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298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当接收到加热命令后,检测电磁加热装置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是否到达后半周;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冲信号,以使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当检测到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后,不断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宽逐次增加的脉冲信号,直至在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处于所述后半周的过零点附近时,输出脉宽增至目标脉宽的脉冲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电磁加热装置启动过程的噪音,并能够提高间缺加热功率的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电磁加热设备(例如电磁炉)多采用单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对电磁谐振电路进行控制,其一般连续功率范围在800W-2200W。而为了实现电磁加热设备的小功率(低于800W)加热,常采用大功率间缺加热方式,例如要实现500W加热,则以1000W加热5秒、再停止5秒为周期的间缺方式加热。本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电磁加热设备在启动时,工作噪音比较大,因此当电磁加热设备采用大功率间缺加热的方式进行小功率加热时,由于电磁加热设备会频繁启动,导致整个加热过程的噪音不断,影响用户烹饪体验。因此,电磁加热设备在进行小功率加热时,为了避免电磁加热设备整个加热过程的噪音不断,电磁加热设备的启动频率不能太频繁,这样会使得电磁加热设备的瞬时功率波动大,从而影响了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其能够降低启动过程的噪音,并能够提高间缺加热的功率的均匀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控制方法,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谐振加热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谐振加热模块进行谐振工作的开关管、用于驱动所述开关管开通或关断的驱动电路以及用于输出脉冲信号到所述驱动电路的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当接收到加热命令后,检测电磁加热装置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是否到达后半周;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冲信号,以使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当检测到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后,不断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宽逐次增加的脉冲信号,直至在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处于所述后半周的过零点附近时,输出脉宽增至目标脉宽的脉冲信号;其中,当所述脉冲信号的脉宽达到目标脉宽时,所述谐振加热模块达到目标加热功率。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冲信号,以使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包括: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预设脉宽的脉冲信号,并检测所述谐振加热模块是否开始谐振工作;其中,所述预设脉宽小于让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的脉宽;当检测到所述谐振加热模块还没有谐振工作时,不断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宽逐次增加的脉冲信号,直至检测到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预设脉宽的脉冲信号,并检测所述谐振加热模块是否开始谐振工作,具体为: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时,延时预设时间才开始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预设脉宽的脉冲信号,并检测所述谐振加热模块是否开始谐振工作。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用于将所述控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电压进行放大的开关管驱动电路及用于将所述脉冲信号转变为锯齿波信号的锯齿波发生电路;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连接;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的信号转换端与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则,在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在所述控制器开始输出脉冲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开始工作;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检测到所述脉冲信号的脉宽达到目标脉宽后,向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停止工作。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及第一NPN三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控制器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预设脉宽小于4us。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包括:谐振加热模块;开关管,与所述谐振加热模块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谐振加热模块进行谐振工作;驱动电路,与所述开关管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开关管开通或关断;及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路连接,并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意一方案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控制方法。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用于将所述控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的开关管驱动电路及用于降低所述脉冲信号的电压的锯齿波发生电路;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连接;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的降压端与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及第一NPN三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控制器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包括第二NPN三极管、第三NPN三极管、第一PNP三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二电容及电压输出端口;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基极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电阻及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二NPN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于所述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控制器的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开关管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PNP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当每一次需要启动所述谐振加热模块进行加热时,检测电磁加热装置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是否到达后半周;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冲信号,以使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当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控制方法,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谐振加热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谐振加热模块进行谐振工作的开关管、用于驱动所述开关管开通或关断的驱动电路以及用于输出脉冲信号到所述驱动电路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当接收到加热命令后,检测电磁加热装置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是否到达后半周;/n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冲信号,以使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n当检测到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后,不断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宽逐次增加的脉冲信号,直至在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处于所述后半周的过零点附近时,输出脉宽增至目标脉宽的脉冲信号;其中,当所述脉冲信号的脉宽达到目标脉宽时,所述谐振加热模块达到目标加热功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控制方法,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谐振加热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谐振加热模块进行谐振工作的开关管、用于驱动所述开关管开通或关断的驱动电路以及用于输出脉冲信号到所述驱动电路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当接收到加热命令后,检测电磁加热装置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是否到达后半周;
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冲信号,以使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
当检测到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后,不断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宽逐次增加的脉冲信号,直至在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处于所述后半周的过零点附近时,输出脉宽增至目标脉宽的脉冲信号;其中,当所述脉冲信号的脉宽达到目标脉宽时,所述谐振加热模块达到目标加热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冲信号,以使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预设脉宽的脉冲信号,并检测所述谐振加热模块是否开始谐振工作;其中,所述预设脉宽小于让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的脉宽;
当检测到所述谐振加热模块还没有谐振工作时,不断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脉宽逐次增加的脉冲信号,直至检测到所述谐振加热模块开始谐振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预设脉宽的脉冲信号,并检测所述谐振加热模块是否开始谐振工作,具体为:
当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时,延时预设时间才开始向所述驱动电路输出预设脉宽的脉冲信号,并检测所述谐振加热模块是否开始谐振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用于将所述控制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电压进行放大的开关管驱动电路及用于将所述脉冲信号转变为锯齿波信号的锯齿波发生电路;
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管连接;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的信号转换端与所述开关管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
则,在检测到所述整流后的电源波形在当前时刻开始到达后半周后,在所述控制器开始输出脉冲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开始工作;
且,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脉冲信号的脉宽达到目标脉宽后,向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停止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波发生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及第一NPN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劲锋戚龙陈剑余卫金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