端口可在工作区域内移动,正对产生粉尘的区域或对除尘要求最高的区域,并稳定在该位置。吸风管与进风端口相对的另一端与吸风器之间由密封活动接头连接,密封活动接头可使吸风管的进风端口能够在工作区域内移动。封闭工作区域内含粉尘空气由吸风管的进风端口进入,通过吸风管,由吸风器排出封闭工作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吸风管,能够在只安装单一吸风器的情况下,使吸风除尘装置的最佳工作区域在工作范围内灵活移动,达到最佳的吸风除尘效果,并减少了多台固定吸风除尘装置造成的资源和空间浪费。

An air suction and dust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风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风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切割、打磨、粉碎、粉状原料的分装等很多工艺环节会都会产生车间粉尘。在封闭的生产空间中,粉尘如不及时清理排出,往往会导致产品质量缺陷、工人职业病等后果,甚至出现粉尘燃烧爆炸的安全事故。为了解决工业生产中封闭生产空间内的除尘问题,目前通常会在封闭空间外墙安装负压装置或排气装置,将封闭空间内含粉尘空气排放到开放空间。但是,传统的吸气除尘装置一般都为固定安装,不能自由移动,除尘区域相对固定,最佳工作区域有效,不便于随着粉尘产生区域的改变灵活调整。若在同一封闭空间内有多个粉尘产生区域,就需要安装多台独立的吸风除尘装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空间浪费。鉴于此,如何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使吸风除尘装置的进风端口可移动,使吸风除尘装置的最佳工作区域随粉尘产生区域的变化而灵活移动,避免原理吸风除尘装置进风端口的位置吸风除尘效果差,减少安装多台传统吸风除尘装置造成的浪费,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解决了传统吸风除尘装置最佳工作区域不可移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风除尘装置,包括吸风器和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进风端口可在工作区域内移动,并稳定在工作位置;所述吸风管与进风端口相对的另一端与吸风器之间由密封活动接头连接。优选的:所述吸风管由多段硬质管材组成,每段硬质管材间由活动接头连接,活动接头转动到位后可固定;或,所述吸风管由软管组成,软管的进风端口处设置有固定进风端口位置的部件。优选的:所述吸风管可伸缩。优选的:还包括除尘罩,所述除尘罩与所述吸风管的进风端口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接头具有多个进风管接入口。优选的:所述吸风管包括固定段与活动段;所述吸风管固定段一端与吸风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活动接头;所述吸风管活动段与固定段的活动接头连接。优选的:所述吸风管固定段包括多个分支,每个分支延伸至工作区域的不同位置,每个分支上都设置有进风管接入口。优选的:所述进风管接入口处有开关,控制进风管接入口的开启关闭。优选的:所述进风管接入口或吸风管进风端口处设有自动感应器,所述自动感应器有信号线与进风管接入口开关相连,可控制进风口开关的开启关闭。优选的:还包括吸风功率控制部件,所述吸风功率调节部件与所述吸风器和自动感应器间有信号线相连,可控制吸风器工作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吸风除尘装置中设置可移动的吸风管,使吸风除尘装置的有效工作距离可灵活一点。通过该装置,可以在只安装单一吸风器的情况下,将吸风除尘装置的最佳工作区域移动至最需要吸风除尘的位置,达到最佳除尘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风除尘装置,其目的为传统吸风除尘装置增加可移动的进风端口,使吸风除尘装置的最佳工作区域随粉尘产生区域的变化而改变,不需要多台吸风除尘装置即可实现多点除尘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A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B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C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吸风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是一种特定功能系统的体系结构,因此在具体实施例中主要说明各结构模组的功能逻辑关系,并不对具体软件和硬件实施方式做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参考附图和实施例结合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粉尘,车间粉尘,还存在易燃易爆的巨大安全隐患,更会影响车间工人身体健康。现有的工业除尘设备一般为大功率排气或负压装置,体积较大,吸风口固定安装,不能自由移动,因此除尘区域相对固定,有效工作范围有限,远离进风口的位置除尘效果较差。而现有的可移动除尘装置一般功率较小,无法满足生产过程中的除尘需求。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室内吸风除尘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可移动的吸风管,使得大功率除尘装置的进风口可依操作区域的改变而灵活调整,满足不同生产流程的除尘需求。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技术吸风除尘装置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风除尘装置用于室内除尘,包括:吸风器1,吸风管2,活动接头3,进风端口4。吸风器1与吸风管2之间通过活动接头3相连,吸风管2未与活动接头3相连的一端为进风端口4。吸风除尘装置的工作区域一般为生产车间等由外墙封闭封闭、有固定范围的空间。装置工作时,工作区域内粉尘随空气进入吸风管2的进风端口4,通过吸风管2,由吸风器1排出室外,完成吸风除尘的效果。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吸风器1内部通常为大功率排气扇或大功率负压吸风装置,内部具有大功率电机、大型风扇等较大体积的部件,且需要固定通畅的排风出口,因此通常安装在固定位置。但吸风除尘装置的最佳工作区域一般仅限于进风端口周围的有限空间,距离进风端口越远,吸风除尘效果越差。目前通常使用的吸风除尘设备进风端口固定,最佳工作区域固定,因此只有靠近固定进风端口的位置吸风除尘效果较好,远离进风端口的位置吸风除尘效果较差。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使用活动接头3,使吸风管2可转动,进风端口4位置可移动,当粉尘产生源处于不同位置时,使进风端口4处于粉尘产生源附近,即吸风除尘装置的最佳工作区域处于当前粉尘产生最多或除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风除尘装置,包括吸风器和吸风管,其特征在于:/n所述吸风管的进风端口可在工作区域内移动,并稳定在工作位置;/n所述吸风管与进风端口相对的另一端与吸风器之间由密封活动接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风除尘装置,包括吸风器和吸风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风管的进风端口可在工作区域内移动,并稳定在工作位置;
所述吸风管与进风端口相对的另一端与吸风器之间由密封活动接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风管由多段硬质管材组成,每段硬质管材间由活动接头连接,活动接头转动到位后可固定;
或,所述吸风管由软管组成,软管的进风端口处设置有固定进风端口位置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吸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可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罩,所述除尘罩与所述吸风管的进风端口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吸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接头具有多个进风管接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吸风除尘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金柱徐月清沈国富王新彪朱全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家家乐饲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