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疏浚泥沙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2227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泥沙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流疏浚泥沙分离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侧壁上端通过支架连接有进料管,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渣浆泵的进口连接,所述渣浆泵的出口与旋流器的侧壁进口连接,所述旋流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沙口,所述旋流器的侧壁下侧连接有下支撑台,所述下支撑台的上表面和水箱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脱水筛机构,所述脱水筛机构包括筛板和筛板底端两侧的支撑弹簧,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且排放的尾水中含沙量很低;经脱水筛处理的沙子含水率更低,方便用车辆直接运输;克服现有泥沙分离装置存在的不能对泥沙分离后的沙进行筛选、泥沙分离率低、沙分离质量不高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疏浚泥沙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泥沙分离
,具体为一种河流疏浚泥沙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疏浚为疏通、扩宽或挖深河湖等水域,用人力或机械进行水下土石方开挖工程。广义的疏浚包括用水下爆破法进行的炸礁、炸滩等。人工开断流施工的小河流。机械施工广泛使用各类挖泥船,有时也用索铲等陆上施工机械。机械疏浚始于1600年,在荷兰鹿特丹港施工中出现链斗式挖泥船的雏形。对于河流的疏浚需要将其淤泥清除,并将淤泥取出进行泥沙分离,对沙子和泥分离并分类使用。目前有很多研究在设计淤泥清除装置,但是目前的淤泥清除装置都是固定设置于大型水利工程中的,维护维修成本非常高,并且其主要作用也只是将淤泥清除出来,然后在利用单独的泥沙分离装置进行泥沙分离后分别进行后处理。程序复杂且淤泥清除出来之后会部分干燥,干燥之后需要再次的进行湿润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泥沙分离,从而也浪费了处理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流疏浚泥沙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泥沙分离方式,程序复杂且淤泥清除出来之后会部分干燥,干燥之后需要再次的进行湿润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泥沙分离,从而也浪费了处理资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流疏浚泥沙分离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侧壁上端通过支架连接有进料管,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渣浆泵的进口连接,所述渣浆泵的出口与旋流器的侧壁进口连接,所述旋流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沙口,所述旋流器的侧壁下侧连接有下支撑台,所述下支撑台的上表面和水箱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脱水筛机构,所述脱水筛机构包括筛板和筛板底端两侧的支撑弹簧,所述筛板的下表面安装有震动机构,所述下支撑台上的脱水筛机构位于出沙口的正下方,所述水箱上的脱水筛机构位于进料管的下侧,所述旋流器的侧壁上设置有泥水出口,所述泥水出口上连接有返水箱,所述返水箱的底端设置有返水出口。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进料管均匀分布在水箱的上侧。优选的,所述筛板呈中间下凹、两端上扬的折弯状。优选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震动块,所述震动块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震动块为凸轮状震动块。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壁上包覆有防水保护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且排放的尾水中含沙量很低;2)经脱水筛处理的沙子含水率更低,方便用车辆直接运输;3)克服现有泥沙分离装置存在的不能对泥沙分离后的沙进行筛选、泥沙分离率低、沙分离质量不高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脱水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进料管、3渣浆泵、4旋流器、5下支撑台、6出沙口、7脱水筛机构、71筛板、72支撑弹簧、73震动机构、8泥水出口、9返水箱、10返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流疏浚泥沙分离装置,包括水箱1,水箱1的侧壁上端通过支架连接有进料管2,水箱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渣浆泵3的进口连接,渣浆泵3作为动力机构,将水箱1内的脱水筛机构7初次过滤的泥水抽出;渣浆泵3的出口与旋流器4的侧壁进口连接,初次过滤的泥水通过渣浆泵3抽出,并输出到旋流器4内,从旋流器4的侧壁切入输入;旋流器4的底部设置有出沙口6,旋流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具有一定密度差的液-液、液-固、液-气等两相或多相混合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分离。将混合液以一定的压力切向进入旋流器,在圆柱腔内产生高速旋转流场。混合物中密度大的组分在旋流场的作用下同时沿轴向向下运动,沿径向向外运动,在到达锥体段沿器壁向下运动,并由底流口排出,这样就形成了外旋涡流场;密度小的组分向中心轴线方向运动,并在轴线中心形成一向上运动的内涡旋,然后由溢流口排出,这样就达到了两相分离的目的,沙子密度相对较高,沙子通过底部的出沙口6输出;旋流器4的侧壁下侧连接有下支撑台5,下支撑台5的上表面和水箱1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脱水筛机构7,通过脱水筛机构7对沙子二次过滤;脱水筛机构7包括筛板71和筛板71底端两侧的支撑弹簧72,筛板71的下表面安装有震动机构73,下支撑台5上的脱水筛机构7位于出沙口6的正下方,水箱1上的脱水筛机构7位于进料管2的下侧,下支撑台5上的筛板71的筛孔孔径大于水箱1上的筛板71的筛孔孔径,筛板71的筛孔孔径小于沙子的粒径,下支撑台5上的筛板71的筛孔孔径大于淤泥粒子的粒径;旋流器4的侧壁上设置有泥水出口8,泥水出口8上连接有返水箱9,返水箱9的底端设置有返水出口10。进料管2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进料管2均匀分布在水箱1的上侧,使得进料管2上进入的泥沙能够均匀分布到下侧的脱水筛机构7上,从而便于分离作用。筛板71呈中间下凹、两端上扬的折弯状,使得泥沙在筛板71上,能够抖动而移动,快速的进行过滤作用。震动机构73包括驱动电机和震动块,震动块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震动块为凸轮状震动块,驱动电机带动震动块转动,由于震动块为凸轮状震动块,凸轮状震动块在转动时其的不平衡使得转动会发生抖动的情况,从而产生震动效果。驱动电机的外壁上包覆有防水保护罩,通过防水保护罩的设置,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避免泥沙中的水对驱动电机侵蚀而损坏的情况。工作原理:通过进料管2将经过大颗粒杂质(如碎石、渔网、塑料纸、贝壳、腐烂水生植物等)过滤后的泥沙通过进料管2输出到水箱1上侧的脱水筛机构7上,通过水箱1上侧的脱水筛机构7的过滤作用,沙子被过滤留在筛板71上,泥水进入水箱1内,并实时对水箱1上脱水筛机构7的沙子清理;水箱1内的泥水在渣浆泵3的抽吸作用下进入旋流器4内,旋流器4的离心分离作用,将泥水中含有少量的沙子通过出沙口6排出的下侧下支撑台5上的脱水筛机构7上,进行再次分离,得到较为纯的沙子;旋流器4内的泥水通过泥水出口8排出到返水箱9内,并通过返水出口10进行输出待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疏浚泥沙分离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侧壁上端通过支架连接有进料管(2),所述水箱(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渣浆泵(3)的进口连接,所述渣浆泵(3)的出口与旋流器(4)的侧壁进口连接,所述旋流器(4)的底部设置有出沙口(6),所述旋流器(4)的侧壁下侧连接有下支撑台(5),所述下支撑台(5)的上表面和水箱(1)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脱水筛机构(7),所述脱水筛机构(7)包括筛板(71)和筛板(71)底端两侧的支撑弹簧(72),所述筛板(71)的下表面安装有震动机构(73),所述下支撑台(5)上的脱水筛机构(7)位于出沙口(6)的正下方,所述水箱(1)上的脱水筛机构(7)位于进料管(2)的下侧,所述旋流器(4)的侧壁上设置有泥水出口(8),所述泥水出口(8)上连接有返水箱(9),所述返水箱(9)的底端设置有返水出口(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疏浚泥沙分离装置,包括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侧壁上端通过支架连接有进料管(2),所述水箱(1)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渣浆泵(3)的进口连接,所述渣浆泵(3)的出口与旋流器(4)的侧壁进口连接,所述旋流器(4)的底部设置有出沙口(6),所述旋流器(4)的侧壁下侧连接有下支撑台(5),所述下支撑台(5)的上表面和水箱(1)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脱水筛机构(7),所述脱水筛机构(7)包括筛板(71)和筛板(71)底端两侧的支撑弹簧(72),所述筛板(71)的下表面安装有震动机构(73),所述下支撑台(5)上的脱水筛机构(7)位于出沙口(6)的正下方,所述水箱(1)上的脱水筛机构(7)位于进料管(2)的下侧,所述旋流器(4)的侧壁上设置有泥水出口(8),所述泥水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珑李靖侯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路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