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预热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51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垃圾预热干燥装置,由骨架、炉排片和干燥风室构成,炉排片由耐热铸铁或耐热铸钢铸造而成,设置在骨架上方;炉排片内侧设有前端定位孔和后端定位孔,炉排片上设有渐缩式布风孔;干燥装置的末端浸泡在循环流化床密相区内,采用耐火耐磨材料砌筑。本发明专利技术分为一级或两级布置,两级布置时,前一级与后一级之间为阶梯式布置。每级预热干燥装置均由2排以上炉排片组成,每排具有2个以上炉排片;每排炉排片由前端和后端定位轴定位;前后排炉排片之间为阶梯式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多排炉排片的阶梯式组合既加强了干燥效果,又防止了热膨胀造成的结构破坏;两级干燥装置的阶梯式设置,使垃圾在干燥过程中跌落、松动,加强了垃圾干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预热干燥装置,属于能源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焚烧生活垃圾的过程中,垃圾水分含量及其变化对焚烧炉运行 的稳定性和垃圾燃尽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垃圾水分含量与垃圾热值具有密切的关系, 通常而言,垃圾水分含量越高,垃圾热值越低,为了实现垃圾的稳定燃烧,在燃烧过程中所 需添加的辅助燃料就越多,从而增加了焚烧炉的运行成本。为了提高焚烧炉的运行稳定性和 垃圾燃尽率,并降低焚烧炉的运行成本,在垃圾焚烧前,进行垃圾预热干燥尤显重要。为了实现高水分垃圾的预干燥,也有各种干燥装置的研究,如带有漏液孔和热风支管的 推料车,利用高温烟气进行干燥的转筒式干燥机,以及利用烟气蒸发垃圾水分的干燥炉等。 这些千燥装置大多为独立的干燥装置,为达到环保排放目的,还需在出口处配备尾气处理装 置,甚至需要额外处理排放的垃圾渗滤液。此外,上述垃圾干燥装置大多难以满足大型垃圾 焚烧系统垃圾预热干燥的需求。张衍国等人曾专利技术了一种用于垃圾焚烧设备的进料及干燥装置(ZL 01201538.5),该装 置由给料斗以及设置在给料斗下面的物料进给机构组成,物料进给机构包括滑块推进机构和 移动干燥床。该装置应用在循环流化床焚烧系统前,成功实现了高水分垃圾的预热干燥和进 料。但该专利并没有给出该干燥装置的结构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垃圾预热干燥装置的结构,并在上述专利的基础上,改进垃圾预 热干燥装置的布置,使大型垃圾焚烧系统的垃圾预热干燥效果更稳定,有效减少垃圾水分变 化对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造成的波动影响。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垃圾预热干燥装置,由骨架、炉排片和干燥风室构成,所述炉排 片由耐热铸铁或耐热铸钢铸造而成,设置在骨架上方;炉排片内侧设有前端定位孔和后端定 位孔,炉排片上设有渐缩式布风孔;骨架两侧设有骨架定位孔;预热干燥装置的末端浸泡在 循环流化床密相区内,采用耐火耐磨材料砌筑。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排片为2排以上,顺着垃圾运动方向布列,每排具有2个以上 炉排片;每排炉排片由前端定位轴和后端定位轴定位,前端定位轴穿过同一排炉排片的前端 定位孔连接,后端定位轴穿过同一排炉排片的后端定位孔连接;前后排炉排片之间为阶梯式 布置。干燥风室内的干燥介质从炉排片上的渐縮式布风孔顺着垃圾运动方向喷入。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垃圾预热干燥装置,由骨架、炉排片和干燥风室构成。所述预 热干燥装置包括前后两级,每一级均由骨架、炉排片和干燥风室组成,前一级与后一级之间 为阶梯式布置;所述炉排片由耐热铸铁或耐热铸钢铸造而成,设置在骨架上方;炉排片内侧 设有前端定位孔和后端定位孔,炉排片上设有渐缩式布风孔;骨架两侧设有骨架定位孔;末 级干燥装置的末端浸泡在循环流化床密相区内,采用耐火耐磨材料砌筑。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技术方案,其特征还在于每级预热干燥装置的炉排片均为2排以上,顺着垃圾运动方向布列,每排具有2个以上炉排片;每级干燥装置上的每排炉排片均由 前端定位轴和后端定位轴定位,前端定位轴穿过同一排炉排片的前端定位孔连接,后端定位 轴穿过同一排炉排片的后端定位孔连接;前后排炉排片之间为阶梯式布置。干燥风室内的干 燥介质从炉排片上的渐縮式布风孔顺着垃圾运动方向喷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炉排的慢速反应 过程,具有构思巧妙、实施容易、工作可靠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由多排炉排片阶梯式组合而成, 既加强了干燥效果,又防止了热膨胀对干燥装置造成的结构破坏;两级预热干燥装置的阶梯 式设置,可使垃圾在干燥过程中跌落,产生松动,进一步加强垃圾内部的干燥效果。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级布置的垃圾预热干燥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两级布置的垃圾预热干燥装置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垃圾预热千燥装置俯视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垃圾预热干燥装置炉排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垃圾预热千燥装置骨架示意图。图中l一骨架;2 —炉排片;3 —前端定位孔;4一后端定位孔;5 —布风孔;6—上级千 燥风室;7 —布风管;8—下级干燥风室;9一循环流化床密相区;IO —前端定位轴;ll一后端定位轴;12 —骨架定位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实施方式 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级布置的垃圾预热干燥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由骨架l、炉排片2和上级千燥风室6构成。所述炉排片2由耐热铸铁或耐热铸钢铸造而成,设 置在骨架1上方(如图3所示),骨架1作为支撑梁,构成预热干燥装置的支撑结构,同时骨 架1两侧布设骨架定位孔12,骨架定位孔12的数量和位置依据炉排片定位孔的数量和位置 而定,与炉排片定位孔配合,对炉排片起定位作用(如图5所示)。每个炉排片内侧均设有前 端定位孔3和后端定位孔4,且每个炉排片上均设有渐缩式布风孔5 (如图4所示)。千燥装 置下设上级干燥风室6,采用高压头的一次风或高温烟气作为干燥介质。上级干燥风室6内 的干燥介质从炉排片上的渐縮式布风孔5顺着垃圾运动方向喷入,对干燥装置上的垃圾进行预热干燥。根据干燥装置沿垃圾运动方向的长度尺寸,炉排片为2排以上,顺着垃圾运动方向布列, 前后排炉排片之间为阶梯式布置;同时根据干燥装置的纵向深度尺寸,每排炉排均具有2个 以上炉排片。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降低干燥装置的刚性设计而增加其柔性设计,从而增加 干燥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使垃圾千燥更均匀。每排炉排片均由同一根前端定位轴IO和同一根后端定位轴11定位,前端定位轴10穿过 同一排炉排片的前端定位孔3连接,并穿过骨架上相应位置的骨架定位孔12进行定位;后端 定位轴11穿过同一排炉排片的后端定位孔4连接,并穿过骨架上相应位置的骨架定位孔12 进行定位。干燥装置的后半段浸泡在循环流化床密相区9内,为了防止密相区内高温熔蚀, 同时防止高浓度物料对干燥装置的磨损,预热干燥装置的末端采用耐火耐磨材料砌筑,为使 垃圾更顺畅、更均匀地滑落入密相区燃烧,该段顺着干燥装置到密相区的方向倾斜向下成坡 状砌筑。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两级布置的垃圾预热干燥装置示意图,当所需预热干燥的垃圾量比 较大,且垃圾进料行程较长时,预热干燥装置采用前后两级布置,上级预热干燥装置由骨架 1、炉排片2和上级干燥风室6组成;下级预热干燥装置由骨架l、炉排片2和下级干燥风室 8组成。前一级预热干燥装置与后一级预热干燥装置之间为阶梯式布置。炉排片2由耐热铸 铁或耐热铸钢铸造而成,设置在骨架1上方(如图3所示),骨架1作为支撑梁,构成预热干 燥装置的支撑结构,同时骨架1两侧布设骨架定位孔12,骨架定位孔12的数量和位置依据 炉排片定位孔的数量和位置而定,与炉排片定位孔配合,对炉排片起定位作用(如图5所示)。 每个炉排片内侧均设有前端定位孔3和后端定位孔4,且每个炉排片上均设有渐縮式布风孔5 (如图4所示)。上级干燥装置下设上级干燥风室6,内设布风管7,通入高压头的一次风或 高温烟气作为干燥介质。下级干燥装置下方设置下级干燥风室8。干燥风室内的干燥介质从 炉排片上的渐缩式布风孔5顺着垃圾运动方向喷入,对干燥装置上的垃圾进行预热干燥。根据干燥装置沿垃圾运动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预热干燥装置,由骨架(1)、炉排片(2)和干燥风室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片(2)由耐热铸铁或耐热铸钢铸造而成,设置在骨架(1)上方;炉排片内侧设有前端定位孔(3)和后端定位孔(4),炉排片上设有渐缩式布风孔(5);所述骨架(1)两侧设有骨架定位孔(12);干燥装置的末端浸泡在循环流化床密相区(9)内,采用耐火耐磨材料砌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军于培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热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