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量泵泵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26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量泵泵膜,其结构包括主体、凸槽、防腐蚀装置和防冲击装置,主体内部上端设置有凸槽,防腐蚀装置设置在主体上下两端和凸槽外部,防冲击装置设置在主体外围,防腐蚀装置由第一防腐层、第一螺丝、第二防腐层、第二螺丝和防腐套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计量泵泵膜,通过设置了防腐蚀装置,由第一防腐层、第二防腐层和防腐套围住主体与凸槽,使用寿命更长,从而解决了防腐蚀的效果较差,需要定期更换的问题,通过设置了防冲击装置,由密封圈进行紧密连接,连接板、固定板和螺纹孔使得泵膜与泵体连接更加稳固、紧密,从而解决了连接不紧密,在受到冲击时容易脱落的问题。

A kind of metering pump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量泵泵膜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计量泵泵膜,属于泵膜领域。
技术介绍
计量泵利用膜片取代柱塞,膜片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实现往复运动,完成液体吸入、排出过程,计量泵由于膜片的隔离作用,在结构上真正实现了流体与驱动机构之间的隔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泵膜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防腐蚀的效果较差,需要定期更换和连接不紧密,在受到冲击时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计量泵泵膜,以解决现有技术防腐蚀的效果较差,需要定期更换和连接不紧密,在受到冲击时容易脱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计量泵泵膜,包括主体、凸槽、防腐蚀装置和防冲击装置,所述主体内部上端设置有凸槽,所述防腐蚀装置设置在主体上下两端和凸槽外部,所述防冲击装置设置在主体外围,所述防腐蚀装置由第一防腐层、第一螺丝、第二防腐层、第二螺丝和防腐套组成,所述第一防腐层下端与主体上端进行粘接,并且第一防腐层右端通过第一螺丝与主体右端上侧进行连接,所述第二防腐层上端与主体下端进行粘接,并且第二防腐层右端通过第二螺丝与主体右端上侧进行连接,所述防腐套设置在凸槽外部,所述防冲击装置由密封圈、连接板、固定板和螺纹孔组成,所述密封圈设置在主体外侧,所述连接板左侧与主体右端外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左端与连接板右端进行焊接,所述螺纹孔设置在固定板中部。进一步地,所述凸槽呈梯形,并且主体直径为42mm,其优点是有利于计量泵进行工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腐层直径为42mm,并且与主体相互匹配,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安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丝均设置有两个,并且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其优点是连接更加紧密。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丝均设置有两个,并且与第一螺丝呈对称分布,其优点是连接更加紧密。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均设置两个,并且呈对称分布,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安装,防止脱落。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由橡胶制成,其优点是密封性强,并且不易腐蚀。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由不锈钢制成,其优点是不易腐蚀,抗压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腐层、第二防腐层和防腐套均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其优点是防腐蚀,防侵蚀。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计量泵泵膜,通过设置了防腐蚀装置,由第一防腐层、第二防腐层和防腐套围住主体与凸槽,使用寿命更长,从而解决了防腐蚀的效果较差,需要定期更换的问题,通过设置了防冲击装置,由密封圈进行紧密连接,连接板、固定板和螺纹孔使得泵膜与泵体连接更加稳固、紧密,从而解决了连接不紧密,在受到冲击时容易脱落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腐蚀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防冲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凸槽-2、防腐蚀装置-3、防冲击装置-4、第一防腐层31、第一螺丝-32、第二防腐层-33、第二螺丝-34、防腐套-35、密封圈-41、连接板-42、固定板-43、螺纹孔-4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量泵泵膜:包括主体1、凸槽2、防腐蚀装置3和防冲击装置4,主体1内部上端设置有凸槽2,防腐蚀装置3设置在主体1上下两端和凸槽2外部,防冲击装置4设置在主体1外围,防腐蚀装置3由第一防腐层31、第一螺丝32、第二防腐层33、第二螺丝34和防腐套35组成,第一防腐层31下端与主体1上端进行粘接,并且第一防腐层31右端通过第一螺丝32与主体1右端上侧进行连接,第二防腐层33上端与主体1下端进行粘接,并且第二防腐层33右端通过第二螺丝34与主体1右端上侧进行连接,防腐套35设置在凸槽2外部,防冲击装置4由密封圈41、连接板42、固定板43和螺纹孔44组成,密封圈41设置在主体1外侧,连接板42左侧与主体1右端外侧进行螺纹连接,固定板43左端与连接板42右端进行焊接,螺纹孔44设置在固定板43中部,凸槽2呈梯形,并且主体1直径为42mm,其优点是有利于计量泵进行工作,第一防腐层31直径为42mm,并且与主体1相互匹配,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安装,第一螺丝32均设置有两个,并且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其优点是连接更加紧密,第二螺丝34均设置有两个,并且与第一螺丝32呈对称分布,其优点是连接更加紧密,固定板43均设置两个,并且呈对称分布,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安装,防止脱落,密封圈41由橡胶制成,其优点是密封性强,并且不易腐蚀,固定板43由不锈钢制成,其优点是不易腐蚀,抗压强,第一防腐层31、第二防腐层33和防腐套35均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其优点是防腐蚀,防侵蚀。本专利所述的,第一防腐层31是指金属或别的物质表面上使之与周围介质隔离,以控制腐蚀的一种覆盖层,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隔水性和防腐蚀性,防腐层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层是涂在金属表面的底漆,用以增强金属与主要涂料的粘结力,第二层是主要涂料,常用的材料有煤焦油瓷漆、石油沥青、聚乙烯胶粘带、环氧树脂、聚烯烃涂层等,近年来国外使用较多的是后两种,第三层是包扎带,用以保持一定的机械强度,以免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受损,涂层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耐冲击、抗剥离及电绝缘性等一系列测试,合格者方能投用。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使用者将第一防腐层31和第二防腐层33分别粘在主体1上,再把防腐套35粘在凸槽2上,密封圈41安装在主体1外围,连接板42通过螺丝安装在主体1上,把泵膜安装在计量泵上,第一防腐层31安装在主体1上部,并通过第一螺丝32进行连接加固,第二防腐层33安装在主体1下部,并通过第二螺丝34进行连接加固,这样使得连接更加紧密,使用寿命更长,防腐套35围绕住凸槽2,从而使防腐蚀的效果加强,不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密封圈41紧密围绕着主体1,连接板42连接主体1,固定板43连接着连接板42,螺丝通过螺纹孔44与泵体进行连接,使得泵膜与泵体连接更加稳固和紧密,受到冲击时不容易脱落,通过设置了防腐蚀装置3,由第一防腐层31、第二防腐层33和防腐套35围住主体1与凸槽2,使用寿命更长,从而解决了防腐蚀的效果较差,需要定期更换的问题,通过设置了防冲击装置4,由密封圈41进行紧密连接,连接板42、固定板43和螺纹孔44使得泵膜与泵体连接更加稳固、紧密,从而解决了连接不紧密,在受到冲击时容易脱落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量泵泵膜,包括主体(1)和凸槽(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腐蚀装置(3)和防冲击装置(4),所述主体(1)内部上端设置有凸槽(2),所述防腐蚀装置(3)设置在主体(1)上下两端和凸槽(2)外部,所述防冲击装置(4)设置在主体(1)外围,所述防腐蚀装置(3)由第一防腐层(31)、第一螺丝(32)、第二防腐层(33)、第二螺丝(34)和防腐套(35)组成,所述第一防腐层(31)下端与主体(1)上端进行粘接,并且第一防腐层(31)右端通过第一螺丝(32)与主体(1)右端上侧进行连接,所述第二防腐层(33)上端与主体(1)下端进行粘接,并且第二防腐层(33)右端通过第二螺丝(34)与主体(1)右端上侧进行连接,所述防腐套(35)设置在凸槽(2)外部,所述防冲击装置(4)由密封圈(41)、连接板(42)、固定板(43)和螺纹孔(44)组成,所述密封圈(41)设置在主体(1)外侧,所述连接板(42)左侧与主体(1)右端外侧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43)左端与连接板(42)右端进行焊接,所述螺纹孔(44)设置在固定板(43)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量泵泵膜,包括主体(1)和凸槽(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腐蚀装置(3)和防冲击装置(4),所述主体(1)内部上端设置有凸槽(2),所述防腐蚀装置(3)设置在主体(1)上下两端和凸槽(2)外部,所述防冲击装置(4)设置在主体(1)外围,所述防腐蚀装置(3)由第一防腐层(31)、第一螺丝(32)、第二防腐层(33)、第二螺丝(34)和防腐套(35)组成,所述第一防腐层(31)下端与主体(1)上端进行粘接,并且第一防腐层(31)右端通过第一螺丝(32)与主体(1)右端上侧进行连接,所述第二防腐层(33)上端与主体(1)下端进行粘接,并且第二防腐层(33)右端通过第二螺丝(34)与主体(1)右端上侧进行连接,所述防腐套(35)设置在凸槽(2)外部,所述防冲击装置(4)由密封圈(41)、连接板(42)、固定板(43)和螺纹孔(44)组成,所述密封圈(41)设置在主体(1)外侧,所述连接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荣祝迎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芙路德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