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4054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架以、绕线驱动机构和送线机构;所述绕线驱动机构包括所述驱动源、与所述驱动源传动连接的旋转轴、套接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的数个传动杆以及与每个所述传动杆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还与所述送线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杆转动通过所述调节杆从而带动所述送线机构沿着竖直方向运行。该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通过绕线驱动机构的驱动源驱动多个传动杆同时工作实现对多个工位的变压器线圈引线的输送,采用该装置结构的绕线机可以多个工位同时进行绕线工作;通过该装置的调节杆调节送线机构运行的行程,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调节送线的长度,便于用户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绕线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Transformer)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电路符号常用T当作编号的开头,例:T01,T201等。变压器变压原理首先由法拉第发现,但是直到十九世纪80年代才开始实际应用。在发电场应该输出直流电和交流电的竞争中,交流电能够使用变压器是其优势之一。现有采用绕线机对变压器线圈进行绕线大部分是只对单个变压器进行绕线,工作效率比较慢,并且绕线机的送线驱动装置结构复杂,送线驱动装置的行程不可调,送线装置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因此,需提供一种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绕线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绕线驱动机构连接的送线机构;所述绕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送线机构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行,所述绕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与所述驱动源传动连接的旋转轴、套接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的数个传动杆以及与每个所述传动杆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还与所述送线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杆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通过所述调节杆从而带动所述送线机构沿着竖直方向向下运行或向上运行。优选地,所述驱动源为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联轴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优选地,所述旋转轴还设置在一转轴支撑座上将所述旋转轴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转轴支撑座上设置有所述旋转轴的转轴连接孔,所述转轴支撑座用于防止所述旋转轴转动过程中移动。优选地,靠近所述驱动源这端的所述转轴支撑座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座,两个所述限位座分别设置于所述转轴支撑座的上下两个端面上,两个所述限位座用于限制所述传动杆摆动的弧度。优选地,位于所述旋转轴末端的所述转轴支撑座上安装有光电开关,对应于所述旋转轴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感应片。优选地,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旋转轴通过一平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上开设有第一键槽,对应于所述旋转轴上也开设有第二键槽。优选地,所述传动杆上开设有安装连接孔,对应于所述调节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关节轴承,一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连接孔和所述关节轴承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的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送线机构的推杆连接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内螺纹;位于所述调节杆两端的内螺纹为正反牙螺纹,对应于所述关节轴承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关节轴承插入所述连接孔中并且所述关节轴承的外螺纹与所述连接孔中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将所述关节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杆上。优选地,所述送线机构包括推杆连接件、送线固定板、滑块和导轨,所述导轨通过一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滑块卡接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送线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上,所述送线固定板上设置有送线导杆;所述推杆连接件固定设置于送线固定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通过绕线驱动机构的驱动源驱动多个传动杆同时工作实现对多个工位的变压器线圈引线的输送,采用该装置结构的绕线机可以多个工位同时进行绕线工作;通过该装置的调节杆调节送线机构运行的行程,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调节送线的长度,便于用户操作;该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的结构设计简单、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主要用于变压器的引线绕线驱动的装置。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架101以及设置于安装架101上的绕线驱动机构100以及与绕线驱动机构100连接的送线机构200。安装架101主要用于起支撑作用,安装架101用于支撑绕线驱动机构100和送线机构200等零部件。请参照图1和图2,绕线驱动机构100主要用于驱动送线机构200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行,绕线驱动机构100包括驱动源110、与驱动源110传动连接的旋转轴120、套接设置于旋转轴120上的数个传动杆130以及与每个传动杆130连接的调节杆140。具体地,驱动源110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01,驱动源110的输出轴通过一联轴器102与旋转轴120连接;传动杆130与旋转轴120通过平键固定连接,传动杆130上开设有第一键槽131,对应于旋转轴120上也开设有第二键槽(图中未标注)。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120上套接有六个传动杆130。驱动源110优选为减速电机。请参照图2,旋转轴120还设置在一转轴支撑座103上将旋转轴120固定设置于安装架101上,转轴支撑座103上设置有旋转轴120的转轴连接孔104。在本实施例中,转轴支撑座103的设计主要用于防止旋转轴120转动过程中晃动或移位。旋转轴120上套接有四个转轴支撑座103。请参照图2,靠近驱动源110这端的转轴支撑座103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座105,两个限位座105分别设置于转轴支撑座103的上下两个端面上,两个限位座105的设计主要用于限制传动杆130摆动的弧度。请参照图1,位于旋转轴120末端的转轴支撑座103上安装有光电开关106,对应于旋转轴120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感应片121。其中,光电开关106主要通过感应片121检测旋转轴120转动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光电开关106优选为欧姆龙EE-SX672的光电开关。请参照图2,传动杆130上开设有安装连接孔132,对应于调节杆140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关节轴承141,一紧固件穿过安装连接孔132和关节轴承141将传动杆130与调节杆140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的调节杆140与送线机构200固定连接。其中,调节杆140的两端开设有连接孔(图中未标注),连接孔中设置有内螺纹,位于调节杆140两端的内螺纹为正反牙螺纹,即是当调节杆140一端的内螺纹为正牙螺纹(右旋螺纹),另一端的调节杆140的内螺纹为反牙螺纹(左旋螺纹)或者调节杆140一端的内螺纹为发牙螺纹,另一端的调节杆140的内螺纹为正牙螺纹;关节轴承141上设置有外螺纹;关节轴承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绕线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绕线驱动机构连接的送线机构;/n所述绕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送线机构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行,所述绕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与所述驱动源传动连接的旋转轴、套接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的数个传动杆以及与每个所述传动杆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还与所述送线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杆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通过所述调节杆从而带动所述送线机构沿着竖直方向向下运行或向上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绕线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绕线驱动机构连接的送线机构;
所述绕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送线机构沿着竖直方向上下运行,所述绕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与所述驱动源传动连接的旋转轴、套接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的数个传动杆以及与每个所述传动杆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还与所述送线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带动所述传动杆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通过所述调节杆从而带动所述送线机构沿着竖直方向向下运行或向上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上开设有安装连接孔,对应于所述调节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关节轴承,一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连接孔和所述关节轴承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的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送线机构的推杆连接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中设置有内螺纹;位于所述调节杆两端的内螺纹为正反牙螺纹,对应于所述关节轴承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关节轴承插入所述连接孔中并且所述关节轴承的外螺纹与所述连接孔中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将所述关节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的多工位送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旋转轴通过一平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微米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