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溜砖的煅烧炉用炉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3513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溜砖的煅烧炉用炉底板,包括底板本体、水套和第二空腔,所述底板本体的下方和水套相连接,所述上抵面为水平分布,所述压板的上端面和滑杆固定连接,且滑杆的顶端位于开槽内部,所述开槽的内部设置有垂直分布的凸轮,且凸轮安装在横杆上,所述横杆转动连接在底板本体的侧壁上,且横杆的外端和把手相连接,所述底板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空腔,且底板本体的下端面安装有卡杆和连接管,所述第二空腔开设在水套内部。该防溜砖的煅烧炉用炉底板,确保了底板与水套冷却结构之间的连通,又能够起到加固连接的作用,同时能够对内衬砖的安装进行有效的多面加固,确保不会出现溜砖滑落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溜砖的煅烧炉用炉底板
本技术涉及煅烧炉
,具体为一种防溜砖的煅烧炉用炉底板。
技术介绍
煅烧炉是一种现代工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煅烧设备,通过高温煅烧的方式对物料进行煅烧加工操作,煅烧炉中出料处的结构大多由炉底板构成,同时起到了一定的炉体支撑作用,由于煅烧结束后的物料温度较高,经由炉底板时容易导致底板的高温形变以及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多会在底板的水冷散热以及内衬砖加固的方向上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206875983U的授权技术:炉底板机构及煅烧炉,包括相连的炉底板和第一冷却水套,所述炉底板和第一冷却水套上设置有煅烧炉料道,还包括第二冷却水套,所述炉底板的外侧设置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炉底板之间形成封闭腔道,所述封闭腔道上连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封闭腔道为所述第二冷却水套。本技术提供的炉底板机构及煅烧炉,一方面在炉底板的外侧设置加强结构以提升其抗变形的能力,另一方面设置冷却系统降低高温对其的影响,如此双重作用延长炉底板的使用寿命,并且使其始终具有高效的工作能力;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散热性能但是在实际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溜砖的煅烧炉用炉底板,包括底板本体(1)、水套(2)和第二空腔(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1)的下方和水套(2)相连接,且底板本体(1)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下抵面(3)和上抵面(5),且底板本体(1)的内壁处和内衬砖(4)相连接,所述上抵面(5)为水平分布,且其与内衬砖(4)的表面设置有空隙间距,并且上抵面(5)的下方设置有压板(6),所述压板(6)的上端面和滑杆(7)固定连接,且滑杆(7)的顶端位于开槽(10)内部,并且开槽(10)开设在底板本体(1)的上半段内部,所述开槽(10)的内部设置有垂直分布的凸轮(9),且凸轮(9)安装在横杆(11)上,所述横杆(11)转动连接在底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溜砖的煅烧炉用炉底板,包括底板本体(1)、水套(2)和第二空腔(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1)的下方和水套(2)相连接,且底板本体(1)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下抵面(3)和上抵面(5),且底板本体(1)的内壁处和内衬砖(4)相连接,所述上抵面(5)为水平分布,且其与内衬砖(4)的表面设置有空隙间距,并且上抵面(5)的下方设置有压板(6),所述压板(6)的上端面和滑杆(7)固定连接,且滑杆(7)的顶端位于开槽(10)内部,并且开槽(10)开设在底板本体(1)的上半段内部,所述开槽(10)的内部设置有垂直分布的凸轮(9),且凸轮(9)安装在横杆(11)上,所述横杆(11)转动连接在底板本体(1)的侧壁上,且横杆(11)的外端和把手(12)相连接,所述底板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空腔(13),且底板本体(1)的下端面安装有卡杆(14)和连接管(16),所述第二空腔(17)开设在水套(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杜深王杜辉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金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