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车轮及免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119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车轮及免充气轮胎,免充气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与弹性减震件,所述弹性减震件沿所述轮胎本体的周向埋装在所述轮胎本体内部,且所述弹性减震件上开设有减震孔。相较于传统的免充气轮胎(依靠自身材质的弹性程度实现减震),上述免充气轮胎通过埋装弹性减震件,从而使得作用力在经过轮胎本体传递的过程中进行再次处理。即提高了免充气轮胎的减震效果。

Vehicles, wheels and non pneumatic ti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工具、车轮及免充气轮胎
本技术涉及轮胎使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车轮及免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传统地,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地更新换代,其中,交通工具所使用的轮胎也在不断改良。目前,传统的交通设备往往使用充气性轮胎,但是,充气性轮胎需要定期充气,且存在有漏气或爆胎的不良现象。因此,人们设计出了免充气轮胎(在轮毂外部套设实心弹性材质),但是传统的免充气轮胎仅仅依靠自身材质的弹性程度实现减震,从而导致传统的免充气轮胎减震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交通工具、车轮及免充气轮胎,能够提高免充气轮胎的减震效果。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与弹性减震件,所述弹性减震件沿所述轮胎本体的周向埋装在所述轮胎本体内部,且所述弹性减震件上开设有减震孔。上述免充气轮胎在使用时,首先将弹性减震件装设在轮胎本体内部,此时,轮胎本体在与地面接触时会受到一定的作用力,轮胎本体会发生一定的形变,同时会将作用力在轮胎本体中进行传递。由于弹性减震件上开设有减震孔,与轮胎本体(弹性减震件埋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n轮胎本体与弹性减震件,所述弹性减震件沿所述轮胎本体的周向埋装在所述轮胎本体内部,且所述弹性减震件上开设有减震孔;所述弹性减震件包括第一受力件与多个第二受力件,所述减震孔包括第一受力孔与多个第二受力孔,所述第一受力件与所述第二受力件均装设在所述轮胎本体上,所述第一受力件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受力孔,所述第二受力件开设有所述第二受力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胎本体与弹性减震件,所述弹性减震件沿所述轮胎本体的周向埋装在所述轮胎本体内部,且所述弹性减震件上开设有减震孔;所述弹性减震件包括第一受力件与多个第二受力件,所述减震孔包括第一受力孔与多个第二受力孔,所述第一受力件与所述第二受力件均装设在所述轮胎本体上,所述第一受力件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受力孔,所述第二受力件开设有所述第二受力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轮胎本体采用橡胶或聚氨酯等缓冲材料进行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受力件在所述轮胎本体内部围成正六边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力件与多个所述第二受力件沿所述轮胎本体的周向装设在所述轮胎本体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受力件位于所述轮胎本体中部,所述第二受力件沿所述第一受力件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如孙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耐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