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中体区域的分段组立翻身吊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205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31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行中体区域的分段翻身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内壳板组立重量及重心位置确定吊装孔的孔径和数量;在内壳板组立角隅开设吊装孔;根据吊装孔的孔径在吊装孔的单面或双面安装复板;在内壳板组立的平台板反面安装多个B型吊环和多个D型吊环;以D型吊环为吊装主钩、吊装孔为吊装副钩,起吊内壳板组立;当内壳板组立翻身90度时,将与吊装孔连接的吊钩安装在B型吊环上,继续吊装内壳板组立,使内壳板组立扣合在外板中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烧焊吊环的工作量以及吊环割除打磨的工作量,可以极大地减少吊环安装时间,提高了分段组立翻身效率,节约成本。

A method of sectional assembly and turnover hoisting in the area of parallel middl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行中体区域的分段组立翻身吊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
,尤其涉及一种平行中体区域的分段组立翻身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船舶建造中,分段组立翻身时,原先的流程需要安装C型吊环进行翻身。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缺陷:第一,C型吊环为中组立阶段安装,需要进行仰焊,且重量较重,安装工作量大。第二,C型吊环在组立翻身后需要拆除,拆除方式为碳刨或气割,容易伤到母材,修复工作量大。第三,C型吊环需在吊车松钩前进行拆除、打磨,占用吊车约3小时,浪费了施工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行中体区域的分段组立翻身吊装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翻身方法中C型吊环安装困难、拆除时打磨修补工作量大以及占用吊车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一种平行中体区域的分段翻身吊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内壳板组立重量及重心位置确定吊装孔的孔径和数量;S2,在内壳板组立角隅开设吊装孔;S3,根据吊装孔的孔径在吊装孔的单面或双面安装复板,复板上的圆孔与吊装孔相重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行中体区域的分段翻身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根据内壳板组立重量及重心位置确定吊装孔的孔径和数量;/nS2,在内壳板组立角隅开设吊装孔;/nS3,根据吊装孔的孔径在吊装孔的单面或双面安装复板,复板上的圆孔与吊装孔相重叠;/nS4,在内壳板组立的平台板反面安装多个B型吊环和多个D型吊环,所述B型吊环和D型吊环均以内壳板组立的重心所在的肋位为对称轴对称分布;/nS5,以D型吊环为吊装主钩、吊装孔为吊装副钩,将吊车的吊钩安装在D型吊环和吊装孔上,起吊内壳板组立;/nS6,当内壳板组立翻身90度时,将与吊装孔连接的吊钩安装在B型吊环上,继续吊装内壳板组立,使内壳板组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中体区域的分段翻身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内壳板组立重量及重心位置确定吊装孔的孔径和数量;
S2,在内壳板组立角隅开设吊装孔;
S3,根据吊装孔的孔径在吊装孔的单面或双面安装复板,复板上的圆孔与吊装孔相重叠;
S4,在内壳板组立的平台板反面安装多个B型吊环和多个D型吊环,所述B型吊环和D型吊环均以内壳板组立的重心所在的肋位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S5,以D型吊环为吊装主钩、吊装孔为吊装副钩,将吊车的吊钩安装在D型吊环和吊装孔上,起吊内壳板组立;
S6,当内壳板组立翻身90度时,将与吊装孔连接的吊钩安装在B型吊环上,继续吊装内壳板组立,使内壳板组立扣合在外板中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中体区域的分段组立翻身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孔、B型吊环、D型吊环设置在相同肋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中体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仁侠甘建新龙映玲周瑜唐建成张津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