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67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包括笼头夹体,所述的笼头夹体底面为梯形状,其底面较窄的一端具有叠合出料夹,该底面一斜边缘具有依次设置的大翻卷引导夹组,另一斜边缘具有依次设置的小翻卷引导夹组,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与小翻卷引导夹组通过隔板接合并与所述笼头夹体底面形成供底布通过的回形导布通道,所述的隔板在靠近所述笼头夹体底面较宽的一端设置有料布导入通孔,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和小翻卷夹组沿所述笼头夹体底面较宽的一端逐渐向笼头夹体中心轴线聚拢以便引导底布两侧边逐渐翻转包裹料布;该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避免底布侧边布面与叠合出料架的边缘产生较大的刮擦而使底布布面受到磨损,提高其生产质量。

A kind of binding Halter clip for underwear back button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
:本技术涉及背扣机
,尤其涉及一种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
技术介绍
:在内衣背扣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背扣机将底布包裹料布并用面布缝合成型,而现有的内衣背扣机包边装置主要通过卷边筒将底布的侧边由外向内翻卷并形成包裹料布的包边结构,公告号为CN205275905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衬衣拼布门襟笼头,缝制门襟时,同步拉动压布条和底布,在卷筒回形通道和卷边槽的导向作用下聚拢,从出布口和卷边槽拉出的压布条形被卷成两层,并将从底布导向槽拉出的侧边包裹,将底布与压布条缝合后制成门襟,底布经过该结构上的压布条卷筒作用使侧边直接翻转,这样底布侧边进入回形通道时布面与回形通道的斜边缘会产生较大的刮擦,使底布布面受到磨损,影响其成品质量,同时回形通道的斜边缘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会因与底布的刮擦而积存毛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包括笼头夹体,所述的笼头夹体底面为梯形状,其底面较窄的一端具有叠合出料夹,该底面一斜边缘具有依次设置的大翻卷引导夹组,另一斜边缘具有依次设置的小翻卷引导夹组,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与小翻卷引导夹组通过隔板接合并与所述笼头夹体底面形成供底布通过的回形导布通道,所述的隔板在靠近所述笼头夹体底面较宽的一端设置有料布导入通孔,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和小翻卷夹组沿所述笼头夹体底面较宽的一端逐渐向笼头夹体中心轴线聚拢以便引导底布两侧边逐渐翻转包裹料布。优选地,所述的大翻卷引导夹组包括至少两个大翻卷引导夹,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截面为扁平的C型。优选地,所述的小翻卷引导夹组包括至少两个小翻卷引导夹,且所述小翻卷引导夹截面为扁平的C型,所述的小翻卷引导夹长度小于所述大翻卷引导夹,且两者长度配合可覆盖位于两者正下方的底布。优选地,所述的叠合出料夹具有水平设置的展平板和翻卷平夹,所述的展平板一侧与设置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的笼头夹体底面斜边缘接合,另一侧与所述翻卷平夹接合。优选地,所述的翻卷平夹与设置所述小翻卷引导夹组的笼头夹体底面斜边缘接合,其截面为扁平的C型。优选地,所述的叠合出料夹设置高度低于所述隔板设置高度。优选地,所述的笼头夹体底面与所述展平板的接合处设置有沿所述笼头夹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调节安装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通过大翻卷引导夹组和小翻卷引导夹组使底布的侧边在笼头夹体上输送时逐渐翻转,最后经过叠合出料夹完成翻转并包裹料布进行缝合,相比于直接通过水平设置的卷边筒翻转,大翻卷引导夹组和小翻卷引导夹组配合的结构能使底布侧边翻转角度逐渐变化,这样底布侧边最后与叠合出料夹的角度差较小,避免底布侧边布面与叠合出料架的边缘产生较大的刮擦而使底布布面受到磨损,提高其生产质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附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附图4为图1中B-B剖视图。图中:1笼头夹体、2叠合出料夹、21展平板、22翻卷平夹、3隔板、31料布导入通孔、4大翻卷引导夹、5小翻卷引导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如图1至4所示,一种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包括笼头夹体1,所述的笼头夹体1底面为梯形状,其底面较窄的一端具有叠合出料夹2,该底面一斜边缘具有依次设置的大翻卷引导夹组,另一斜边缘具有依次设置的小翻卷引导夹组,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与小翻卷引导夹组通过隔板3接合并与所述笼头夹体1底面形成供底布通过的回形导布通道,所述的隔板3在靠近所述笼头夹体1底面较宽的一端设置有料布导入通孔31,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和小翻卷夹组沿所述笼头夹体1底面较宽的一端逐渐向笼头夹体1中心轴线聚拢以便引导底布两侧边逐渐翻转包裹料布,与传统包边笼头夹不同,该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使底布侧边翻转角度逐渐变化,减少角度差来避免底布侧边布面与叠合出料架的边缘产生较大的刮擦,提高其生产质量。以下对大翻卷引导夹组、小翻卷引导夹组和叠合出料架的具体结构进行阐述,所述的大翻卷引导夹组包括至少两个大翻卷引导夹4,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4截面为扁平的C型,所述的小翻卷引导夹组包括至少两个小翻卷引导夹5,且所述小翻卷引导夹5截面为扁平的C型,所述的小翻卷引导夹5长度小于所述大翻卷引导夹4,且两者长度配合可覆盖位于两者正下方的底布,保证底布翻转的侧边长度能够包裹住料布,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大翻卷引导夹组包括两个,相应地小翻卷引导夹组包括两个,以此作为示例说明,大翻卷引导夹组中的大翻卷引导夹和小翻卷引导夹组的小翻卷引导夹均逐渐向笼头夹体中心轴线翻转,这样底布侧边便会受大翻卷引导夹组和小翻卷引导夹组的限位作用逐渐翻转。在叠合出料夹的具体结构上,所述的叠合出料夹2具有水平设置的展平板21和翻卷平夹22,所述的展平板21一侧与设置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的笼头夹体1底面斜边缘接合,另一侧与所述翻卷平夹22接合,所述的翻卷平夹22与设置所述小翻卷引导夹组的笼头夹体1底面斜边缘接合,其截面为扁平的C型,所述的叠合出料夹2设置高度低于所述隔板3设置高度,具体地,所述的笼头夹体1底面与所述展平板21的接合处设置有沿所述笼头夹体宽度方向延伸的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调节安装通孔,具有安装调节的作用。实施该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的实施例,底布从回形导布通道进入笼头夹体,同时料布从料布导入通孔进入笼头夹体并放置在底布表面,底布侧边进入笼头夹体后便受大翻卷引导夹组和小翻卷引导夹组的限位作用逐渐翻转,最后通过叠合出料夹的展平板底部和翻卷平夹完成翻转,以此底布的侧边翻转后包裹住料布,最后进行缝合,该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利用大翻卷引导夹组和小翻卷引导夹组逐渐变化的翻转角度,以此减少底布侧边最后与叠合出料夹的角度差,避免底布侧边布面与叠合出料架的边缘产生较大的刮擦,提高其生产质量。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包括笼头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头夹体底面为梯形状,其底面较窄的一端具有叠合出料夹,该底面一斜边缘具有依次设置的大翻卷引导夹组,另一斜边缘具有依次设置的小翻卷引导夹组,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与小翻卷引导夹组通过隔板接合并与所述笼头夹体底面形成供底布通过的回形导布通道,所述的隔板在靠近所述笼头夹体底面较宽的一端设置有料布导入通孔,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和小翻卷夹组沿所述笼头夹体底面较宽的一端逐渐向笼头夹体中心轴线聚拢以便引导底布两侧边逐渐翻转包裹料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包括笼头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头夹体底面为梯形状,其底面较窄的一端具有叠合出料夹,该底面一斜边缘具有依次设置的大翻卷引导夹组,另一斜边缘具有依次设置的小翻卷引导夹组,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与小翻卷引导夹组通过隔板接合并与所述笼头夹体底面形成供底布通过的回形导布通道,所述的隔板在靠近所述笼头夹体底面较宽的一端设置有料布导入通孔,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组和小翻卷夹组沿所述笼头夹体底面较宽的一端逐渐向笼头夹体中心轴线聚拢以便引导底布两侧边逐渐翻转包裹料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翻卷引导夹组包括至少两个大翻卷引导夹,且所述大翻卷引导夹截面为扁平的C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衣背扣机用包边笼头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翻卷引导夹组包括至少两个小翻卷引导夹,且所述小翻卷引导夹截面为扁平的C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飞覃光春覃光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洋益内衣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