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沉淀池和清水池;其中,沉淀池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沉淀池的侧部形成有出水口,出水口布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框架结构、固设于出水口处的固定座、以及安装于框架结构内的过滤层,框架结构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固定座上,转轴上套设有扭簧,用于将框架结构压抵于出水口边沿处,扭簧的第一端支抵于固定座,扭簧的第二端支抵于框架结构,沉淀池的位于出水口的上方布设有高压水枪,清水池连通于沉淀池。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污水的过滤,同时通过高压水枪对过滤层进行反向冲洗,延长了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减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107151081A、公开日2017年09月12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舶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底部设有支撑脚,外壳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进水口、过滤区、沉淀区以及自清洁区,过滤区、沉淀区和自清洁区之间设有带有滤孔的隔板,过滤区内设有过滤筒,过滤筒底部通过旋转轴与隔板连接,沉淀区内依次设有植物型沸石处理区以及生物酶处理区,自清洁区内设有自清滤袋,外壳的底部设有出水口;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自清滤袋,提高了净化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利用高压水枪可实现对过滤层的反向冲洗延长了过滤层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的侧部形成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布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框架结构、固设于所述出水口处的固定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内的过滤层,所述框架结构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用于将所述框架结构压抵于所述出水口,所述扭簧的第一端支抵于固定座,所述扭簧的第二端支抵于所述框架结构,所述沉淀池的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布设有高压水枪;清水池,连通于所述出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过滤装置实现对污水进行过滤,保证流进清水池中水的水质,通过使用一段时间后,手动将过滤装置转动一定角度,利用高压水枪对过滤层进行反向冲洗,延长过滤层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形成有倾斜设置的集泥槽,所述集泥槽的底端开设有连通收集箱的排泥口。便于将沉淀物经排泥口排至收集箱中。本技术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层的自靠近所述沉淀池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沉淀池的一端依次布设石英砂过滤层、渗水过滤层。本技术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多个所述沉淀池,相邻二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错位布设。出水口错位布设可以减少对已沉淀物质的扰动。本技术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多个所述沉淀池包括依次连通的首级沉淀池、中间沉淀池和末级沉淀池,所述清水池连通于所述末级沉淀池的出水口。本技术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清水池中设有抽水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过滤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出水口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参阅图1至图4可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1和清水池2;其中,沉淀池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沉淀池1的侧部形成有出水口11,出水口11布设有过滤装置3,过滤装置3包括框架结构31、固设于出水口11处的固定座51、以及安装于框架结构31内的过滤层32,框架结构31通过转轴52转动安装于固定座51上,转轴52上套设有扭簧53,用于将框架结构31压抵于沉淀池1内壁的出水口11边沿111处,框架结构31的外形匹配于出水口11的形状(框架结构31的外径大于出水口11的口径),扭簧53的第一端支抵于固定座51,扭簧53的第二端支抵于框架结构31,沉淀池1的位于出水口11的上方布设有高压水枪6,清水池2连通于沉淀池1。本实施例中,(1)通过设置沉淀池1实现物理沉淀,固体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在沉淀池1底部;(2)利用过滤装置3实现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污水中的杂质,保证流进清水池2中水的水质;(3)利用扭簧53的复位力实现将过滤装置3紧紧压抵于出水口11,避免安装位置发生偏移导致部分污水直接进入清水池2中;(4)框架结构31与出水口11外部边沿111之间压抵有密封圈;(5)将框架结构31沿指向沉淀池1内侧的方向转动一定角度,然后利用高压水枪6对过滤层32背向沉淀池1的一侧进行反向冲击,实现部分附着于过滤层32表面的吸附物(杂质)的清理,以延长过滤层32的使用寿命,降低污水过滤处理的成本。具体的,(1)过滤层32的自靠近沉淀池1的一端至远离沉淀池1的一端依次布设石英砂过滤层32、渗水过滤层32,实现多层过滤;(2)清水池2中设有抽水泵(图中未显示),实习清水池2中水的二次利用。进一步的,沉淀池1的底部形成有倾斜设置的集泥槽12,集泥槽12的底端开设有连通收集箱4的排泥口。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集泥槽12倾斜布设便于将沉积在沉淀池1底不的沉积物经排泥口排出。进一步的,包括多个沉淀池1,相邻二沉淀池1的出水口11错位布设(图中未显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沉淀池1的出水口11错位布设,可以降低污水流经多个沉淀池1的流速,降低污水流动过程中对已沉积物质的扰动,具有较好的沉淀效果。具体的,多个沉淀池1包括依次连通的首级沉淀池1、中间沉淀池1和末级沉淀池1,清水池2连通于末级沉淀池1的出水口11。本技术中,高压水枪6通过万向接头可万向转动的安装于出水口11的上方。本技术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扭簧将过滤装置压抵于出水口11边沿111处,利用过滤层实现对污水的过滤;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将手动向指向沉淀池内侧方向转动过滤装置,然后再利用高压水枪对过滤层进行反方向的冲洗,将过滤层表面部分吸附物冲掉,实现过滤层的循环利用,延长了过滤层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利用集泥口将沉淀至集泥槽中的沉淀物排出至收集箱,实现对沉淀物的存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能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的侧部形成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布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框架结构、固设于所述出水口处的固定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内的过滤层,所述框架结构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用于将所述框架结构压抵于所述出水口,所述扭簧的第一端支抵于固定座,所述扭簧的第二端支抵于所述框架结构,所述沉淀池的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布设有高压水枪;/n清水池,连通于所述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池的侧部形成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布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框架结构、固设于所述出水口处的固定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框架结构内的过滤层,所述框架结构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用于将所述框架结构压抵于所述出水口,所述扭簧的第一端支抵于固定座,所述扭簧的第二端支抵于所述框架结构,所述沉淀池的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布设有高压水枪;
清水池,连通于所述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形成有倾斜设置的集泥槽,所述集泥槽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李国和,黄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扬船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