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便于移动的水泵用支撑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226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便于移动的水泵用支撑脚,其结构包括架体、减震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架体内部中端,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架体内部前后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减震便于移动的水泵用支撑脚,通过设置了减震装置,由上支撑板通过弹簧进行上下弹动,使得连接杆在支撑架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进行卸力,减小震动,解决了水泵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震动,发出噪声的问题,通过设置了移动装置,将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从左转座和右转座上折翻下来,由车轴带动车轮进行移动,解决了水泵较为笨重,不方便进行运输的问题。

A support foot for water pump with shock absorption and easy to m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便于移动的水泵用支撑脚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减震便于移动的水泵用支撑脚,属于支撑脚领域。
技术介绍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大型水泵通常配备有支撑脚架进行固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泵用支撑脚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水泵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震动,发出噪声,水泵较为笨重,不方便进行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便于移动的水泵用支撑脚,以解决现有技术水泵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震动,发出噪声的问题,水泵较为笨重,不方便进行运输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震便于移动的水泵用支撑脚,包括架体、减震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架体内部中端,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架体内部前后两端,所述减震装置由上支撑板、上连接板、弹簧、下连接板、下支撑板、支撑架和连接杆组成,所述上支撑板设置在架体顶部中端,并且上支撑板四周与架体顶部中端四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中端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底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下连接板顶端与上连接板中端进行焊接,所述弹簧底端与下连接板顶端中部进行焊接,所述下连接板左右两端与下支撑板顶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下支撑板左右两端与架体内部下端左右两侧进行水平焊接,所述支撑架设置在下支撑板顶端左右两侧且与下支撑板顶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连接杆上端与上支撑板底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与支撑架顶端进行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由左转座、右转座、左连接块、右连接块、车轴和车轮组成,所述左转座左端与架体内侧左端中下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右转座右端与架体内侧右端中下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左连接块下端通过转轴与左转座内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右连接块下端通过转轴与右转座内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车轴左端与左连接块上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车轴右端与右连接块上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车轮设置在车轴中部左右两端,所述车轮内侧与车轴外侧进行焊接。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底端左右两侧向外则翻,且底端设置有一层防滑垫,能有效的增加摩擦,避免架体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弹簧设置有三个,呈一字等距排列在上连接板底端,能有效的进行上下弹动,从而进行卸力。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下支撑板左右两端,且每个支撑架上端设置有三个连接杆,对上支撑板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且通过连接杆,使得上支撑板能进行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架体内部前后两端,且移动装置可进行度上下转动,两个移动装置翻转下后呈八字形,能有效的使得水泵在移动过程中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不会进行转动,能平稳的进行移动。进一步地,所述车轮设置有四个,两个为一组,分别位于架体内部前后两端,且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能有效的进行自由移动,且防滑纹路能增加摩擦力,避免随意滑动。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撑板的材质为球墨铸铁。进一步地,所述车轴的材质为不锈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减震便于移动的水泵用支撑脚,通过设置了减震装置,由上支撑板通过弹簧进行上下弹动,使得连接杆在支撑架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进行卸力,减小震动,解决了水泵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震动,发出噪声的问题,通过设置了移动装置,将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从左转座和右转座上折翻下来,由车轴带动车轮进行移动,解决了水泵较为笨重,不方便进行运输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减震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架体-1、减震装置-2、移动装置-3、上支撑板-21、上连接板-22、弹簧-23、下连接板-24、下支撑板-25、支撑架-26、连接杆-27、左转座-31、右转座-32、左连接块-33、右连接块-34、车轴-35、车轮-3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便于移动的水泵用支撑脚:包括架体1、减震装置2和移动装置3,所述减震装置2设置在架体1内部中端,所述移动装置3设置在架体1内部前后两端,所述减震装置2由上支撑板21、上连接板22、弹簧23、下连接板24、下支撑板25、支撑架26和连接杆27组成,所述上支撑板21设置在架体1顶部中端,并且上支撑板21四周与架体1顶部中端四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连接板22中端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21底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下连接板24顶端与上连接板22中端进行焊接,所述弹簧23底端与下连接板24顶端中部进行焊接,所述下连接板24左右两端与下支撑板25顶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下支撑板25左右两端与架体1内部下端左右两侧进行水平焊接,所述支撑架26设置在下支撑板25顶端左右两侧且与下支撑板25顶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连接杆27上端与上支撑板21底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27下端与支撑架26顶端进行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3由左转座31、右转座32、左连接块33、右连接块34、车轴35和车轮36组成,所述左转座31左端与架体1内侧左端中下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右转座32右端与架体1内侧右端中下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左连接块33下端通过转轴与左转座31内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右连接块34下端通过转轴与右转座32内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车轴35左端与左连接块33上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车轴35右端与右连接块34上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车轮36设置在车轴35中部左右两端,所述车轮36内侧与车轴35外侧进行焊接,架体1底端左右两侧向外则翻,且底端设置有一层防滑垫,弹簧23设置有三个,呈一字等距排列在上连接板22底端,支撑架26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下支撑板25左右两端,且每个支撑架26上端设置有三个连接杆27,移动装置3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架体1内部前后两端,且移动装置3可进行130度上下转动,两个移动装置3翻转下后呈八字形,车轮36设置有四个,两个为一组,分别位于架体1内部前后两端,且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本专利所述的,上支撑板21的材质为球墨铸铁,球墨铸铁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球墨铸铁已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灰铸铁的、应用十分广泛的铸铁材料,所谓“以铁代钢”,主要指球墨铸铁,球墨铸铁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碳钢还高的强度。当使用者想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便于移动的水泵用支撑脚,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装置(2)和移动装置(3),所述减震装置(2)设置在架体(1)内部中端,所述移动装置(3)设置在架体(1)内部前后两端,所述减震装置(2)由上支撑板(21)、上连接板(22)、弹簧(23)、下连接板(24)、下支撑板(25)、支撑架(26)和连接杆(27)组成,所述上支撑板(21)设置在架体(1)顶部中端,并且上支撑板(21)四周与架体(1)顶部中端四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连接板(22)中端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21)底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下连接板(24)顶端与上连接板(22)中端进行焊接,所述弹簧(23)底端与下连接板(24)顶端中部进行焊接,所述下连接板(24)左右两端与下支撑板(25)顶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下支撑板(25)左右两端与架体(1)内部下端左右两侧进行水平焊接,所述支撑架(26)设置在下支撑板(25)顶端左右两侧且与下支撑板(25)顶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连接杆(27)上端与上支撑板(21)底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27)下端与支撑架(26)顶端进行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3)由左转座(31)、右转座(32)、左连接块(33)、右连接块(34)、车轴(35)和车轮(36)组成,所述左转座(31)左端与架体(1)内侧左端中下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右转座(32)右端与架体(1)内侧右端中下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左连接块(33)下端通过转轴与左转座(31)内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右连接块(34)下端通过转轴与右转座(32)内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车轴(35)左端与左连接块(33)上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车轴(35)右端与右连接块(34)上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车轮(36)设置在车轴(35)中部左右两端,所述车轮(36)内侧与车轴(35)外侧进行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便于移动的水泵用支撑脚,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装置(2)和移动装置(3),所述减震装置(2)设置在架体(1)内部中端,所述移动装置(3)设置在架体(1)内部前后两端,所述减震装置(2)由上支撑板(21)、上连接板(22)、弹簧(23)、下连接板(24)、下支撑板(25)、支撑架(26)和连接杆(27)组成,所述上支撑板(21)设置在架体(1)顶部中端,并且上支撑板(21)四周与架体(1)顶部中端四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上连接板(22)中端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21)底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下连接板(24)顶端与上连接板(22)中端进行焊接,所述弹簧(23)底端与下连接板(24)顶端中部进行焊接,所述下连接板(24)左右两端与下支撑板(25)顶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下支撑板(25)左右两端与架体(1)内部下端左右两侧进行水平焊接,所述支撑架(26)设置在下支撑板(25)顶端左右两侧且与下支撑板(25)顶端进行垂直焊接,所述连接杆(27)上端与上支撑板(21)底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27)下端与支撑架(26)顶端进行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3)由左转座(31)、右转座(32)、左连接块(33)、右连接块(34)、车轴(35)和车轮(36)组成,所述左转座(31)左端与架体(1)内侧左端中下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右转座(32)右端与架体(1)内侧右端中下方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左连接块(33)下端通过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荣祝迎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芙路德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