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143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解决了传统的除尘系统难以吸附厂房地面上灰尘的问题。其包括设置于厂房外的除尘器、连通于除尘器出风口的风机以及连通于除尘器进风口的风管。风管远离除尘器的一端连通有上吸尘管和下吸尘管,上吸尘管设置于厂房内壁的顶部,上吸尘管的底部竖直连通有多个竖管,每个竖管的底端均设置有集尘罩。下吸尘管连通有吸尘排管,吸尘排管沿厂房内壁的底部设置,吸尘排管背对于厂房墙壁的一侧开设有吸尘口,吸尘口内安装有用于阻挡异物的防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开启风机,能够同时对厂房地面上的灰尘和空气中弥漫的灰尘进行吸附,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

A dedusting system with good dedust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
本技术涉及厂房除尘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加快,工业水平在不断提高,工厂厂房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一方面,这些灰尘如果不经处理直接随空气扩散到空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厂房内分散的灰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会产生危害,因此,厂房内一般需要配备除尘系统,将厂房中的灰尘除去。目前厂房配备的除尘系统一般是在厂房外侧设置除尘器,除尘器的出风口连接有风机,除尘器的进风口连通有管路,管路延伸至厂房内部的顶壁上并进行固定,管路上安装有多个集尘罩,通过开启风机对厂房内的灰尘进行吸附收集,达到除尘效果。但是现有的除尘系统一般只能将空气中弥漫的灰尘除去,位于厂房底部和地面上的灰尘由于受到厂房内设备或者机器的遮挡而无法除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其优势在于:能够将地面上和空气中弥漫的灰尘除去,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包括设置于厂房外的除尘器、连通于所述除尘器出风口的风机、以及连通于所述除尘器进风口的风管,所述风管远离所述除尘器的一端连通有上吸尘管和下吸尘管,所述上吸尘管设置于厂房内壁的顶部,所述上吸尘管的底部竖直连通有多个竖管,每个所述竖管远离所述上吸尘管的一端均设置有集尘罩,所述下吸尘管连通有吸尘排管,所述吸尘排管沿厂房内壁的底部设置,所述吸尘排管背对于厂房墙壁的一侧开设有吸尘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厂房内进行工作时,开启风机,上吸尘管和下吸尘管内产生吸力,对厂房内的灰尘进行吸附,灰尘从集尘罩和吸尘排管内被吸入风管中,然后经过除尘器过滤,将灰尘过滤到除尘器内,过滤后的空气经风机排放到大气中;集尘罩能够增大吸尘面积,便于将空气中弥漫的灰尘吸附到上吸尘管内;吸尘排管能够对厂房地面上的灰尘进行吸附,防止地面上的灰尘在工作人员走动时溅起而对被吸入体内,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口内设置有防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能够防止异物被吸入到下吸尘管内,避免异物卡在管路内而导致管路堵塞或吸尘效果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排管靠近所述吸尘口一端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防护网插设于所述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槽的设置便于对防护网进行拆装,方便定期将防护网拆下进行清洗,避免因防护网上粘附过多灰尘而导致吸尘效果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排管靠近所述吸尘口一端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当所述防护网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时,所述防护网的底部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护网插在插槽内时,防护网的底部刚好能够嵌设到固定槽内,固定槽能够对防护网进行固定,防止防护网松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网的顶部设置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便于将防护网从插槽内拉出,便于防护网的拆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口的外侧设置有一防护条,所述防护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吸尘口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条对防护网起到保护作用,能够避免工作人员的脚部意外踢到防护网而导致防护网变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排管的底部靠近所述吸尘口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沿远离所述吸尘排管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板的设置能够避免吸尘排管底部的边缘处对灰尘进行阻挡,防止灰尘积累在吸尘排管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排管与所述下吸尘管之间设置有吸尘罩,所述吸尘排管与所述下吸尘管通过所述吸尘罩相连通,所述吸尘罩沿靠近所述下吸尘管的方向逐渐收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尘罩的收缩设置能够对灰尘起到引导作用,引导灰尘进入下吸尘管内,便于将灰尘吸到除尘器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尘罩与所述吸尘排管的连接处作圆角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尘罩与吸尘排管连接处的圆角处理能够进一步对灰尘起到引导作用,使灰尘更容易进入到下吸尘管内而被吸入吸尘器中。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吸尘排管和上吸尘管的设置能够同时对厂房地面上的灰尘和空气中弥漫的灰尘进行吸附,避免地面上积累灰尘,提高了灰尘的吸附效果;2.防护网能够防止异物被吸入到下吸尘管内,避免异物卡在管路内而导致管路堵塞或吸尘效果降低;3.防护条的设置对防护网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工作人员的脚部意外踢到防护网而导致防护网变形;4.吸尘罩的设置对灰尘起到引导作用,引导灰尘进入下吸尘管内,便于将灰尘吸到除尘器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吸尘排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除尘器;11、风机;12、风管;2、上吸尘管;21、竖管;22、集尘罩;3、下吸尘管;31、吸尘罩;4、吸尘排管;41、吸尘口;42、插槽;43、固定槽;44、防护网;441、把手;45、防护条;46、引导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包括设置于厂房外侧的除尘器1、连通于除尘器1出风口的风机11以及连通于除尘器1进风口的风管12,除尘器1为袋式除尘器1。风管12远离除尘器1的一端连通有上吸尘管2和下吸尘管3,上吸尘管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厂房内壁的顶部,上吸尘管2的底部竖直连通有多根竖管21,每根竖管21远离上吸尘管2的一端均安装有一个圆台形的集尘罩22。下吸尘管3连通有吸尘排管4,吸尘排管4沿厂房内壁的底部延伸设置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吸尘排管4背对于厂房墙壁的一侧开设有矩形的吸尘口41。吸尘排管4与下吸尘管3之间连接有吸尘罩31,吸尘排管4与下吸尘管3通过吸尘罩31相连通,吸尘罩31的两侧沿靠近下吸尘管3的方向逐渐收缩使吸尘罩31形成梯形。当厂房内进行工作时,开启风机11,上吸尘管2和下吸尘管3内产生吸力,能够对厂房内的灰尘进行吸附,灰尘从集尘罩22和吸尘排管4内被吸入上吸尘管2和下吸尘管3内并汇入风管12中,然后经过除尘器1过滤,将灰尘过滤到除尘器1内,过滤后的空气经风机11排放到大气中。集尘罩22能够增大吸尘面积,便于将空气中弥漫的灰尘吸附到上吸尘管2内;吸尘排管4能够对厂房地面上的灰尘进行吸附,防止地面上的灰尘在工作人员走动时溅起而对被吸入体内,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通过同时对空气中弥漫的灰尘和厂房地面上的灰尘进行吸附,提高了灰尘的吸附效果。吸尘罩31的收缩设置能够对灰尘起到引导作用,引导灰尘进入下吸尘管3内,便于将灰尘吸到除尘器1内。吸尘罩31与吸尘排管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包括设置于厂房外的除尘器(1)、连通于所述除尘器(1)出风口的风机(11)、以及连通于所述除尘器(1)进风口的风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2)远离所述除尘器(1)的一端连通有上吸尘管(2)和下吸尘管(3),所述上吸尘管(2)设置于厂房内壁的顶部,所述上吸尘管(2)的底部竖直连通有多个竖管(21),每个所述竖管(21)远离所述上吸尘管(2)的一端均设置有集尘罩(22),所述下吸尘管(3)连通有吸尘排管(4),所述吸尘排管(4)沿厂房内壁的底部设置,所述吸尘排管(4)背对于厂房墙壁的一侧开设有吸尘口(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包括设置于厂房外的除尘器(1)、连通于所述除尘器(1)出风口的风机(11)、以及连通于所述除尘器(1)进风口的风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2)远离所述除尘器(1)的一端连通有上吸尘管(2)和下吸尘管(3),所述上吸尘管(2)设置于厂房内壁的顶部,所述上吸尘管(2)的底部竖直连通有多个竖管(21),每个所述竖管(21)远离所述上吸尘管(2)的一端均设置有集尘罩(22),所述下吸尘管(3)连通有吸尘排管(4),所述吸尘排管(4)沿厂房内壁的底部设置,所述吸尘排管(4)背对于厂房墙壁的一侧开设有吸尘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口(41)内设置有防护网(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排管(4)靠近所述吸尘口(41)一端的顶部开设有插槽(42),所述防护网(44)插设于所述插槽(4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除尘效果的厂房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排管(4)靠近所述吸尘口(41)一端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43),当所述防护网(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星中恒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