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复合纤维抗裂剂的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30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纤维抗裂剂的搅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球形罐和搅拌器,所述球形罐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用于封堵或打开出料口,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均匀分布于搅拌轴上的若干个桨叶和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所述桨叶的边缘与球形罐的内壁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保证球形罐内的物料得到充分搅拌,还可避免物料粘结在罐体内壁上,不卡料、不挂料,从而使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充分,实现搅拌无死角。

A stirring device for composite fiber anti cracking a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复合纤维抗裂剂的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复合纤维抗裂剂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优点是抗压强度高、取材容易、易成型、价格低廉、可与钢材结合制成各种承重构件。但是普通混凝土是一种准脆性材料,在普通混凝土的之二比过程中,掺入合适纤维能约束混凝土的塑性变形,从而分散混凝土的应力集中,推迟或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获得比普通混凝土更好的力学性能,因此,纤维增强混凝土是改善普通混凝土受力性能的有效方法。目前工程上纤维掺量一般不超过1%,当纤维的掺量大于1%时,由于纤维束的裹水和缠绕效应,就会出现严重的结团现象。且纤维与胶凝材料基体间存在界面过渡区,是复合材料的薄弱区。因此使纤维更好的分散于混凝土、优化界面过渡区性能是增强纤维混凝土强度,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纤维加入装置,例如中国专利号CN207825212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纤维上料装置,通过在料桶内设置打散装置,所述打散装置包括转轴、设置于转轴上的扇叶以及设置于料桶内两侧壁上的多个固定片,扇叶与所述固定片交错设置,进而将混凝土纤维打散,但纤维较软,长径比大,很容易缠绕在扇叶上,导致成团的纤维材料缠绕勾连,纤维分散的均匀性下降,造成纤维混凝土的机械性能下降。又例如中国专利号CN201420820255.8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混凝土生产的纤维分散加入装置,通过搅拌桨的转动初步分散纤维,然后落入进入筒,在鼓风机的作用下进一步分散加入搅拌仓内,该装置操作复杂,在搅拌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纤维时,需要更换搅拌桨,成本较高;且仅可以将大结团的纤维搅拌分散,无法达到全部分散的效果,尤其是工厂加工的纤维都成束存在的,需要尽量分成单丝,而该装置距离单丝分散状态甚远,分散效果不理想;其次,罐体内边角部位容易产生搅拌死角,部分物料搅拌不到,进而影响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复合纤维抗裂剂的搅拌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通过以下技术实现:一种用于复合纤维抗裂剂的搅拌装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球形罐和搅拌器,所述球形罐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挡料组件,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用于封堵或打开出料口,在搅拌装置运转时,所述挡料组件用于封堵出料口,并在搅拌装置停止运行时,打开出料口以卸料;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均匀分布于搅拌轴上的若干个桨叶和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所述桨叶的边缘与球形罐的内壁贴合。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球形罐的物料随着桨叶的转动做离心运动,从而加在物料上的分散力更大,纠缠结团状态的物料在较大的离心力的作用下与球形罐的内壁接触后,打开纠缠结团状态,实现物料的均匀分散,而通过将搅拌罐罐体设计为球形,并在罐体内设置与其罐体内壁贴合的桨叶,使得桨叶在转动过程中,其外缘始终与罐体内壁接触,确保每个地方的物料都可以得到搅拌,还可避免物料粘结在罐体内壁上,不卡料、不挂料,从而使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充分,实现搅拌无死角;同时使质轻、长径比大的物料如纤维无法在桨叶上缠绕,避免该类物料缠绕勾连成团,在离心力作用下能够更好的分散。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桨叶包括若干个副桨叶,每个所述副桨叶的边缘与对应位置处的球形罐的内壁贴合,每个所述桨叶的若干个所述副桨叶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交错设置,若干个所述副桨叶对合形成完整的桨叶。相比于一体成型的桨叶,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副桨叶的受力面积,减少物料阻力,降低装置能耗,同时,副桨叶可以实现在罐体内不同位置进行搅拌,进而打破被搅拌的物料的规则环流,并在副桨叶位置形成涡流,从而加强物料间的接触、碰撞,提高均质和分散效果。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桨叶包括3~5个副桨叶,以保证在降低搅拌阻力的同时,减少物料缠绕在副桨叶上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桨叶的转动方向固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其尖端正对转动方向,使得桨叶的转动方向形成锯齿状的表面;物料从三角形的尖端向着两侧流动,可提高物料自身的流动动力,且形成切割作用,有利于将成束的纤维分散成单丝,提高分散效果;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物料对桨叶的冲击,进一步减少搅拌阻力。进一步的,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挡料板、与挡料板铰接的滑块、连接板和气缸,所述挡料板的曲率半径等于球形罐罐体的曲率半径,所述挡料板与球形罐罐体对合后形成球形结构,从而不对桨叶的转动进行干扰;所述挡料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球形罐罐体的下部,且所述球形罐的外侧壁上设有供挡料板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块嵌入所述连接板的第二滑槽中,并可在第二滑槽内滑动,所述连接板与气缸的输出轴固连。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气缸带动挡料板运动,使得连接板拉动滑块做相应移动,进而带动与滑块连接的挡料板沿着空腔滑动,实现出料口的闭合或打开状态,即需要打开出料口时,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滑块向远离出料口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料板沿着空腔上行,打开出料口,使搅拌好的物料流出。进一步的,所述挡料板背离空腔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球形罐罐壁上靠近该凸台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凸台匹配的凹槽,增强其闭合的紧密性。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弧形过滤网,所述弧形过滤网位于挡料装置的上方;以保证未被打散的纤维截留至弧形过滤网上,不会加入到下一步工序中,进而在装置启动时重新进行分散。本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初始状态下,挡料组件动作,封堵出料口,之后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到搅拌装置内,由电机驱动搅拌器旋转,使物料分散,当搅拌完毕,搅拌器停止动作后,气缸驱动挡料板移动,打开出料口,进行卸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技术通过将搅拌罐罐体设计为球形,并在罐体内设置与其罐体内壁贴合的桨叶,使得桨叶在转动过程中,其外缘始终与罐体内壁接触,确保每个地方的物料都可以得到搅拌,还可避免物料粘结在罐体内壁上,不卡料、不挂料,从而使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充分,实现搅拌无死角;同时使质轻、长径比大的物料如纤维无法在桨叶上缠绕,避免该类物料缠绕勾连成团,在离心力作用下能够更好的分散。2、将每个桨叶分成交错设置的若干个副桨叶,可以有效降低副桨叶的受力面积,减少物料阻力,降低装置能耗,同时,副桨叶可以实现在罐体内不同位置进行搅拌,进而打破被搅拌的物料的规则环流,并在副桨叶位置形成涡流,从而加强物料间的接触、碰撞,提高均质和分散效果。3、通过在每个桨叶的转动方向固设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其尖端正对转动方向,使得桨叶的转动方向形成锯齿状的表面,物料从三角形的尖端向着两侧流动,可提高物料自身的流动动力,且形成切割作用,有利于将成束的纤维分散成单丝,进一步增强分散效果;另一方面,能有效降低物料对桨叶的冲击,进一步减少搅拌阻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搅拌装置的出料口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桨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复合纤维抗裂剂的搅拌装置,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球形罐(2)和搅拌器(3),所述球形罐(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4),底部设有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处设有挡料组件(6),所述挡料组件(6)用于封堵或打开出料口(5),所述搅拌器(3)包括搅拌轴(31)、均匀分布于搅拌轴(31)上的若干个桨叶(32)和驱动搅拌轴(31)转动的电机(33),所述桨叶(32)的边缘与球形罐(2)的内壁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复合纤维抗裂剂的搅拌装置,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球形罐(2)和搅拌器(3),所述球形罐(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4),底部设有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处设有挡料组件(6),所述挡料组件(6)用于封堵或打开出料口(5),所述搅拌器(3)包括搅拌轴(31)、均匀分布于搅拌轴(31)上的若干个桨叶(32)和驱动搅拌轴(31)转动的电机(33),所述桨叶(32)的边缘与球形罐(2)的内壁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桨叶(32)包括若干个副桨叶,每个所述副桨叶的边缘与对应位置处的球形罐(2)的内壁贴合,每个所述桨叶(32)的若干个所述副桨叶沿所述搅拌轴(31)的轴向交错设置,若干个所述副桨叶对合形成完整的桨叶(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桨叶(32)包括3~5个副桨叶。


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春辉廖明儒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浩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