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悬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82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悬挑结构,包括悬挑梁结构,所述悬挑梁结构通过连接结构与剪力墙朝外的一侧连接;所述悬挑梁结构内部分布有钢纤维,钢纤维的长度为25~30mm,钢纤维的直径为0.5~0.8mm;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所述第一竖向钢筋位于剪力墙中并向剪力墙的底部延伸,第二竖向钢筋位于悬挑梁结构中,所述横向钢筋将第一竖向钢筋和第二竖向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上部结构的地基处于同一刚度基础之上,避免后期发生不均匀沉降。

Cantilevered structure to solve uneven settlement of superstructure across basement and natural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悬挑结构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悬挑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物中发生不均匀沉降则会形成裂缝,其安全性会极大受到影响。而当不均匀沉降发生在建筑物的地基中时,则视不均匀沉降的严重程度,建筑物会发生倾斜甚至倒塌。传统工艺中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措施有:合理设置沉降缝、加强上部的刚度和整体性,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地基基础加固等。但由于建筑物设置在不同刚度的地基上,即拟建建筑跨地下室与天然地基,传统措施就显得不适用或周期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悬挑结构。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悬挑结构,包括悬挑梁结构,所述悬挑梁结构通过连接结构与剪力墙朝外的一侧连接;所述悬挑梁结构内部分布有钢纤维,钢纤维的长度为25~30mm,钢纤维的直径为0.5~0.8mm;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所述第一竖向钢筋位于剪力墙中并向剪力墙的底部延伸,第二竖向钢筋位于悬挑梁结构中,所述横向钢筋将第一竖向钢筋和第二竖向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优选的是,所述悬挑梁结构与剪力墙的连接面均为马牙搓式结构。优选的是,所述悬挑梁结构为UHPC混凝土结构。优选的是,所述悬挑梁结构和剪力墙中设置有u字形钢筋,其一端穿入剪力墙中,另一端穿入悬挑梁结构中,u字形钢筋的开口向下,其上表面穿出剪力墙和悬挑梁结构;纵向钢筋,其设置于u字形钢筋的拐角处;混凝土加强层,其将u字形钢筋和纵向钢筋包裹住。优选的是,横向钢筋的长度为悬挑梁结构长度的1/20,且横向钢筋位于剪力墙中的长度与横向钢筋位于悬挑梁结构中的长度相等。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应用于跨地下室和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由于不同刚度地基对应的压缩模量不同,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沉降量不同,会导致上部建筑开裂,通过地下室的剪力墙梁外连接悬挑梁结构,可以保证上部结构的地基处于同一刚度基础之上,避免后期发生不均匀沉降。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悬挑结构的示意图。1剪力墙,2悬挑梁结构,3第一竖向钢筋,4第二竖向钢筋,5横向钢筋,6地下室的顶板,7纵向钢筋,8u字形钢筋,9混凝土加强层,10回填土层,11上部建筑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悬挑结构,包括悬挑梁结构2,所述悬挑梁结构2通过连接结构与剪力墙1朝外的一侧连接;所述悬挑梁结构2内部分布有钢纤维,钢纤维的长度为25~30mm,钢纤维的直径为0.5~0.8mm;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竖向钢筋3、第二竖向钢筋4和横向钢筋5,所述第一竖向钢筋3位于剪力墙1中并向剪力墙1的底部延伸,第二竖向钢筋4位于悬挑梁结构2中,所述横向钢筋5将第一竖向钢筋3和第二竖向钢筋4连接成一个整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悬挑梁结构2中添加有钢纤维能够提高悬挑梁的强度,仅需在剪力墙1和悬挑结构的连接处设置连接结构,降低了施工难度。本实施例主要应用于跨地下室和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由于不同刚度地基对应的压缩模量不同,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沉降量不同,会导致上部建筑开裂,通过地下室的剪力墙1梁外连接悬挑梁结构2,可以保证上部结构的地基处于同一刚度基础之上,避免后期发生不均匀沉降。悬挑梁结构2、剪力墙1以及地下室的顶板6完成浇筑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后,进行回填土层10的施工,回填土层10的上面为上部建筑面层11。需要说明的是顶板、剪力墙以及悬挑梁结构中的受力钢筋在图中未示出,需要根据上部结构荷载确定。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悬挑梁结构2与剪力墙1的连接面均为马牙搓式结构,用于提高悬挑梁结构2和剪力墙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处的牢固度。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悬挑梁结构2为UHPC混凝土结构。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悬挑梁结构2和剪力墙1中设置有u字形钢筋8,其一端穿入剪力墙1中,另一端穿入悬挑梁结构2中且远离与剪力墙1的连接端,u字形钢筋8的开口向下,其上表面穿出剪力墙1和悬挑梁结构2;纵向钢筋7,其设置于u字形钢筋8的拐角处;混凝土加强层9,其将u字形钢筋8和纵向钢筋7包裹住。通过设置混凝土加强层9能够分散悬挑梁结构2的受力,提高整个结构的强度。在另一个技术方案中,横向钢筋5的长度为悬挑梁结构2长度的1/20,且横向钢筋5位于剪力墙1中的长度与横向钢筋5位于悬挑梁结构2中的长度相等。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挑梁结构,所述悬挑梁结构通过连接结构与剪力墙朝外的一侧连接;所述悬挑梁结构内部分布有钢纤维,钢纤维的长度为25~30mm,钢纤维的直径为0.5~0.8mm;/n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所述第一竖向钢筋位于剪力墙中并向剪力墙的底部延伸,第二竖向钢筋位于悬挑梁结构中,所述横向钢筋将第一竖向钢筋和第二竖向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挑梁结构,所述悬挑梁结构通过连接结构与剪力墙朝外的一侧连接;所述悬挑梁结构内部分布有钢纤维,钢纤维的长度为25~30mm,钢纤维的直径为0.5~0.8mm;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竖向钢筋、第二竖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所述第一竖向钢筋位于剪力墙中并向剪力墙的底部延伸,第二竖向钢筋位于悬挑梁结构中,所述横向钢筋将第一竖向钢筋和第二竖向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基的上部结构不均匀沉降的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结构与剪力墙的连接面均为马牙搓式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决跨地下室及自然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盛仲夏受明张宏武付延峰王飞顾何章喻世刚贾飞飞张海军余平詹银安朱书诚吕秋杰曹红焱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